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了解了寶寶睡眠的真相併掌握到一些讓寶寶安睡的方法之後,你或許可以在耐心、容忍與約束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讓寶寶和你都擁有香甜的睡眠。
著名兒科專家威廉?西爾斯醫生說過這樣一段話:「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年裡,我們需要幫助他培養起健康的睡眠態度,讓他把睡眠看作是一種愉快的、平靜的、必需的狀態,而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我想,威廉?西爾斯醫生的這段話,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理解起來很容易,想做到卻很難。單就寶寶睡覺之前的哭鬧問題,該「讓寶寶哭到睡」還是「家長學會容忍」,一家人的觀點就很難統一,現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帶孩子的現狀下,執行起來就更難了。
那究竟應該怎麼認識這個問題呢?
「讓寶寶哭到睡」這一派的專家以「育兒之父」斯波克醫生為代表,認為:即使讓嬰兒連續哭上幾個小時,最終哭著睡著也不會對他造成任何物理和生理上的傷害。到了睡覺時間,如果寶寶哭鬧就應該任由他哭,讓他哭到筋疲力盡,最終他能學會自己睡覺。
「家長學會容忍」這一派的專家以「親密育兒」理論的倡導者西爾斯醫生為代表,認為:家長想睡個好覺沒什麼不對,但不應該忽視年幼孩子的哭泣。
如果長期對寶寶的哭鬧完全置之不理,寶寶將不再通過哭鬧的方式尋求幫助,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親情疏遠甚至性格孤僻。確實沒有人能知道,如果寶寶哭鬧的時候不被理睬,他內心是怎樣的感受,我們也無從考證「讓寶寶哭到睡」對他將來的影響究竟會有多深,是否真的會讓他變得性格孤僻,畢竟同一對父母不可能兩次撫養同一個小孩。
但是我們從一些實施「讓寶寶哭到睡」的母親那裡了解到:寶寶會因此突然陷入極度恐懼和悲傷無助中,哭的時候全身顫抖、喘息,甚至尖叫,最後麻木,哭聲從煩躁到嘶啞直到發不出聲音……
寶寶哭到筋疲力盡後會睡得很沉,這固然是事實,但我們成人如果經歷筋疲力盡的身心創傷後,也一樣會睡得很沉,這顯然不是這種方法行之有效的有力證據。而且,這樣做往往收穫甚微,還會有「副作用」:不少家長這樣做時,內心都要忍受罪惡感和自私感的煎熬;晚上哭鬧睡去的寶寶在白天表現得更黏人、更煩躁;有些家長發現寶寶痛哭到歇斯底里時,開始嘔吐甚至發生驚厥;當遇到萌牙、疾病、外出旅行、換新環境等特殊情況時,寶寶的睡眠問題會再次出現,無法徹底解決。
很顯然,「讓寶寶哭到睡」不一定是家長們訓練嬰幼兒睡眠的唯一解決辦法,但寶寶一哭就安慰,真的會把家長們完全累垮。那怎樣的容忍才算適度呢?
結束語:家長們首先需要明確:小寶寶是不會騙人的,他的哭鬧你應該積極尋找原因及時給予回應;大寶寶是否真的「無理取鬧」,也需要耐心鑑別。在講解具體的解決辦法前,我想家長們要提前明確一點:自己對寶寶睡眠時間和質量的要求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