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件事,主人和狗狗必須要學會!

@ 2016-04-22

丁丁雖然不是我們領養的第一隻狗,但他是我們養過最像『狗』的一條狗。對照很多朋友自誇家中的狗狗有多優雅乖巧,甚至以小王子、小公主來稱呼,我們這當拔拔麻麻的此話一出,好像在爆料我家丁將是一隻未進化的野生動物。

但殊不知我現在是在計算機前邊笑邊打出這樣的形容詞,因為每隻狗的個性不同,所以我們真的不是想抱怨他,而是真的好愛好愛他這樣的『狗』個性。他很好動、好奇,時常靜不下來,但也因為這樣,他是家裡三隻狗中最容易闖禍的狗狗。

老實說,在我心目中,狗就是要流口水、大口吃、在草原上狂奔,甚至滾得全身都是泥巴也沒關係,因為他就是狗,就是這麼無拘無束,就是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是活在當下的動物。

但礙於現實,如果他要跟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30坪大小的公寓里,他必須要學會遵守人類社會的規矩,然而這個規矩不僅是要讓他能夠被人類小區所接受,更重要的是這規矩能保護他自己不被都市叢林所吞噬,所以透過寵物行為的學習,可以讓主人正確「引導」寵物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學習了解寵物行為,你才恍然大悟有更多事是你不知道的,但卻一直放縱甚至強化寵物的錯誤行為。

所以,基於讓寵物與人能夠和諧共處的前提之下,其實我們家狗狗必須要學習的功課並不多:

1、學習專注和等待『乖寶寶訓練』

2、學習喜愛自己的窩『籠內訓練』

握手、裝死...等「特殊才藝」在我們家是不需要學的!

以下是我和我們家狗狗必學的3樣功課:

第一件事:學會散步很重要,牽繩不離手,散步要專心

有一些狗狗的自律性很強,不用牽繩也會跟著拔拔麻麻走,但你永遠都不知道會有什麼突髮狀況,或許一個巨響、一台突如而來的車輛,都可能讓狗狗受到驚嚇後逃跑,走失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可怕的是衝到馬路上發生意外。

我就看過很多拔拔麻麻在騎樓間拚命呼喊狗狗的,那裡人車多、誘惑也多,叫了好一會兒,狗狗才不甘願的走回他的身邊,但令我傻眼的是,狗狗好不容易叫回來了,拔拔麻麻依舊是不系牽繩甚至是口頭嚴厲斥責;還有另一種很差的情況是,拔拔麻麻的牽繩也掌控不了狗狗,只見散步時狗狗不斷爆沖、見人就吠,演變成狗狗在遛主人。

所以到底你是拔拔麻麻還是侍奉他的僕人瑪莉亞?彼此的關係混亂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出現搗亂、破壞…等焦慮的行為,所以要幫狗狗建立正確的散步原則是很重要的。

第二件事:給他一個安心休息的空間很重要

我們不要求每一隻狗狗都要做籠內訓練,但強烈建議每隻狗狗需要一個自己的窩。人往往都需要自己的空間,同樣的狗狗們也需要,千萬不要因為害怕籠子限制了狗狗的行動,而忽略了他們也需要獨處的時間與空間。

讓狗狗習慣待在籠子裡有太多好處,一是狗狗天生有巢穴觀念,給他一個安穩的籠子,成為他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二是狗狗需要學習獨處,坐車也好、生病了需要住院也好,他都必須學習面對獨自待在籠子空間裡而不感到焦慮、可以自在的坐車或養病,試想如果當他生病時又因為不喜歡籠子,開始出現焦慮等行為問題,到那時候最需要他進食的時刻,他變得開始不吃飯了,那病會好的快嗎?

為了讓狗狗喜愛籠子、喜愛他「自己的窩」,在我們家吃飯、吃零食都是在「他們自己的窩」內進行的,所以吃飯前一定是:先進籠子→等待→聽到口令→開動吃飯。這種訓練可以說是籠內訓練的起步,接下來可以讓他練習吃完飯或零食後在籠子休息一陣子再出來,然後漸漸增加時間及頻率。當然這些動作都必須先建立在『籠子=好事情發生』的正向鼓勵上進行才可以喔!所以無論如何,日常生活里籠子千萬不能成為懲罰的工具。

很多把拔馬麻告訴我,我的狗不關籠,一關籠就叫,其實是因為沒有透過上述正確的訓練所致,其實籠子並不可怕,怕得是進籠子就沒有好事發生,例如:不能玩、不能看到把拔馬麻,但如果進籠就有吃又有玩呢?狗狗還會討厭籠子嗎?

另外,也有人會說:不管在白天或晚上,我把整個家都給了他,他愛睡哪就睡哪舒服的很,但其實很多焦慮行為的產生,都是所謂的大空間帶來的。想想我們晚上睡房間還是睡客廳自在?

其實小空間會帶來安全感,同樣狗狗也是一樣的,過大的空間會讓狗狗自覺隨時要守衛整個家裡,特別是當主人不在家的時候。所以,受過籠內訓練的小狗,反而會覺得籠子是可以讓他解除警戒安心休息的地方,不然你可能會發現狗狗睡覺時喜歡窩在牆角或在桌底下。

然而當精神常常處於警戒狀態時,久了就很有可能太過敏感或焦慮,例如,半夜聽到聲音就跑到門口吠叫,甚至是聽到外面有聲音就叫等,這樣全家人都睡不安寧,所以還不如提供一個真正可以讓狗狗安心休息的地方吧!

第三件事:學會等待和原則很重要

狗狗興奮時的脫序行為,經常成為主人頭痛的問題來源。包括:興奮時的不斷跳躍或站立,這對狗狗的脊椎及髖關節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以及興奮時就爆沖、撲人,甚至吠叫、咬人,這都會讓主人招架不住或把路人嚇得避而遠之。

因此我們要讓他學會『等待』到冷靜下來,過於興奮地跳躍、站立、吠叫都不會獲得允許,只有在安靜地『等待』後,他就能獲得極棒的鼓勵,引導狗狗做出我們想要他做出的行為並鼓勵他,運用正向的鼓勵來強化好的行為。所以,你必須和你的狗狗都學會如何控制興奮的情緒,因為擁有一隻情緒穩定的狗狗,可以避免掉很多延伸的狗狗行為問題。

再來講到的是『學習有原則很重要』!主人應該思考自己在狗狗眼裡到底是拔拔麻麻還是瑪莉亞?舉例來說,很多拔拔麻麻允許狗狗上床的同時,已經不知不覺「允許」你的狗跟你平起平坐,甚至是來領導你的「狗群領袖」。因為在狗狗的認知中,床是你睡覺的地方,也就是你的地盤,而現在你把你的地盤分享給了他,若他之後再有不服從的脫序行為,只能說是把拔馬麻不自覺允許他這麼做的。

當然不是說狗狗一定不能上床,但前提是你跟狗狗之間的原則已被建立,並且正被執行,最簡單的測試,要做到狗狗上床前應徵詢主人允許,等到主人指示狗狗下床時,狗狗會乖乖依照遵循,這樣才叫做原則被建立。但往往是主人比狗狗更容易妥協,到了最後變成沒原則的溺愛,此時若希望毛孩要乖乖聽主人話,很多時候都是事與願違不是嗎?

在沒有原則規範下,如果你的狗狗是支配慾強的,那他會更任性、調皮,開始把你當作瑪莉亞使喚;到了外面他可能開始對路人吠叫,因為他覺得他應該要保護你,或者純粹是因為調皮、任性,相反的,如果你的狗天性膽小,卻不得已要幫你擔任「狗群領袖」的責任,就像小職員突然被升官當總經理一樣,充滿壓力!

因此,學習等待跟建立原則是很重要的。一旦你發現狗狗開始對你愛理不理;當你不小心碰到他,他會開始咬你、吠你的時候,你就該思考你是不是成了狗狗眼中的瑪麗亞了!

狗狗的天性跟人類不同,而我們眼中的問題行為絕大部分是因為人類的錯誤領導造成的,為了不讓自己與狗狗同時在自己的錯誤行為中不斷遭遇壓力及挫折,為了愛你的狗狗,我認為每個飼主或是有計劃要養狗的人,都應該先了解寵物行為,因為愛,就會知道寵物行為教育有多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