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傳授2016年做好餐飲的獨門秘笈

@ 2016-04-23

我國餐飲行業可謂是風雲變幻,網際網路的顛覆,使得餐飲行業經營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怎樣能夠在這大浪淘沙的時代贏得一席之地,值得我們每個餐飲人思考!

餐飲連鎖企業靠什麼持續增長

郎祿媛日本船井綜研控股集團(FunaiConsulting Holdings)大中華區餐飲經營諮詢部實務總監

去年我接觸了很多餐飲企業,它們大致分為兩種。一種選擇了趨勢性的發展,我們稱為趨勢性業態,可以持續維持七到十年。還有一種我們叫潮流性業態,短至一年,最多不超過三年。

潮流性業態在整個行業的導入期是有效的,但行業逐漸成熟以後,這種方式已經不通用了。在日本這樣的企業已經不存在了,因為這樣的企業需要超強的業態開發能力和完善內部體制,每一個品牌都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總經理。這樣業態非常消耗企業的體力。

我們與客戶溝通的時候,是讚成企業選擇持久性的趨勢性業態,長期得到消費者支持,保障企業的收益性和安定性質。企業一定會越到一個穩妥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休眠期。但是不要擔心,因為這個是必經的。我們在這個穩妥期好好的強建我們內部,迎接一個新的革新。

餐飲企業還要回歸到笨

高德福大連喜家德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

我認為傳統行業不管思想上的改變還是行為上的改變,包括工具和經營模式的改變都叫做微創新。網際網路可能叫顛覆。

是不是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聰明人的時代?那我們傳統行業是不是由聰明到笨,甚至回到傻的時代?2002年,我剛剛成立喜家德,那時添加劑氾濫,是個很可怕的時代,很遺憾當時我們也耍了小聰明。當時我研發了一款餃子,短短三四個月時間銷量就上去了。但是好景不長,最後下滑的速度比上升的速度還要快。有朋友說你家餃子雖然好吃,但是吃完之後很容易口渴。我馬上意識到這種小聰明是不對,應該回來,把功夫下在尋找食材、研究怎麼做。

我們的鄰居日本,百年企業兩萬多家,我們中國百的年企業不足一百家。日本的百年企業裡,絕大多數是傳統的餐飲行業,他開了四五百年,他的鄰居也吃了四五百年。如果他們也耍些小聰明,企業還能活這麼久嗎?所以傳統的餐飲行業,要想傳承,要想繼續發展下去還要回歸到笨。

靠譜的老闆是打造團隊的先決條件

管毅宏廣州麥點餐飲集團(九毛九)創始人

作為一個品牌創始人,如何打造一個團隊?我覺得先決條件就是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比較靠譜的人。我們打造團隊請來的都是能人,能人不是光靠錢就能請來,還要看你企業發展的趨勢,最主要還要看你個老闆是不是好人,是不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人。

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問企業里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員工為什麼跟我這麼久?我得到最高的評價就是你這個人做事靠譜。

有了這個基礎,第二個要做的就是引進人才。引進人才,要有節奏,我們每年引進的高管人才不會超過整個高管團隊的30%。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系統才能消化好。人才與人才的融合,人才與企業的融合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把握好節奏,不要消化不良。

第三條,不讓人才變庸才,講的就是授權和容錯。什麼叫授權?用人必須給權力,權力不能發揮,最終導致業績不好,責任在誰身上?不在人才,在你這個創始人身上。那麼,萬一授權大了出問題怎麼辦?其實大家想想,我們自己操盤的時候,一樣要犯錯,一樣要出問題。實際上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企業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企業的梯隊不斷成長的過程。所以用人,要大膽的用,大膽的授權!

不要害怕用人失敗,你害怕失敗才是最失敗的。當然我們用的過程中也有失敗的案例,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正常狀態,不是說請人過來了一定能成功。當時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就是如果能成功20%,就已經非常成功了。

精於吃道以此為生

賈國龍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

前幾天,我找到25年前開小飯館的筆記本,發現現在開會解決的問題與25年前是一樣的,25年前沒解決的問題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北京人講餐飲是勤行,我們這個行業沒有辛苦肯定乾不好,有的辛苦還不一定能幹好。笨人下笨工夫容易,難的是聰明人下笨工夫。你在越來越聰明的情況下,還需要去下笨工夫盯住每一個原料,每一道菜,盯著每一個客人。

我們在西北基地有二十多個人常年除了找原料和選原料,什麼都不幹。最初我們的羊肉供貨商是四五十家,後來不超過二十家。羊肉採購季節很集中,就是七八九三個月,在這期間搶購最好的羊肉,不肥不大不小,然後嚴格按照屠宰工藝和分割工藝進行加工,儲存好供一年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