正常的狗狗都有保護自己領地的衝動,有些主人也希望狗狗能幫忙看門。但是,如果這種習慣超過了該有的度,就會造成客人的驚嚇和受傷,以及鄰居的煩擾。可憐的郵遞員大叔就更不用提啦。快來看看你家狗狗是不是有領土攻擊性吧。
領土攻擊性的行為表現:
對靠近家裡的陌生人吼叫或攻擊。
有的狗狗會保護特別的區域,比如車或者後院。
主人也可能是狗狗想要保護的「移動型領土」。陌生人接近主人時狗狗會吼叫或攻擊,可能發生在家裡,散步時,甚至去醫院時。
領土攻擊性的原因:
領土攻擊性有遺傳的因素。
後天的學習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旦狗狗發現自己的攻擊性能嚇退別人,無形中就有了對這種行為的鼓勵,就越發難改正了。主人追著狗狗大喊大叫也是適得其反的,狗狗會覺得這種行為能引起主人的注意力,何樂而不為。
過度興奮會讓攻擊性更厲害。
絕大多數領土攻擊性有畏懼的因素。狗狗在客人靠近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畏懼而後退;在客人轉身的時候,狗狗的攻擊性可能會戰勝畏懼而開始進攻。很多狗狗在隔著門窗的時候表現出主動性攻擊,而在門打開了之後就表現出畏懼性攻擊。
領土攻擊性的解決方案:
鼓勵代替懲罰。要訓練正確的行為。不管是語言還是行為上的懲罰都會讓攻擊性更糟糕。
絕育不能解決領土攻擊型,但是能避免遺傳給下一代。
嚴重的狗狗可能需要用藥物幫助行為訓練。
準備好了嗎?
訓練過程中安全第一,做好防護措施。
首先,教會狗狗在自己窩窩趴下的指令,比如sit或stay,不斷用零食強化這個指令。
找到一個非常有耐心願意幫忙的朋友。發出指令讓狗狗在窩窩裡趴好,讓朋友走到家的附近,在狗狗之前會開始表現出攻擊性的地方停下。如果狗狗乖乖趴好,給零食和口頭獎勵。讓朋友在那個地方呆一下就離開。逐漸地,在狗狗能乖乖趴好的情況下,讓朋友越來越靠近家。用同樣的訓練方式讓狗狗依次接受敲門,按門鈴;門打開但是外面沒有人;門打開朋友在遠處;朋友接近門;朋友進門;朋友進屋走動。如果狗狗都安靜趴著的話,你就大功告成啦。但是,事實並不是說的那麼簡單。一旦狗狗開始有攻擊性行為,就完全不理狗狗十分鐘,然後從上一個狗狗做得好的情況開始訓練。
訓練的時候要好好記錄下詳細情況。這種訓練可能要持續幾個月。這些點點滴滴的進步能給你很大的鼓勵。
有的狗狗在散步的時候會對行人或狗狗大叫,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讓朋友由遠及近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