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當地時間4月17日文章稱,根據《紐約時報》文章「沙特不讓美國通過『9•11法案』」的內容,美國政府不僅聽命於沙特,而且美國總統也被沙特的威脅嚇得跪倒在地。
《紐約時報》消息稱美國總統歐巴馬將要在60天內決定,是否解密一份28頁的911襲擊相關文件,此前一直有傳言稱該文件揭露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贊助了基地組織,參與了這次恐怖襲擊。
9•11恐怖襲擊事件
文章稱,歐巴馬政府選擇了支持沙特而非支持在「9•11事件」中遇難者的家屬。而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是,沙特威脅若不照辦則將從美國經濟抽出資金,讓世界經濟破產。
沙特方面近日又向美國政府明確傳達警告:如果美國國會通過最新的「9•11法案」,沙特將拋售巨額美國資產。
沙特警告美國政府規避9•11法案的通過
文章認為,這是顯而易見的威脅,但讓人費解的是,美國政府會對這樣的威脅屈膝。美國被選出的官員和領袖需要以美國民眾為重,而不是聽從那些支持恐怖主義的石油富國。
美國要向世界發出明確信號,如果美國公民被殺害,則兇手的罪責必將被追究。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13日表示,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有可能在敘利亞境內採取地面行動,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自2010年敘利亞國內爆發衝突以來,沙特和土耳其一直是國際社會心照不宣的敘利亞問題幕後黑手。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
其中沙特一直向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提供資金支持和武器援助,甚至主動幫助反對派從國際軍火市場上「代購」武器彈藥,同時還和包括「伊斯蘭國」在內的極端伊斯蘭武裝關係曖昧。
土耳其則長期作為敘利亞反對派的大本營與根據地,不僅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訓練營地和出發陣地,土耳其軍隊還一直在邊境活動,阻止敘利亞政府軍派兵封閉土敘邊境。
伊斯蘭國是繼基地組織後的又一個恐怖組織
與此同時,沙特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還有另外一面:2015年7月,土耳其允許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使用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極端組織。
沙特軍方發言人艾哈邁德·阿西里近日表示,如果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同意展開地面行動,沙特準備向敘利亞派出地面部隊。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表示,阿聯已經同意向敘利亞派遣特種部隊,幫助敘反政府武裝打擊「伊斯蘭國」。土耳其外長也透露,沙特將向土耳其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派遣戰機。
這亦莊亦諧的兩重身份,恐怕是沙特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極端複雜的原因之一。兩國都是穆斯林國家,又都與敘利亞現政權關係冷淡,並欲除之而後快。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表示阿聯已經派遣特種部隊幫助打擊伊斯蘭國
其中土耳其的問題更加複雜,它作為北約成員國要承擔「普世義務」,也不希望「伊斯蘭國」坐大影響其國內,卻享受著其低價 石油帶來的紅利從而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進退失據。與此同時,它還要擔憂反「伊斯蘭國」的庫爾德人武裝壯大與本國庫爾德武裝合流後的庫爾德獨立傾 向……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土耳其這裡,卻變成了「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以至於我們一邊看到土耳其宣布要打擊「伊斯蘭國」,一邊卻聽到諸如土耳其軍隊炮擊庫爾德人武裝這樣矛盾的消息。至於土耳其真正清晰的行動選擇,恐怕連土耳其政府也不甚明晰。
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資料圖)
至於沙特,一方面該國和敘利亞並不直接接壤,出兵敘利亞需要從約旦借道。考慮到這其中漫長的補給問題,實際能投入敘利亞境內作戰的沙特軍隊恐怕數量有限。
再考慮到沙特軍隊的作戰能力低下,即使面對葉門胡塞武裝也只能採取據守城市的防禦性戰術,面對作戰烈度和作戰意志都更高的「伊斯蘭國」武裝或者戰鬥素質較高且有成體系裝備的敘利亞政府軍,其結果並不那麼充滿希望。
相比土耳其和沙特的模糊和混亂,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的想法單純得多——任何一國的軍隊入境參戰,都不是來幫助自己的,既然如此,又何來歡迎不歡迎?
無論是美國、沙特、土耳其或歐盟的一些國家,都希望俄羅斯做出讓步,但問題在於,俄羅斯根本沒有任何後退空間。因為所謂的後退,就是放棄巴沙爾政權和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最後一個永久據點。
俄羅斯的後退就是放棄巴沙爾政權
比起這幾位,唯一更加混亂的可能就是美國了。美國需要應對的有「伊斯蘭國」、敘利亞基地組織、其他極端組織以及外部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的外部影響。
這在道德上是清晰的,在戰略上卻是不連貫的,無法形成合力。目前美國只能無選擇支持反對派,但是援助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美國在中東需要面對多個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如同一團亂麻混雜在一起,難以理清。
美國在中東需要面對多個棘手的問題
如果將敘利亞問題放到美國國內來看,它既不像南海問題那樣看起來充滿火藥味,也不像大選問題那樣直接決定個人命運,自然也就沒有那麼急切需要做出徹底「決斷」。
周六,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在北部阿勒頗省的多處據點遭到土耳其軍隊炮擊,這可以被看作是土耳其軍隊介入敘利亞的一種前奏,我們雖不大可能在之後直接目擊土耳其軍隊以萬乘之師大舉南下控制敘利亞大片土地的舉動,但這種在邊境的積極作戰行動將會更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