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餌這樣的主題,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知道很多讀者,
會不會覺得「蝦餌」這樣的主題,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說蝦餌沒有討論必要的人,大部份都是追求「技術派」的,
抱持這樣論點的人會說:
「只要功夫夠,用釣蝦場提供的雞心切一切來釣,或是白蝦米往勾子一勾,
就可以釣的很好了,用什麼獨門釣餌,又是醃豬肉,
又是魚腸的,都只是邪魔歪道罷了,太過強調那些東西,
容易使人忘記,釣技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技術派的是不會去準備那些有的沒的。
另一派說蝦餌很重要的,應該都是出自於,
本身實戰得來的經驗,最後歸納成信仰,在「同樣的釣技」之下,
使用了恰巧的餌,往往真的足以拉抬釣蝦的成績,
這是支持蝦餌要講究的主要因素,這樣派別的大有人在,
家裡的冰箱總是冰著一大堆奇奇怪怪、味道很重的蝦餌,
這群人「餌不對,不下竿」,這是技術派無法想像的事情吧。
熊爸覺得,餌是釣蝦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為沒有餌,你是很難釣到蝦子的。
如果使用得宜能夠幫助讀者有好成績,
那這樣的用心就很值得了,以下從四個出現餌的「地理位置」來討論吧~~
1
釣蝦場提供:雞心、雞肝、赤尾青、蝦飯糰…
2
釣具店專賣「超新鮮活餌」:小活蝦、蚯蚓、海蟲、麵包蟲…
3
釣具店專賣「冷凍現成餌」:天鵝肉、蝦狂、水雞肉、鱔魚蛋、土虱蛋…
4
釣客自製餌:秋刀魚肉、虱目魚腸、豬肉餌…
從幾個方向來看使用餌的思考邏輯:
1
髒手性強代表:鱔魚蛋、虱目魚腸。
髒手性弱代表:赤尾青、小活蝦。
不是每個釣客在釣蝦時,都喜歡把手弄得髒西西又臭臭的,
如果你在乎手髒比在乎釣蝦成績的話,那當然建議用赤尾青作餌,
把頭和尾捏斷,只留身體向勾子一勾,乾淨俐落手不會弄髒。
髒手性強的是鱔魚蛋,它是像一串葡萄的結諦組識,
非常的難勾,腥味奇重,
釣完即使洗了三遍,
手指頭還是一堆臭臭的味道。
2
誘蝦性佳代表:鱔魚蛋、虱目魚腸。
誘蝦性差代表:雞心、赤尾青。
誘蝦性是餌的一大功能,愈腥的餌放入水中,或者是愈獨特的餌,
吸引蝦子就餌的力量就愈大,這是以蝦的嗅覺角度出發;
也有人從蝦子的視覺出發,
認為白色和紅色比較容易吸引蝦子的目光,
但如果池水很混濁,這一招就沒有用了。
※
熊爸把鱔魚蛋排第一名,這一小段肯定引來不少高手的抗議,
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獨門的餌都極有信心,
但熊爸的結論是因為鱔魚蛋的腥味在水中擴散最快,
再來是因為鱔魚蛋對蝦子來講最好入喉,就像人類吃布丁那樣簡單,
連咬都不用。可是雖然誘蝦第一名,
卻也缺點一大堆,以下會說明清楚,
沒有一種餌是絕對無敵的,記得。
※
還有還有,熊爸把雞心和赤尾青排入誘蝦性差的結論,
肯定也有人要抗議一番。「我就是用赤尾青闖江湖的!亂講什麼誘蝦性差!」
這些熊爸都了解,請聽熊爸解釋的論點為獨特性。
釣蝦場免費提供的通常就是這兩種,硬要講其實每一種餌都能吸引蝦子沒錯,
可是滿池的釣客都在用赤尾青作釣一整天,
那樣的感覺就像要你連續吃三天的滷肉飯,熊爸相信吃到第三天,
一定是光聽到就快吐了。
用這樣的心情替蝦子想想,幫它準備點別的吧~~
3
黏勾性佳代表:虱目魚腸、海蟲。
黏勾性差代表:鱔魚蛋、赤尾青。
如果考慮到蝦子就餌、反覆拉扯之下的盜餌,或是揚竿、
猛力拉扯所造成的掉餌時,你所選擇的餌,
最好是能夠牢牢的勾在勾子上面不要掉,比較不會增加換餌的頻率,
更能增加蝦子正吃的機率。用這樣的思考邏輯,
就必須選擇「蟲餌」或「魚腸」套在勾子上,黏勾性是最佳的。
至於鱔魚蛋是整個結諦組織,
勾子通常都勾不太緊,很快就掉餌了,
赤尾青則是「太脆」,猛力一點常造成斷裂而掉餌。
※
有些蝦場是禁止用「鱔魚蛋」、「土虱蛋」等「蛋餌」作釣的,
原因就是「誘蝦性最佳」和「黏勾性最差」兩個因素,
誘蝦性最佳會造成其他釣客,所準備的餌失去吸引力而釣不到,
這樣有違釣場的公平性;另一個黏勾性最差常造成掉餌,
久而久之蝦池裡掉了一大堆蛋餌,我是蝦子的話,我何苦吃勾餌,
我撿地上的掉餌吃就吃飽了啊,這樣的結果講白話,
就是「大家一起跌倒」,
所以在考慮使用蛋餌時,請先想一想其他釣客的心情吧~~。
4
成本最低代表:雞心、虱目魚腸。
成本最高代表:活海蟲、活麵包蟲、小活蝦
釣蝦場提供的餌當然成本最低,因為免費,
但效果當然打折,倒不是免費的關係,而是獨特性不夠,
因為公竿客通常都用雞心,蝦子吃到都吐了;
自己製餌成本也可以壓得很低
(虱目魚腸一大包才10元,就可以做出一大堆餌,算很便宜)。
成本高的以活餌最貴,
用不完通常也不好保存,更增加了它的費用。
5
獨特性佳代表:虱目魚腸、豬肉餌。
獨特性差代表:雞心、赤尾青。
這單純以蝦子的胃口來說,整池的釣客如果都用雞心作釣,
蝦子看到後面應該都吐了吧,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釣客使用了自製的虱目魚腸,
蝦子靠過去就餌的機率一定大增(哇,這是什麼口味啊,真特別)。
自己製的餌通常會加蝦粉、鰻粉、蛋黃…以增加餌的香味,
就獨特性來說,這倒是滿吸引蝦子的。
獨特性差的部份,剛才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以上談的幾個觀念,
分別以各個層面,道出在選擇餌的時候,有那幾個選項可以參考。
接下來要談的幾個概念,
都是建立在「蝦子會挑食」的情境下,所研發出來的戰略,
必須在「菜單」上做出一點變化~~
1、
備三種餌:
可以自己製一種餌(成本相對較低),
然後去釣具店再買一種餌
(買活餌不要一次買太多,萬一無法保存,
死掉會有很臭的味道;買冷凍餌用不完還可以保存),
再由釣蝦場提供一種餌
(老闆會問自己有餌嗎?你有帶也要說沒有,
此時老闆就會從冰箱夾一顆帶血的雞心給你),
適時的更換這三種餌,比較不會有「只押一種餌」的風險
(萬一你那一種蝦子剛好不吃,那不就跌倒了嗎?)
2、
AB餐概念:
如果你帶的餌超過一種,也可以不用等一種餌完全不吃再換另一種餌,
釣竿不是有上下勾嗎?你可以上下勾各勾一種,
每次下水都有「兩種餐點」供蝦子選擇,
等釣上來的時候再來研究,蝦子比較愛吃那一種。
3
利用蝦粉先淡後濃:
假如你要作釣兩個小時,第一個小時的餌,先不加蝦粉(鰻粉),
等到第二個小時,餌比較不吸引蝦子時,
將蝦粉倒至餌旁邊,每次下水前先沾一些粉再下水,
也可以創造類似兩種不同的菜色
(記得不要先濃後淡,這樣後淡的餌,就真的對蝦子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了)。
貼心小叮嚀:
記得蝦子跟人一樣,
必有「當日最愛食物」
(有經驗的高手一定懂得熊爸在說什麼,那種押對寶的經驗,
整池竿子大家都熄火,就你一個人表演,拚命拉忙到不行),
到了一個釣場,在當下的時空,一定會有一種餌,是蝦子最喜歡的。
只可惜你不是算命仙,你永遠不會知道的,
你只能多備餌多嘗試,如果碰巧讓你遇上了,
恭喜你準備充足加上運氣不錯;如果運氣不好剛好沒碰上,
也不要太苛責你的餌,畢竟釣不好的情況很多,
不一定是餌的關係,
再加上另外一種思維「用釣技來彌補餌的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