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車評丨本田思域這個新科狀元會不會是下個思鉑睿?

@ 2016-04-16

最近本田黨可是刷翻了仗賤的朋友圈,感覺得用「久旱逢甘露」形容本田黨最近的瘋狂,一台十代思域撩起了他們心中安奈已久的躁動,外觀、價格、配置和性能的給力表現,似乎也昭示著新一代神車的誕生?

新思域的硬實力基本沒有槽點可言,1.5T的車型賣到13萬,比起速騰、威朗的誠意高了不知多少,重點是基礎配置還更豐富,深入的還有可變齒比轉向、敏捷操控輔助系統等頗具「黑科技」色彩的操控配置,干爆大眾通用還真是極有可能的。

不過,問題也是致命的。

價格看似低了,實際還得加價

思域說到底還是緊湊型車,你會說它對標速騰對標威朗,但是總逃不過和朗逸英朗對比的命,大多數消費者分不清你是運動車還是買菜車,加上大眾別克豐田的品牌高度比本田高一些,拿更低價的車子對比,完全不足為奇,麻煩本田黨不要自嗨過頭。

那麼13萬的價格能說真的便宜?NO!尤其是新車上市的價格強勢,基本不存在降價可能,而仗賤也打聽到全國各地的加價潮,基本在3000元左右,乞丐版和頂配都沒有貨,手動擋更是傳出全國只有150台的消息(本田黨伐開心了)。

如果你再對比一下福克斯、速騰動輒接近2萬的優惠力度,一般人會作何選擇?可能它們配置不夠厚道,那標緻408呢?同級最大空間、比你省油的發動機、舒適性配置也更好,換作是你,會為了無聊的情懷多花錢嗎?

當然,年底年底年代會上1.0T的車型,意思是這八個月時間想靠著1.5T的兩個配置走天下?未免圖樣圖耐腐了吧?從主流A級車的銷量我們都可以看到,選擇自吸的消費者還是更多的。

全線渦輪化固然是賣點,但是消費者也不傻,夠用省心就妥當了,搞個渦輪幹啥?重點是本田並不缺1.5L/1.8L動力技術,只要有心,難道不是分分鐘匹配下來的事?可是並沒有任何消息。

渦輪+自吸非常值得推敲

我一直對本田地球夢的可靠性投以「待考」的眼光,尤其是1.5L自吸車型,自飛度上市以來,積碳、熄火的字眼就伴隨不止,時至今日本田都還沒拿出讓車主滿意的解決方案,每次保養都得打清洗劑,保養費比凱美瑞還貴,這什麼概念?

同樣的,1.5T這個技術能不能靠譜一點?會不會像地球夢自吸一樣各種熄火積碳,抑或少點機油呢?這些都是「待考」,不要說小日本的發動機就是靠譜,本田就是神技,你給我解釋解釋前面說的是什麼情況先。

思域將會是下一個思鉑睿?

有沒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思鉑睿?還是特別有可能的,叫好不叫座的車子大把,例如長兄思鉑睿、路人阿特茲、皇冠、DS等,你甚至無法科學地解釋他們為什麼賣慘。

而思域消失的這六七年期間,無數消費者,即使作為汽車迷的我也沒有get到思域的存在感,甚至不如橫空出世的雷凌,即使在「日系大本營」的廣東,街頭也較為難覓其蹤影。從這點來看,思域就有走思鉑睿老路的情況了,兩台車子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類型,都是號稱XX級別神車的存在,然而思鉑睿的銷量還用不到「慘澹經營」形容。

而思域現在就像剛進聯盟的新科狀元,看似前程似錦,實則前途未卜,與當初的思鉑睿何其相似,未來能不能踏入萬台俱樂部仍是個問題,但是退一步講,渦輪發動機的加持,干到和408一樣的水準還是有可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