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大膽放手 鍛鍊出全能小達人

@ 2016-04-14

陳艷是一位頗有想法的媽媽,在許多人眼裡,她甚至有些「太勇敢」了。兒子三歲半的時候,她讓他義賣報紙;四歲,情人節賣花、平安夜賣水果……陳艷沒有給孩子報任何特長班,但每周末都會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新年詩會、做宮燈、大學講座、拓展、參觀、天文、探險,各式各樣。

孩子7歲時,自動把爸爸開了線的毛衣縫好了……

陳艷是一位頗有想法的媽媽,在許多人眼裡,她甚至有些「太勇敢」了。

兒子兩歲之前,她婉拒了老人的幫忙,辭職在家專職帶兒子。兒子三歲半的時候,陳艷一家三口一起辦了聯號的義工證。兒子也有了自己的愛心小報亭,多次為白血病患兒義賣、募捐,去星星樂園慰問孤獨症兒童,與大人一起做環保志願者。

兒子四歲的時候,陳艷就把他推向了鬧市街頭,情人節賣玫瑰花,平安夜賣蘋果,並拒絕給這個小傢伙一點幫助。

從不敢張口吆喝到學會瞄準客戶,兒子發現年輕媽媽和老爺爺更容易買自己的東西,於是小買賣做得順風順水,一天下來竟也收穫頗豐。

六歲的時候,全國首部關愛留守兒童的音樂劇《有愛有未來》劇組選演員,孩子超水平發揮被選中了,寒假期間完成8場排練,成為了一名小演員……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學時期的課業負擔不重,我願用我的努力去加深孩子的內功。」

這是陳艷在講座上偶然聽到的話,正是受到了這句話的觸動,她放棄了眾人推薦的熱門學校,讓孩子進入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學讀書,孩子不用每天寫作業到晚上九點,反而有精力去做許多事情。

陳艷沒有給孩子報任何特長班,但每周末都會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新年詩會、做宮燈、大學講座、拓展、參觀、天文、探險,各式各樣。

儘管有私家車,但是陳艷帶著孩子時卻選擇乘公交。

冬天早晨五六點鐘天還沒亮,陳艷會指著公交車外對兒子說,我們覺得自己辛苦,但是大街上的清潔工阿姨四點就開始工作了。平時在車上如果有人讓座,孩子從來不坐,碰巧自己有座,只要上來需要照顧的人他也會主動讓出。

「公交車是個小社會,我想讓孩子學會讓座,懂得拾金不昧,知道發生爭吵時怎樣解決。」

陳艷7歲的兒子還是一個家務達人,去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爸爸的毛衣開線了,陳艷沒來得及補就上班去了,晚上回家時,發現從未動過針線的兒子竟然把衣服縫好了。

從此以後,縫抱枕、洗床單、買菜、擀餃子皮、除雪,陳艷沒有像國外家長那樣給孩子列家務清單,只要沒有危險的、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他的職責所在。家務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與自主生活能力。

「我常常思考,童年時的自己渴望父母給我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自己成年後動手能力差,一定程度上歸因於父母對我所有事務的『包辦』。」

陳艷不斷讓孩子試錯,比如洗碗的時候打碎了碗也不責怪孩子,只要肯動手就是好的。「只要放手,孩子其實什麼都會做。」

文/喜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