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透過「台北文化創意的櫥窗」去看台灣的休閒文創

@ 2016-04-20

文創的櫥窗

寶島台灣,對於沒去過的人是神秘,對於去過的人是還想再去。今天我們台灣文創之旅步至台北的松山文創園,它是台北文化創意的櫥窗,園內還有一個被譽為亞洲最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是小資文藝愛好者必經之地。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那為什麼能當擔起「台北文化創意的櫥窗」這個稱號。

松山文化園的前身

2011年,台北主辦了世界設計大展,這次大展的成功舉辦,使得台北市當局看到其發展潛力,於是在這一年將松山煙廠改為松山文創園。2012年,松山文創園區被定位為「台北市的原創基地」,以「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為創意四大策略。

松山文化園的品牌

誠品書店

台灣誠品書店,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標杆。近年來,更成為台灣著名的文化觀光地,是文化人、文藝青年赴台非去不可之地。誠品不只賣書,還行銷文化,倡導文化美學的生活方式和慢生活節奏。

小山堂餐廳

小山堂是由亞洲最大的製淤工廠松山淤廠廠房所改建的餐廳,其外觀延續著原有建築古樸的外貌,並於店內擺上的一對鴨鴨雕像,寬敞的用餐區,牆上掛著琉璃工房的靈魂人物,曾為導演演員張毅和楊惠珊的作品海報,在不大幅度改造內部環境下,運用燈光鏡面營造不錯的氣氛,藍色燈光,吧檯後的無限延伸,讓餐廳多了夜店的慵懶。

松淤小賣所

松淤小賣所是一個文創共好平台,松淤小賣所結合了園區的服務中心、文創商品展售平台、復刻歷史記憶區及輕食咖啡休憩區。古老的製淤空間轉變為嶄新的文創櫥窗,清幽的淤草氣味轉變為濃郁的咖啡香氣,讓民眾體驗松淤歷史,感受文創生活,品嚐特色餐飲!此外,松淤小賣所亦兼具著共享空間之概念,將定期邀請所有文創品牌與新秀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分享創作概念,體驗品牌精神,實踐文創共好平台之目的。另外共好平台將更進一步,將目前正在園區接受育成輔導的文創業者,提供上架的機會,鼓勵文創業者與目標消費者進行交流,進而刺激育成之文創業者的銷售經驗。

CAFé SOLE / 日出印象咖啡館

循著檜木香氣,穿過沉靜充滿古意的迴廊,映入眼帘的是一間小巧寧靜的咖啡廳,它隱身於松山淤廠這個古樸且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築裡。從2010年冬季開始,淤廠內常有各式展演活動,在這裡也可以常在此處和藝文界人士進行跨界的交流。

琉璃工房台北松淤藝廊

琉璃工房,1987年由知名電影藝術家楊惠姍、導演張毅創立於台灣淡水。以

「脫蠟鑄造法」(Pate-de-verre) 傳承中斷數千年的中國琉璃文化,以「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為理念,迄今已發展為三大品牌:琉璃工房、LIULI LIVING、LIULI PLUX應用範圍涵跨琉璃工藝品、琉璃器皿、陶瓷琉璃器皿、琉璃裝潢建材、家俱、金工佩飾等。

133號合作社

在松山文創園區,除了體驗老淤廠磚瓦的寧靜,參觀熱鬧知性的活動展覽外,在園區的南向製淤工廠一樓,還有個「133號合作社」,將動態的、靜態的、東方的、西洋的、手工製的、精密機械打造的各種多元內容,一次呈現,令人體驗層層空間中,不同氛圍的轉換。

台灣設計館 Taiwan Design Museum

台灣設計館為全球華人第一座以設計為展示主軸之專業展覽館,世界區、台灣區典藏國內外經典設計產品;金點區及概念區等特展區,每2-3個月推出多元化、跨不同設計領域之主題特展,藉由展示與互動平台,提升全民美學設計體驗,同時亦為設計公司、設計推廣單位、設計師等打造自我展現之舞台,推廣台灣設計發展之成果,帶動設計產業發展,是國內文創及設計產業最具亮點的設計展覽館!

台灣在文創這一塊的發展總是讓人驚喜,借鑑別人的經驗,打開另一個世界大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