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稅季! 健保費申報攻略看這

@ 2016-04-14

5月報稅季又要來了,有些報稅的基本攻略、小技巧,千萬要知道!衛福部健保署提醒,民眾結算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方式,健保費和補充保費皆可全額列舉扣除,不受2萬4千元保險費扣除額上限限制。

健保署財務組科長張菊枝今(13)天指出,健保費繳費證明,除了可以向投保的公司或漁會、農會、水利會等工會申請,及向各扣繳補充保險費的單位申請補充保險費扣費證明外,今年4月起,健保也開放民眾可用多種方式查詢、申請104年度健保費繳費證明:

一、 透過健保署全球資訊網,以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查詢或下載。

二、 攜帶個人身分證正本,至加保的鄉(鎮、市、區)公所、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或聯絡辦公室查詢申請。

三、 在便利超商之多媒體資訊工作站,使用自然人憑證,查詢或下載。

健保署提醒,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期間,各區國稅局所屬分局、稽徵所均可查調健保費資料;另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也可以透過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查詢健保費繳納金額。

------------------------------------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對不少上班族而言,這段期間容易入不敷出,面對繳稅大筆支出,銀行理專建議,可善用信用卡優惠、零存整付或預扣稅款3招,讓報稅季生活無負擔。

104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將於5月起跑,若以上班族年收入新台幣50萬元,剔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簡單試算後,剩下的19.7萬元適用課稅級距稅率為5%,即須繳交9850元所得稅。

為搶新戶並鞏固既有卡戶,銀行多會在這時候推出刷卡繳稅分期優惠,刷卡繳稅除可享有延後付款外,還有分期零利率優惠。

不過,信用卡分期零利率優惠多有限制,民眾常無意中動用到了循環利息;理專建議,民眾若不想被銀行賺了利息,可善用零存整付功能。

所謂零存整付,是指民眾與銀行約定好在固定期間內讓銀行自動扣款,先把錢「強制」存起來,以上例稅款9850元計算,等於1個月只要設定1000元的自動扣款,1年後就有1.2萬元的儲蓄。

理專表示,透過零存整付功能,不僅可養成民眾儲蓄的習慣,繳稅旺季時民眾生活不會因繳稅支出而受到影響,且銀行還會給予這筆存款利息。

除了信用卡優惠服務、零存整付外,請公司會計預扣稅款也是民眾可參考的選項之一。不過,預扣稅款等於民眾資金運用彈性會受到些微影響,且相較零存整付少了利息收入。

-------------------------------------

報稅季將近,財政部今年開放使用健保卡申請查調年度所得,除可以透過個人註冊,企業只要備妥所屬保險對象的身分證字號及電子郵件等檔案,就可以替有投保的員工及親屬辦理整批申請。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今年首度開放健保卡加上一組通行密碼報稅,完成健保卡註冊手續後,就能使用健保卡報稅,企業取得員工同意書,並備妥所屬保險對象的身分證字號及電子郵件等檔案,就能統一替員工及親屬申辦健保卡註冊手續,健保署會幾日內審核完畢,員工只要在電子信箱中收取確認信及修改通行密碼,就算完成健保卡網路註冊,且不必繳交任何費用。但官員提醒,企業協助統一辦理的只有健保卡註冊手續,民眾在報稅期間仍需以健保卡加密碼登入方式,透過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下載所得、扣除額資料及申報綜所稅。

國稅局指出,個人申辦「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有兩種方式,首先是「臨櫃申請」,民眾可持身分證明文件,到衛福部健保署各分區辦理健保卡註冊作業,註冊成功後,系統將發放註冊成功通知郵件至納稅義務人電子郵件信箱。其次是透過「網路申請」,準備好健保卡、讀卡機、戶口名簿戶號及電子信箱帳號,填寫註冊資料及設定密碼,並在電子郵件信箱收取確認信後,完成註冊程序。

官員說,辦理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除可在家輕鬆報稅外,民眾平時也可以登入衛福部網站,查詢個人健保資料網路服務,以及下載健康存摺,一卡多用。

-----------------------------------------

5月報稅季節又將來到,今年報稅的內容,可說是史上最複雜的一次,本刊特地遍訪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安永等國內4大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專家,為讀者解惑。

今年因富人稅、房地合一所得稅開徵,以及取消證所稅,三項稅制調整全部交雜在一起,納稅人報稅不只須注意當年的狀況,還須思前想後,才不會報錯;這也使得今年報稅變得空前複雜,納稅人也必須加倍小心。

去年財政部實施財政健全方案,向高所得者加稅,財政部說這是要求富人「回饋」社會的稅制,但民間則通稱為富人稅,因為是拿對高所得富人加稅的稅收,去降低中低所得者應納的稅款,狀況非常類似「劫富濟貧」的作法。

注意! 七大變化三減兩加 上萬富人、股票族失血最慘重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郭宗銘指出,今年報稅有七大變化,其中在富人稅中有五項變化,高所得者加稅的措施有兩項:分別是,年所得1000萬元以上的家庭,適用的稅率由40%調高為45%,以及股利所得所含的抵稅權被減半;而中低所得減稅優惠有三項減稅:單身標準扣除額由過去的7.9萬元調高為9萬元;夫妻申報的標準扣除額也由15.8萬元調高為18萬元;另外薪資特別扣除額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各由10.8萬元調高為12.8萬元。除了上述五項改變外,房地合一所得稅開徵以及證所稅從今年廢除(但今年仍須申報去年證所稅),所以一共有七項變化(房屋及證所稅申報詳另文)。

根據財政部的資料,提高標準扣除額、薪資及身心障礙扣除額,三項減稅措施,共使財政部損失約100億元稅收,其中減稅幅度最大的是,薪資特別扣除額調高2萬元,估計有600多萬人受惠,但因人數眾多,每人能分到的減稅利益並不高(以適用5%稅率納稅人來算,年減稅款1000元),只能算是一種小確幸。

然而這些減稅的財源,卻集中由少數高收入富人來承擔;例如,年所得1000萬元者全國約1萬多人,他們的綜所稅率調高到45%,每年約須多繳100億元稅款;而股利抵減稅權減半,所有股票族必須多繳500億元稅收。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高收入的富人,多半是股票族,每年領取巨額股利收入,而全部股票族領取股利應繳的稅款中,有6成是來自年所得超過1000萬元的人,所以,股利抵稅權減半所增加的500億元稅收中,約有6成(300億元)也是這1萬多人要繳的;算下來,這1萬多人因股利抵稅權減半,再加上稅率被調高到45%,可能就要多繳400億元稅款,因此,今年報完稅後,這1萬多名富人,可能會痛得哀哀大叫,平均下來,每人約多繳400萬元稅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