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明報》突然辭退資深編輯 編採自由惹關注

@ 2016-04-20

香港《明報》周三(4月20日)辭退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引起各方關注。

消息由明報職工協會在周三中午於臉書專頁發布。明報職工協會指,總編輯鍾天祥以節省資源為由,凌晨突然裁退姜國元,並即時生效。

職工協會形容姜國元被辭退一事「不明不白」,質疑姜國元是因與鍾天祥新聞編採立場不同而被解僱。

Image copyrightAFP Image captio n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明報》在大中華地區及國際都有影響力

《明報》刊登聲明回應事件,並指裁員是「實非得已」。「報業經營環境困難,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儘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BBC中文網曾接觸《明報》發言人,詢問實際裁減的人數。發言人未有正面回答,只說除聲明外沒有其他補充。

裁退姜國元的時機敏感。周三《明報》的頭條刊登了一篇關於巴拿馬文件的調查報道,披露了香港澳門政商名人設立離岸公司的細節,包括長實和黃主席李嘉誠、恆基主席李兆基、影星成龍等等。

除了頭版外,另外四版亦有刊登關巴拿馬文件的報道。

管理層回應

《明報》網站亦刊登與《明報》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長張裘昌的訪問,並指裁員不是針對個別人士。張裘昌指管理層決定「減人不減薪」,而裁員行動並不只影響編輯部。

Image copyrightREUTERS Image caption《明報》現任總編輯鍾天祥決定辭退姜國元

張裘昌承認,是由鍾天祥決定辭退姜國元。

《明報》員工下午與鍾天祥會面,討論姜國元被辭退一事。據報道,鍾天祥說辭退姜國元的原因是他的工資高,並稱自己亦有可能將會被裁。

職工協會:做法不合理、不能接受

《明報》職工協會主席曾錦雯對BBC中文網說,《明報》正在進行有關節減資源的討論及行動,不過仍然質疑公司說法。

曾錦雯說:「昨晚事件事出突然,以我們所知,其實編輯部很多管理層都完全不知情。如果是一個正常的人事調動、資源節減,理應是一個有充分地在管理層知情的情況進行。為何會事出突然要在深夜十二點半去辭退一個人?」

曾錦雯指,姜國元有處理有關巴拿馬文件的報道。曾錦雯說:「但巴拿馬文件的報道與解僱事件有否關連,我們協會暫時未有資料掌握。」

曾錦雯形容姜國元受「同事敬重」、「有風骨的新聞工作者」,並在《明報》營運上擔當「重要角色」。她亦指事件對員工士氣有強烈影響,引起很多憂慮。

姜國元,筆名安裕,在《明報》工作逾十年。他在《明報星期日生活》的專欄「安裕周記」為人所熟識。他亦曾在無線電視、《蘋果日報》等傳媒機構任職。

其他反應

七個新聞工作者團體發表聲明,對姜國元被解僱一事表示震驚。

團體包括:香港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

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工會及國際記者聯會。

聲明說:「七個新聞業界的協會及工會深感震驚,認為理由牽強。對於一名在工作上溫和又專業的報人突然被以行政手段解僱,我們對本港的新聞工作的空間與自由度,深感憂慮與不安。」

近年事件

《明報》於1959年由查良鏞(金庸)和沈寶新創立,其偵查報道表現出色,是一份具影響力的報紙。現時《明報》由馬來西亞企業家張曉卿持有。

近年《明報》的編採自由備受關注。2014年1月,總編輯劉進圖突然被撤換,由來自馬來西亞的鐘天祥代替。當時員工質疑鍾天祥不了解香港民情,及立場與《明報》方針不符。

Image copyrightREUTERS Image caption2014年2月,前總編輯劉進圖被襲,身中多刀

劉進圖被撤換後約一個月,他在香港街頭被襲,身中多刀,一度命危。2015年8月,兩名兇徒被判監禁19年。

另外,鍾天祥上任後,亦曾發生爭議事件。2015年2月,鍾天祥深夜推翻編輯部決定,將關於六四密件的報道從頭版撤換,並以關於阿里巴巴資助香港青年創業的報道代替。

當時鐘天祥回應事件說:「明報編輯方針一向不偏不倚,總編輯有權力及責任調動版面,周日我按新聞邏輯決定行使權力調動『阿里巴巴』作頭條,並無任何修改有關『六四密件』的報道,原文顯著照出。」

(撰稿:蔡曉穎 責編:歐陽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