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承認九代思域的確是一部好車,但它似乎太過於平凡了,缺少了那種本田緊湊級車型所應有的魔力。總結起來就是長相不突出(很多人不知道八代和九代思域的區別)、空間不突出、只有用料突出,但這個消費者又看不到,所以導致銷量不盡如人意,車是好車,但絕對不是那種一看到就讓人有購買衝動的車型。
好在十代車型又將思域的感覺找了回來,外觀經過重新設計,同老款車型完全不同,本田也表示這是思域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換代,為此本田完全摒棄了自然吸氣發動機,全部更換為渦輪增壓,後懸掛也換為多連桿,車身剛度提升25%,車重也較上一款車型更輕(減少了22公斤),以上的結合也促成了更低的油耗,官方宣稱思域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僅在6升左右(CVT版本均低於6升)。
好吧,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好吧,我承認我比較懶),我將有價值部分用列表分析的形式寫出,並逐個分析:
車身尺寸全面增大
全系渦輪增壓發動機
搭載蘋果CarPlay
可變齒比轉向
降噪質的提升
多連桿獨立後懸掛
各種車道輔助系統
發動機遙控啟動
==有史以來最大的思域==
全新思域比上代車型在長寬和軸距上均做了加大處理,分別增加了84mm、45mm以及30毫米,同時將車身高度降低了40mm,但車內空間並沒有因此而縮小,只是降低了車內坐姿,正因為低趴的車身造型+低坐姿,才成就了更低的中心,換來的也是更為運動的駕駛感受。
思域的設計師將車頭部分做了更為低矮的設計,向下降低了35mm,前方視野更為寬廣。由於車輛整體的加大,行李箱空間也創記錄的達到了525L。如果數字覺得不夠直觀,那這裡給大家簡單做個對比,十代思域的車長比標準軸距的寶馬3系還要長6mm(當然,軸距還是差不少的),雖說對比的不是長軸距版,但大家從這上面應該會想到思域究竟有多大了吧。
==最大亮點,渦輪增壓==
在積蓄很久之後本田終於在思域上爆發了,這個發力單指發動機,雖說增壓發動機並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但對於做什麼都十分謹慎的本田來說,能引入也的確是做足了功課的,更別說思域全係都為增壓版機型。此次試駕的僅有1.5T版本,預計後續還將推出1.0T版。
新車在動力表現上特別能盡如人意,1.5T版本機器絕對能帶來超過2.0L自吸的動力感覺,且在整個加速過程中也毫無拖沓,基本上輕點油門發動機便可全力爆發, 220牛米的扭矩拖拽著1.3噸的車毫不費力,當轉速超1700rpm便可全力輸出(所以說輕點油門),並一直持續到5500rpm。
如此寬泛的扭矩平台同CVT變速箱簡直就是絕配,駕駛之前還心存疑慮,覺得為保護CVT變速箱加速感會很綿軟無力,但試駕駕駛中完全不同,加速感相當直接,以至於你完全感受不到這是一款CVT應有的力道,不誇張的說當車速超過110公里/時,仍有不錯的加速感,可以甩2.0L自吸發動機好幾條街。
==搭載蘋果CarPlay==
CarPlay對安全駕駛的起到了部分作用,將手機與汽車真正的結合在了一起,當然前提是你須要有一部蘋果手機,基於高解析度的螢幕,可將手機的絕大部分功能投放在中央觸摸屏上,如此你就可以輕鬆在車上完成如查收郵件、聽歌、以及最為實用的導航功能,而不用換亂地翻找手機,實際使用中也確實優於在手機螢幕上的感受(畢竟螢幕大了好多),可以讓駕駛者不必再路上分心看手機,對安全性有不錯的幫助。
==更為高級的可變齒比轉向系統==
遙想若干年前,這個技術僅僅停留在寶馬5繫上,如今已經在A級車上做了配備,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在停車場不停的挪車,那飛舞的方向盤……如果有這套轉向系統就可以相對愜意的打方向,因為在低速情況下,方向盤左打死至右打死已從3圈降到了2圈,也就是說為司機降低了1/3的操作成本。
且高速的穩定感更好,因為高速駕駛是方向盤的圈數將會增多,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方向盤「重了」。說人話就是:低速時是方向感是「四兩撥千斤」。高速時就變為了:「千金撥四兩」。
==感謝上帝,思域的噪音終於降了==
NVH(噪聲、震動、聲震粗糙度)是衡量汽車的一個十分重要因素,其實這也一直都是本田的強項,但不知為什麼本田在控制噪音上總是慢別人半拍,莫非是工程師耳朵不太靈光?還好本田終於開始重視了這些,新車採用了更為優異的隔音材料以及設計工藝,將隔音控噪提升到全新水平,據說在本田的內部測試中,思域是同級別中密封性最好的車型。相對於上代思域,全車漏氣減少了一半以上,高達58%(漏氣性是檢驗聲噪的重要標準)。本田為了降噪也是絞盡了腦汁,連輪圈都被納入了設計單元,日本人認真起來挺可怕的……
這些降噪工藝包括,降噪性能更優的前風擋玻璃、全新的發動機密封工藝、車門首次採用三重密封、吸音性更好擋板和底盤,還首次在A、B、C柱上加入了隔音襯板……看來這些工作並沒有白做,效果立竿見影,但如果換上軟胎效果一定更好,畢竟優科豪馬的輪胎對噪音控制一般。
==多連桿獨立懸掛終於同思域結緣了==
在懸掛方面,東風本田也毫不吝嗇的用了成本更高的多連桿式後獨立懸掛。當然變化不僅僅只是後懸掛,更大的穩定桿,更高剛度的後副車架還有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系統,都在實際駕駛中起到了不錯的效果,雖說上一代思域的轉向感已經很不錯,但這全新組合著實更勝一籌,轉向精準,反應也更為迅速,雖說不錯的隔噪功能已將絕大多數震動及噪音都排除在車外,但這絲毫不影響路感的清晰,尤其是壓過碎石路時那種莎莎的細碎感覺,甚為直接,感覺更像是手在牽著車輪在走。
==值得一提的配置==
LED其實沒啥可說的了,基本後續的車型都會配置這項功能,畢竟其壽命更長、亮度更高、且相應速度更為迅速,這幾點是與奧運精神是辣麼的一致(更高、更快、更強)。
自動落鎖啊自動落鎖,我們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在有生之年在思域上見到了,估計這個配置也將從此走入尋常「本田家」了吧(低配車型,僅前門為一鍵式升降)!要知道這項功能在自主品牌上可全都是標配啊。還有什麼發動機啟停,無鑰匙進入、電子駐車等就不一一介紹了,會在文末加一個附件區,將本田此次發布的信息逐個貼出。
還有Honda SENSIING安全超感的一堆功能,我這裡只能做列表了,實在介紹不過來。
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
FCW碰撞預警系統
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RDM車道偏移抑制系統
ACC主動巡航控制
LSF低速跟隨系統
盲點顯示系統
==發動機遙控啟動==
其實這個功能在美系高端車上的應用比較多,基本上都是20W以上車型,且還是高配版,這次出現在本田第十代思域上也足見廠家誠意。該功能最實用的就是在冬季(夏季也很實用),完全可以在室內將車輛啟動,然後愜意地喝上一杯咖啡,然後再出門走到車邊,拉開車門,一股如家(此如家非彼如家)的暖意便會撲面襲來,方向盤是熱的,座椅也是熱的(車輛會記錄車主上次的設置值),這時你只需按下點火開關,開車走就好了,然後你會打心底里說一句:「科技真TM能改變生活」。
==收個尾==
這麼說吧,之前覺得應該有的思域有了,沒想要奢望的同樣也給到了,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誠意吧,這次的思域真的很值得推薦(對本田無感的請忽略),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差售價了,等條條君明天給大家打來第一時間報導哈。回到標題上,東風本田你欠我們大家一個道歉:那就是為什麼這款車現在才到?這才是思域應該有的樣子!!
PS.擦,說了這麼多基本都是表揚的,說點兒不滿的吧,為啥要在車尾標一個220,表示扭矩嗎?一點兒都沒有新意,要知道你是本田為毛線弄得跟大眾似的?
最後給大家放個全新思域的碰撞測試
要知道這可是IIHS的碰撞
各項均為最高分
====下方為附錄====
高能-謹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