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教育失敗?家長們看看皇室教育失敗帶來的最深刻教訓!

@ 2016-04-15

康熙兩廢太子,從事實上宣告了他對太子胤礽教育的失敗。為什麼胤礽會令康熙如此失望?

作為孝誠仁皇后留下的唯一骨血,胤礽得到了康熙格外的恩寵與疼愛,康熙對胤礽的感情和疼愛,是其他所有皇子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胤礽一歲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這是當時險惡政治環境的需要,更是康熙對早逝的愛妻赫舍里的一個交代。

胤礽註定是要成為皇帝的人,康熙對他寄於了很高的期望,選擇了最好的老師,準備了最好的條件,身為一個龐大帝國的主宰者,康熙可以用自己能夠想到的最好方式來培養胤礽。

史書記載,胤礽相當聰慧,他在學習上的成績和進步大大超出了康熙皇帝的預期。康熙很滿意,他也從各個方面給胤礽最好的待遇,胤礽衣食住行的規格僅次於皇帝,這也養成了他奢侈腐化的生活作風。

胤礽出生就沒有了母親,父親又過於繁忙,根本沒有時間來關心和陪伴他。每次見到父親,永遠都是程式化的問安,考察學習情況,要麼斥責,要麼褒揚。他肩上的責任重大,從他接受教育的第一天,老師就教他怎麼做一個好皇帝。

問題是,智育上去了,德育出問題了,特別是母愛的缺失,這是康熙無法替代的。與一般同齡的孩子相比較,胤礽的童年太過沉重,留下了不可預計持續增長的陰影。

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只有一味的物質條件的上不封頂的滿足,胤礽不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當康熙病重,想要見太子最後一面的時候,從北京奉旨前來的胤礽不僅沒有為父親的病悲傷,反而露出竊喜的神態,康熙極為痛心,對胤礽很失望。

胤礽最終沒有成為康熙預想中的那樣,而是變成了一個不可理喻,不可容忍的逆子。其實,胤礽也是受害者,是毫無人性可言的皇室教育的嚴重後果導致的。缺少陪伴和關愛,不懂得尊重和體諒別人,自私自利,驕奢淫逸,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被廢,黜。康熙最後給了胤礽一個機會,復立了太子,很快,他就發現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僅僅三年,太子重新被廢,這件事對康熙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傷害。

今天,中國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和物質條件上的縱容和康熙對胤礽是一樣的,形式不同,後果一樣。再就是學習上的高壓,給孩子的童年帶來了無法抹去的陰影。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會變得敏感脆弱,康熙教育的失敗為今天的中國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鐘,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反思!讓我們還孩子一個單純快樂卻充滿愛的童年吧!不要再重蹈覆轍了!

作者:頭條號 / 晴川論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