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剛生完還是的母親,給孩子哺乳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哺乳不光是為了滿足孩子的營養,還會對母親健康有有一定的作用。
產褥期
產褥期是指至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到孕婦生殖器官到非妊娠狀態時,一般在6—8周。
順產的母親剛要注意飲食,開始進食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水、雞蛋羹等),而且要適量,會陰 處撕傷嚴重的應給予無渣膳食一周左右。如果是剖腹產產後24小時給予流食一天,但要忌牛奶、豆漿等產氣的食物,不利於傷癒合。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在過了分勉後的關鍵幾天就要不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和鐵,對分娩時的損傷和失血有很好的幫助,適量的吃些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有預防便秘的效果。
乳母的生理特點
孕婦生完孩子後,體內的激素水平有一系列的變化,雌激素、胎盤生乳素、孕激素都急劇下降,而催乳素持續升高,主要為產後泌乳產生作用。生完孩子後5天內的乳汁叫初乳,
6-10天的乳汁叫過度乳,產後2周後的乳汁叫成熟乳,這三中乳汁中的營養成分有一定的差別,特別是初乳對嬰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吃初乳的孩子會降低以後慢性疾病的風險。而且母親通過哺乳還會有利於分娩時母體生殖器官和有關器官的儘快康復。
乳母合理膳食的意義
乳母合理營養膳食為泌乳提供物質基礎和正常的泌乳條件,也是為乳母本身在分娩出現的一系列身體損傷提供恢復所需的營養素。
能量
能量的需要除了自身身體的需要外,還要為分泌乳汁所需要的能量和乳汁本身的能量做提供。乳汁的能量來源有1/3是孕期體內儲存的脂肪,還有2/3是從膳食中攝取的。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乳母的能量在非孕期成年婦女的基礎上增加500kcal,三大產能營養素的功能比是蛋白質13-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0%。
蛋白質
乳母的蛋白質要有效的合成乳汁,乳汁中的蛋白質含量在1.2g/100ml,每天泌乳量按750ml計算需要9克,但是母體中的蛋白質轉換成乳汁的幾率為70%,故需要13克蛋白質。乳母在膳食中攝取蛋白質時要有三分之一的優質蛋白質。乳母在哺乳期需要蛋白質的攝入量在未孕期的基礎上增加20g。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肉、蛋、奶和大豆及製品。
脂肪
乳汁的脂肪跟乳母膳食的脂肪密切相關的,通常乳汁中的脂肪在前段時間比後段時間含量要低,目的是有效控制寶寶的食慾。乳汁脂肪中的磷脂和DHA對孩子的腦部發育和視網膜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乳母脂肪提供的能量和常人一樣,占總能量的20-30%。乳母常吃適量的海魚對乳汁中DHA和EPA的含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鈣
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鈣,乳汁中鈣的含量一般不會缺乏,就算乳母鈣的攝入量減少都不會影響乳汁中鈣的含量,這是因為母體缺鈣時也會從骨骼和牙齒中釋放出鈣轉化到乳汁中供給給孩子,這樣如母親長期的膳食攝入鈣不足,母親很容導致骨質酥鬆等缺鈣引起的疾病。所以乳母在哺乳期膳食鈣的攝入量為1200mg,膳食來源有奶類、小魚小蝦帶骨一起吃,綠色蔬菜等、鈣補充劑等,在補充鈣的同時還有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 有促進鈣的吸收。
鐵
孕婦在生孩子時會失血,導致鐵的損耗,在孕期胎兒體內會儲存300mg的鐵為嬰兒0-6個月時做準備,生完孩子後母體體內需要大量的鐵為自身做補充,乳母在孕期鐵的攝入量為25mg/d,膳食中紅肉、肝臟、動物血是鐵良好的膳食來源。
維生素
維生素中維生素A、B1、B2、C都跟乳母膳食相關,也就是說乳母膳食中含這些維生素高,乳汁中也含量高,但是維生素D跟乳母膳食幾乎無關,因為維生素D不能進入乳汁中。所以維生素D,對嬰兒來說要額外補充。
總之 乳母膳食要保證能量的充足,和增加魚、禽、蛋、瘦肉和海產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