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騎車後,其實也有想過要買碼表,只是大部分都夜騎,需要有背光功能的碼表,
看來看去也只有Sigma BC 1606L符合我的需求,不過覺得一千左右的碼表實在買不下手,
剛好朋友在大陸發現比台灣便宜,
就請他順便帶回來了(在10度以下的低溫騎40公里的單車買回來的)
一口氣帶了五組回來
SIGMA的包裝都簡潔有力
不習慣寫開箱文,直接見人吧
SIGMA的碼表並無開關,待機模式會出現型號和目前時間,
一開始並沒設定時區,需要自己再調整時間(所以現在已經是23:41分了)
背面,電池室可以用一元逆時針轉開,拍照技術太差,
最上面的序號拍的有點模糊,據說仿冒品沒序號也沒有下面的認證號
有注意到不規則的接觸點嗎?這可是紀錄第二組數據的秘密所在
裡頭所有的附件,由左而右依序是,
橡皮筋兩條,
逼緊鐵片,
輪幅磁鐵,
底座和感應器,
下方是7國語言的說明書(就是沒中文@_@)
所有的零件就是這樣了,接下來開始安裝吧
首先取出底座和感應器
安裝時要注意,這個底座是有方向性的,
字體方向需要碼表一致,碼表掛上後才是正確的方向(我第一次裝反了orz....)
有看到底座上的四個接觸點嗎?這剛好跟碼表後的四個接觸點密合....
可是碼表後面不是有五個接觸點嗎?原來第五個接觸點是要搭配第二組底座使用的
下面是從官網上第二組底座的圖,只看到兩個接觸點,
而且還有一個點的位置是歪的,SIGMA的碼表就是由此來判斷第二台車的數據
底座背面也是有玄機的
SIGMA的碼表可安裝在握把上(預設),也可以安裝在龍頭上,不過要安裝在龍頭需要動點手腳
如果安裝在握把上,
請直接跳過下面三個步驟,
如果要裝在龍頭上就跟著我拆螺絲吧,我們先把背面四根螺絲拆下
螺絲轉鬆後就可以取下卡住橡皮筋的部份
轉90度後再把四根螺絲鎖緊
大家有注意嗎?底座背面似乎有兩根接腳,
這是迴轉速套件接收訊號的接點,將來有機會再替各位介紹囉
接下來將背膠的貼紙掀起,準備安裝底座了
因為我安裝在龍頭上,所以使用較長的橡皮筋,
不然說明書上建議用較小的橡皮筋,如此才能將碼表牢牢固定住
換個角度
底座固定後,將感應線纏繞著煞車線,最後將感應器的位置安排在前叉適當位置
線纏的太醜了,所以把焦距對到後面(其實是拍照技術太爛XD)
接著用另一條橡皮筋固定感應器
選擇一根順眼的輪幅鋼絲,將輪幅磁鐵扣上再把逼緊鐵片套上
(我是裝在氣嘴附近的鋼絲,除了好找外,鋼絲跟前叉重疊時幾乎是平行的)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把碼表依圖示的方向扣上底座
最後順時針轉動碼表,轉正後會有一個卡住的感覺
側面看起來必須是密合的喔,我第一次把底座裝反,
也不知怎麼把碼表扣上的,雖然從上面看是正的,但是側面卻有縫隙
裝好後測試一下,將前輪抬起,稍微轉動輪子,
看看數據是否會動,如果沒動靜,就要再調整磁鐵
跟感應器的位置,說明書中建議兩者距離不能超過5mm
Sigma不虧是碼表界的精品許多細節在設計時都有考慮到,
例如底座可90度旋轉以便安裝在龍頭,
使用橡皮筋避免破壞車體,第二碼錶座的設計...
處處都可以看的出德國的製造工藝
不過好東西也是有些小缺點,列出這些缺點給大家參考
感應線太短:不管是前輪或是迴轉速套件的感應器線都不是很長
感應距離太短:強力磁鐵並不是很貴,不知道為什麼Sigma不用,
反而限制最大感應距離在5mm 背光會自動消失:雖然這是省電設計,
不過要按一下才會亮還是覺得有點麻煩,但是已經比沒背光好多了
沒有開關:背光會自動消失就是為了省電,
不知道為什麼不弄個開關,這樣不是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