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是一個在隆胸恢復期的 25 歲女孩。
一個 23 歲的女性正在術後休息,她只能趴臥。Ji Yeo 說,在韓國,麻醉、刀口、瘀傷……這些為了滿足虛榮而生的恐怖疤痕不會再被掛上危險或是奢侈的標籤,相反,它們已經變得司空見慣了。
一個 22 歲的女孩手術後不敢回家,只能躲在一個酒店裡獨自捱過恢復期。事實上,Ji Yeo 接觸的女人們在痛苦的手術後,都沒有家人或朋友在身邊支持照顧。甚至於,她們是躲著自己的家人、丈夫來進行手術的。
在 Ji Yeo 看來,韓國現在已經是一個「美型導向型社會」。圖中這個 36 歲的女人滿臉都是剛整容完的縫線和瘀斑。
韓國是全球人均做整形手術最多的國家。圖中這個 23 歲的女孩滿身的繃帶和瘀痕。
一個 34 歲的女人術後的鼻子和下巴。那麼,何為西方審美呢?以美國為代表,性 感,是至高無上的信條。
就像這個 25 歲的女孩一樣,許多韓國女性就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西方人而接受整容手術。
29 歲的 Ji Yeo 以「Beauty Recovery Room」攝影主題,在她看來,自己的國家集體陷入一種可笑的自欺欺人。
2010 年,Ji Yeo 曾身著肉色緊身衣,站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河邊,她身邊的牌子上寫著:「我想完美!畫出我身上那些該整的部位!」
這個攝影系列也同時記錄了韓國女性在追求的,社會公認的美麗標準是什麼。
事實上,在所謂的「美型導向型社會」中,如果一個女人長得不美,就會受到嚴重歧視,然而同時,如果她們臉上有整容的痕跡,那也一樣會受到批判。「人們評價一個女人,往往是透過外貌而不是性格。」
這個 22 歲的韓國女孩身上纏滿繃帶,她剛做完削頜骨手術和全身抽脂。三周前,她剛開了眼角墊了鼻子,三周後,還有隆胸手術在等著她。這就意味著,這個女孩在 6 個月時間裡,總共要接受 16 次整容手術。但 Ji Yeo 說,「這在韓國很常見,並不算誇張。」
覺得這位攝影師很有想法!真的該想想怎麼抑制這樣的整型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