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曲繼續:無界行者 2016 HONDA VFR1200X Crosstourer

@ 2016-04-23

X曲繼續:無界行者 2016HONDA VFR1200X Crosstourer

別具一格的V4聲浪,顯示卓爾不群的身份;

中低段豐富、易於掌控發放的動力特性,增強騎手征服的信心;

印模壓鑄的鋁合金雙梁車架,賦予揮灑自如的公路過彎能力;

超長行程的懸掛系統、寬裕的最小離地間隙,讓騎手征服越野路段履險如夷;

聯合防抱死制動系統(C-AB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等電子裝置,為萬水千山旅途保駕護航;

……

這就是——

無界行者:2016HONDA VFR1200X Crosstourer

近年來,大型探險車大行其道,KTM、寶馬、山葉、凱旋、阿普利亞、杜卡迪、等大腕明搶暗爭,都希望多掙得市場份額。

在諸多大型探險車中,本田VFR1200X脫穎而出,憑藉的就是雄厚的實力!

視頻:

.

✌ V型四缸動力雄渾

絕大多數大型探險車都是雙缸,但本田從一開始就與它們做了區別:搭載的是V型四缸,排氣量高達1237cc。經由PGM-FI電子燃油噴射系統伺服,這台V4發動機動力充沛,最大功率達到95kW/7750rpm,比「弟弟」VFR800X足足高了20kW;最大扭矩達到126Nm/6500rpm,更是多出52Nm!

V4發動機借鑑了MotoGP賽車技術

✌ 中低轉速扭矩充沛

這台動力裝置來自於VFR1200F。為了適應從運動旅行車到大型探險車的身份變化,本田工程師對V4發動機做了深度調整,包括修改了凸輪軸、氣門正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等。改造後的V型四缸變了性子,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轉速都提早了2250rpm,強化了中低轉速範圍內的表現,特別是低轉速扭矩強韌,即使高檔慢速通行,後輪也能獲得充足動力。同時,V型四缸的動力曲線整飭得很平順,動力發放容易掌控,從而增強了騎手征服複雜路段的信心。

可調節風擋提供良好防風保護

✌ 公路彎道揮灑自如

作為大型探險車,VFR1200X分量不輕,加滿油箱、機油、散熱液等之後,整備質量達到了277kg。不過,本田精心設置的底盤,賦予VFR1200X出色的操縱性能!

與常規的探險車不同,VFR1200F沒有採用鋼管車架,而是武裝了印模壓鑄的鋁合金雙梁車架,由中空式四大部件組成。該製造工藝具有控制精確的特點,實現了出色的重量和剛性平衡。這具鋁合金雙梁車架賦予VFR1200X出色的操縱性能,讓騎手在公路彎道上揮灑自如!

同時,VFR1200X還借鑑上一代MotoGP賽車RC211V的技術,採用了獨特的汽缸結構,V型四缸中後面兩缸深埋於曲軸箱,前面的兩缸則位於曲軸箱之外,這樣V型四缸呈現前寬後窄的造型,勾勒出VFR1200X的「細腰蜂」,便於騎手緊緊夾住。強烈的人機一體感,再次提升了騎手自信,快速過彎得心應手!

✌ 越野路段履險如夷

越野能力同樣不俗。VFR1200X安裝了超長行程的懸掛系統,前輪安裝的是43mm倒立式前叉,後部安裝了Pro-Link氣壓單筒減震器,且預載和回彈阻尼都可調節。這套消化能力很強的懸掛系統,無論是搓衣板路面,還是暗藏坑洞的破路,都能保證騎手和乘客的舒適。與之相匹配,VFR1200X的最小離地間隙達180mm,比運動旅行定位的VFR1200F足足多出50mm;再加上19英寸的大直徑前輪、鋼絲輻條輪輞以及公路越野兩用輪胎,即使遇上糟糕路況,也可淡然處之!

儀錶盤簡潔清晰

2016 HONDA VFR1200X Crosstourer規格參數

發動機型式:液冷,Unicam16氣門,V型四缸發動機

排氣量:1237cc

缸徑x 衝程:81mm x 60mm

壓縮比:12:1

最大功率:95kW/7750rpm

最大扭矩:126Nm/6500rpm

燃油供應:PGM-FI電子燃油噴射系統

啟動方式:電啟動

離合器:濕式多片,液壓控制雙離合器

齒輪箱:6速

驅動方式:傳動軸

車架:鋁合金雙梁車架

後傾角:28°

拖曳距:107mm

軸距:1595 mm

座高:850mm

最小離地間隙:180mm

懸掛系統(前):43mm倒立式前叉

懸掛系統(後):氣壓單筒減震器

制動系統(前):310mm雙盤,3活塞卡鉗

制動系統(後):276mm單盤,2活塞卡鉗

前胎:110/80-R19

後胎:150/70-R17

油箱容量:21.5 L

整備質量:277kg

編後:近幾年,摩托車在命名時,選擇X作為名字後綴,本田有CB500X,NC750X,現在又有VFR1200X,寶馬有S1000XR,那麼X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經國內摩托界名家大培子指點,得知X在這裡主要是指跨界的意思,最開始是寶馬的X系列,泛指從運動型或者行街車向越野和探險範疇延伸,跨越自身界限,而不是真正的越野或者探險車型。X的使用,源於Cross讀音的相近和內涵意會。

只是,這277KG的重量,跨界起來有點苦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