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透露絕密情報!安倍聽聞面如死灰

@ 2016-04-21

日本有日向伊勢出雲加賀四艘直升機航空母艦,造價也都不貴,為何中國不發展直升機航母呢?

為啥咱們中國就不來幾艘?想聽張老師解答?那就一定要去聽最新一期的《張召忠 (微博)開講》呀!沒有聽?沒關係,老張再三叮囑大貝,一定要拼盡九牛二虎之力在網上堵住祖國的花骨朵們!

日本海軍日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為啥不發展像日向伊勢出雲加賀這樣的直升機航母?首先,這種航母只能上一些直升機,最多能上MV22,我們現在的直升 機如直9比較小,那你發展一個能裝十幾架小直升機的航母,等於是大馬拉小車,沒什麼用。其次,這種航母功能單一,只能反潛,那日本為啥要?因為美國告訴日 本戰區防空的事兒有我們航母的戰鬥群幫你搞定,你就反潛,其他甭管。

日本配備了那麼多p3c就是為了反潛啊,美國為啥選擇讓日本來反潛?首先日本離中國近,再就是反潛這活兒忒累,你想想潛艇在大海裡面,你不就是大海撈針麼?

日本海軍日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而我們需要的是防空反艦反潛綜合多功能的,所以這種功能單一的,不太適合中國。我們什麼任務都得執行啊,還是要發展遼寧艦這樣的大型航空母艦,上面要能起降大型的固定翼的飛機,作戰半徑也大。

所以說這個要發展什麼,不發展什麼,不是說它厲害還是啥的,通常有它所面臨的具體狀況。最後呢,大貝還是想默默地叨兩句,咱們「局座召忠」的每篇文章的評論、點贊啥的,局座都是在很認真地看著的呀,所以......懂得?......

福特級」航母和F-35C將是未來美國海軍的核心,但美國的國家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亨德里克斯認為,這是美國在20年前就犯下的戰略性錯誤,而且他表示中國現在不急於建核動力航母也是在極力避免這種情況,他把這個問題稱之為"10萬噸的陷阱"。

在這位高級研究員的研究結果中稱,美國現在要裝備的福特級太昂貴了!「福萊斯特」號航母是是美國戰後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為裝備新式噴氣式專門設計。

該級艦首次採用蒸汽彈射器,飛行甲板吸取英國航空母艦的設計經驗,將傳統的直通式飛行甲板必為斜角。

「福萊斯特」號航母是是美國戰後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為裝備新式噴氣式專門設計

儘管排水量比後續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要小20%,不過其搭載的A-4天鷹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仍超過現在作為艦載機使用的超級大黃蜂,也不必比40年後的F-35C差,而1956年就裝備的A-3攻擊機作戰半徑更高達3000公里(加掛副油箱的情況下)!

不過由於美國的財政緊張,實際上「尼米茲級」只搭載了62架艦載機,儘管其設計是最多能搭載90架。如果只要裝備62架,則不必需要10萬噸級航母,又何必用造價130億美元的「福特級」,代替均價45億的尼米茲級呢?

由於美國的財政緊張,實際上「尼米茲級」只搭載了62架艦載機

當然「福特級」大大節省了全壽命周期內的使用成本,但在作戰層面它的主要進步,仍然是每天艦載戰機出動架次從尼米茲級的120架次增至160架次。

這樣換算回來,在24小時內3艘「福特級」的出動能力相當於4艘「尼米茲級」,然而這只是針對短程打擊有價值;比如從地中海起飛打擊敘利亞,應對下低威脅的打擊目標。

而美國未來要面對的中國的反介入策略中,中國給美國劃定的紅線是1000公里,而美國現在的戰鬥機的滯空時間完全不能 滿足要求。你光彈射的快了,飛機的能攜帶的燃油少,航程短,自然無法在中國的紅線範圍外威脅中國。這也是美國海軍20年前就犯下的一個打錯,只關心最大出 動架次,忽略了戰鬥機的航程。

以前對抗蘇聯的功臣A-6攻擊機,S-3反潛機還有F-14遠程艦載戰鬥機在蘇聯解體後,紛紛退役。

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的艦載戰鬥機F/A-18超級大黃蜂,雖然比之前的大黃蜂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不能構成這樣的長程體系。

是多功能的艦載戰鬥機F/A-18超級大黃蜂

從航空聯隊的平均航程上就可能看出來,從1996年的1400公里下降為2006年的900公里,而在這一時期,中國已經開始裝備射程有1500公里以上的反艦彈道飛彈,這無疑大大限制了美國航母的戰鬥力。

而應對這樣的情況,這位美國研究員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現在應該減少採購F-35C,取而代之的是採購部分超級大黃蜂 來暫時填補空缺,利用這段時間和資金大力發展捕食者,死神,全球鷹還有X-47B無人機項目成果,集中攻關在10年內發展出作戰半徑至少要達到2000公 里的艦載無人機,這樣才能應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反艦飛彈,保持美國航母的生命力。而且這樣可以保證從較小的航母上起飛,節約經費,緩解預算壓力。

中國已經開始裝備射程有1500公里以上的反艦彈道飛彈

亨德里克斯最後表示,中國現在已經建設了2艘的航空母艦,不過都是常規動力的。中國並不打算著急建立自己的核動力航母。

一方面是要看美國的「福特級」未來的運行情況,另一方面是要考慮發展自己的長航程艦載無人機。而且中國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動作,可以說中國的技術發展是在和美國持平的,不過就長遠戰略來看,中國甚至要高於美國,完全可能迴避這個"10萬噸的陷阱"。

而美國未來要面對的中國的反介入策略中,中國給美國劃定的紅線是1000公里,而美國現在的戰鬥機的滯空時間完全不能 滿足要求。你光彈射的快了,飛機的能攜帶的燃油少,航程短,自然無法在中國的紅線範圍外威脅中國。這也是美國海軍20年前就犯下的一個打錯,只關心最大出 動架次,忽略了戰鬥機的航程。

以前對抗蘇聯的功臣A-6攻擊機,S-3反潛機還有F-14遠程艦載戰鬥機在蘇聯解體後,紛紛退役。

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的艦載戰鬥機F/A-18超級大黃蜂,雖然比之前的大黃蜂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不能構成這樣的長程體系。

是多功能的艦載戰鬥機F/A-18超級大黃蜂

從航空聯隊的平均航程上就可能看出來,從1996年的1400公里下降為2006年的900公里,而在這一時期,中國已經開始裝備射程有1500公里以上的反艦彈道飛彈,這無疑大大限制了美國航母的戰鬥力。

而應對這樣的情況,這位美國研究員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現在應該減少採購F-35C,取而代之的是採購部分超級大黃蜂 來暫時填補空缺,利用這段時間和資金大力發展捕食者,死神,全球鷹還有X-47B無人機項目成果,集中攻關在10年內發展出作戰半徑至少要達到2000公 里的艦載無人機,這樣才能應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反艦飛彈,保持美國航母的生命力。而且這樣可以保證從較小的航母上起飛,節約經費,緩解預算壓力。

中國已經開始裝備射程有1500公里以上的反艦彈道飛彈

亨德里克斯最後表示,中國現在已經建設了2艘的航空母艦,不過都是常規動力的。中國並不打算著急建立自己的核動力航母。

一方面是要看美國的「福特級」未來的運行情況,另一方面是要考慮發展自己的長航程艦載無人機。而且中國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動作,可以說中國的技術發展是在和美國持平的,不過就長遠戰略來看,中國甚至要高於美國,完全可能迴避這個"10萬噸的陷阱"。

分析指出,從宏觀上講,中國海/空軍的毎一步發展國外都非常關 注,要從具體來講,就是從航母角度來說,我們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是一艘復建的航母,所謂復建是指我國買了個凈航母,一個船殼子,中國自己恢復了船機電, 加裝國產配套的艦載武備,欄阻索和滑躍式甲板,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安裝的,但在這套系統里還有俄羅斯、蘇聯和烏克蘭的影子。

遼寧號航母

下一步中國能否獨立建造一艘航母非常重要,例如印度是個不大不小的軍事強國,其航母是從俄羅斯購買的,復建也是俄羅斯替它做的,印度只不過是付錢而已。

而中國的航母是自己復建的,顯然要比印度的航母建造能力高出不少。但是,到底髙出多少,下一步能否順利獨立自造航母是國外提出的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能力獨立建造航母,令世界矚目,意義深遠。

中國自研航母的開始是關鍵性的—步,自力更生,自己研製,自己建造,絕對不受制於外國的技術瓶頸。若能夠順利獲得成功,中國的航母發展道路將更加寬闊,不會像印度購買航母一樣,一旦賣方不賣,印度航母就此打住。

印度國產航母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主要由極其陳舊的艦艇組成,也就是說,一支純粹的近海海軍,許多潛艇的武器裝備落後、 噪音很大。即使以那時的標準來說,也不是最好的,它們的打擊能力極其有限,防空和反潛能力根本是空白。然而近10年來,中國海軍走過了美國至少需要30年 才能走完的路,並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在質和量上超越了俄羅斯和歐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