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奇怪的畫,竟賣出三千萬高價 能看出個啥?

@ 2016-04-15

正如人們說的那樣,藝術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而網絡上的東西也讓我們長了不少見識。

4月4日,第十七屆首爾拍賣在香港文藝復興海景酒店舉行。在諸多拍賣品中,有一件拍賣品是韓國藝術家Kim HwanGi(1913-1974)的作品。這幅作品的名字為無題,由Kim HwanGi創作於1970年,帶有典型的Kim晚年畫風,那時他的作品大多由許多點構成。

在最終的叫牌中,這幅畫賣出了3300萬港幣的高價。這並不是有史以來售價最高的畫作,但想到有人會為了一幅畫付出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賺不到的金錢,這一點依舊非常令人遲疑。當然,對於每個拍賣者來說,藝術是因人而異的。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說法,這些言辭流傳甚廣。正如你想像的那樣,不管他們的眼裡看到了什麼,許多人認為這幅畫只值幾毛錢:

「觀賞這幅畫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它看上去就像鱷魚的皮膚。」

「這就是藝術啊。拿畢卡索來說,其實他的畫也是垃圾,哈哈。」

「我覺得樓上說得沒理。如果你不懂畢卡索作品的價值所在,那麼這說明你根本沒有藝術眼光。」

「這是某種色盲測試麼?」

「也許它是某種立體圖?」

「我斜著眼睛看過去,啥也沒看見。」

「這是你把臉埋進枕頭裡的時候看到的東西吧?」

「別去想,只要感覺就行。」

不過也有一名評論者對這幅畫似乎有著很深的感悟:

「剛開始我以為這幅畫非常平淡無奇。但它居然出乎意料的美妙。如果你一直盯著它看,你的眼前就會開始浮現其它圖像,它們還會不斷消失。原始的畫作中並沒有任何圖像,看樣子Kim利用了光影給你的眼睛帶來了錯覺,以至於你會看到任何你想看到的東西。看到這幅畫的人會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也因此這幅畫得名無題。如果你以這種方式來看這幅畫,那麼它的意義真的十分深遠。」

不過似乎沒有太多人能看出這幅畫的千萬價值所在。給出這一高價的投標人肯定對藝術有著非常深刻的見地。現在輪到蛋友了,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