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20道時尚創意菜..........

@ 2016-04-13

菜品的創新之難,想必大家都有所體會,其實如果掌握了竅門,在菜式的開發上加點創意,本來平常的菜就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了。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以下20款挺有創意的菜式,它們或在造型上、或在烹飪方法上、或在材料的選擇上,都具有可圈可點之處,會讓你眼前一亮,不落時尚。

迷迭香安格雷斯紅燒肉

原料:

美國300天谷飼豬五花腩1千克。

調料:

A料(桂皮、八角、黑胡椒、香葉、迷迭香)

安格雷斯紅酒300毫升,義大利黑醋50毫升,原生態有機蜂蜜2湯匙,鹽、冰糖各適量。

做法:

1、五花肉洗凈,焯水去除血水及部份脂肪,待用。

2、取出五花肉,用冷水沖洗,高壓鍋放涼水,加入A料、鹽、冰糖,放入豬肉大火煮上氣後轉中火繼續加熱10分鐘。

3、排氣減壓,取出五花肉並對半切開。

4、平底鍋內倒入紅酒、有機蜂蜜、 黑醋、一碗過濾後的高壓鍋內豬肉湯及一整條迷迭香,收汁至原分量的1/2。

5、鍋中加入五花肉,繼續慢火收汁。一分鐘翻面一次,至汁液濃稠、均勻地包裹在五花肉表面即可出鍋擺盤。最後加入新鮮迷迭香以增進香氣,並作為點綴。

小提示:

1、切記首先要將五花肉焯水、洗凈並換水繼續烹制,以確保外觀及肉味鮮甜無膻腥。

2、最好讓高壓鍋自行冷卻減壓,期間五花肉在鍋內可繼續被緩慢烹制入味。

3、高湯過濾後再入平底鍋,可避免上一步驟調味品繼續被加熱而喧賓奪主,過度影響食材味道。

鹽煨氂牛肉

原料:

精牛腩400克,鮮牛筋250克,白蘿蔔200克。

調料:

A料(芹菜節、小蔥節、蒜苗節、圓蔥塊各20克,郫縣豆瓣10克)

B料(味精、雞精各2克,蚝油20克,白糖5克,花椒3克)

鮮湯、牛棒骨湯各500克,醬油8克,熟豬油2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薑片、大蒜各10克,鹽400克,蔥花2克。

做法:

1、將牛腩和牛筋改成大塊,沖凈血水,下入燒至3成熱的油鍋中過油,過濾乾淨。

2、起鍋燒熱底油,下薑片、大蒜一起爆香,再加A料,用小火炒香,放入鮮湯熬制,過濾出料渣,倒入煲中,再下牛腩和牛筋,用B料調味,煲制3小時。

3、另起鍋,把白蘿蔔切塊,放入熱水中焯制,用熟豬油稍微煸炒一下,再用牛棒骨湯和醬油煨入味。

4、開餐前,將煨好的牛肉和蘿蔔裝在小沙煲中,置於燒燙的鹽中煨30分鐘,撒蔥花上桌即可。

竹筒野菌竹蓀湯

原料:

黃油雞500克,干松茸50克,竹蓀25克,清水1千克。

調料:

胡椒、鹽各10克,姜、雞粉、雞精各15克。

做法:

將雞宰殺制凈,砍成大塊,入熱水中焯制,去掉血水,與松茸、竹蓀和所有調料、清水一起放入竹筒中,用錫紙封住口,上籠蒸製6--7小時,出籠即可。

吊鍋飯

原料:

臘肉、香腸各50克,珍珠米、香米、鮮豌豆各100克,土豆150克。

調料:

A料(鹽、味精各2克,雞精3克)

花椒0.5克,蔥、蒜各5克,色拉油500克(約耗60克)。

做法:

1、把珍珠米、香米淘洗乾淨,放入籠鍋中蒸至八成熟,取出待用。

2、鮮豌豆煮熟待用。

3、臘肉、香腸下鍋炒香,倒出待用。

4、土豆下入燒至4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倒起待用。

5、另起鍋,爆香花椒、蔥、蒜,下入豌豆、臘肉、香腸翻炒,下入A料調味。

6、將珍珠米、香米和炒好的原料拌勻,上桌前放入刷油的吊鍋中,用小火煨制吊鍋底部,待鍋中有黃色鍋巴產生時即可。

小提示:

這道菜的關鍵是起好鍋巴,並且讓鍋巴的質感發脆,不黏牙。起鍋巴有以下秘訣:

1、選米。香米可以提升香味,珍珠米蒸出來不黏牙。

2、刷層雞油。在米飯轉入吊鍋內,一定要先刷層雞油,可以起到增香起鍋巴的作用,如果雞油能用香料熬制一下,效果更佳。

3、拌制米飯時,可以噴點米湯在裡面,滋潤一下米粒,口感更佳。

芽豆燒肉

原料:

五花肉150克,芽豆350克,蔥花、姜、蒜、蔥各10克。

調料:

A料(八角、花椒各5克,香葉、丁香各1克),郫縣豆瓣醬10克

B料(雞精6克,味精4克,生抽10克,老抽3克)

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做法:

1、將五花肉改刀成塊,下入熱水中焯制,起鍋將油燒熱,下入A料和五花肉炸至金黃色撈出。

2、另起凈鍋,燒熱底油,將蔥、姜、蒜5克炒香,下入郫縣豆瓣醬炒勻,再加清水100克和炸好的五花肉塊燒開,倒入高壓鍋壓制8分鐘。

3、芽豆焯水,下入燒熱的鍋中煸干水分,加色拉油30克、蒜丁5克炒香,用B料調味,再加入五花肉、蔥花5克炒香,裝入煲仔內即可。

青椒毛血旺

原料:

鮮鴨血400克,毛肚250克,綠豆芽、鮮豆皮各100克,午餐肉50克。

調料:

A料(鹽10克,味精、雞精各8克,白鬍椒5克,蚝油12克)

色拉油、蔥花各20克,濕澱粉15克,蒜米10克,青花椒5克,青椒圈30克。

做法:

1、將鴨血、午餐肉、毛肚、鮮豆皮焯水;綠豆芽熗炒後墊底。

2、將熬好的自製醬汁燒開,下入焯好水的原料,用A料調味,煨制入味後勾芡,裝盤撒上青椒圈、蒜米、蔥花、青花椒,將色拉油燒燙,淋在青椒圈上即可。

自製醬汁:

用菜子油500克炒姜、蔥、蒜各100克,青、紅小米辣各50克,芹菜、圓蔥各150克,小火熬成醬汁。

丁菇口口香

原料:

丁菇200克,掌中寶300克,青筍粒50克,大蒜、小蔥節、生薑、大蔥各5克。

調料:

美極鮮、東古醬油、雞飯老抽各5克,高湯500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

做法:

1、將用溫水發好的小丁菇,入燒至4成熱的油鍋中炸干水份,倒起待用。

2、另起鍋,下丁菇,加高湯450克,美極鮮、東古醬油各2.5克煨入味,撈出後,再下入焯好水的掌中寶煨制入味。

3、起鍋下入色拉油,燒至7成熱,下丁菇、青筍炸干水份,倒起瀝油。

4、另起鍋,燒熱底油,下入大蒜、生薑、大蔥炒香,再下丁菇、掌中寶、青筍、高湯50克炒制,然後下東古醬油、美極鮮各2.5克,雞飯老抽調味,起鍋時下入小蔥節,起鍋裝入煲仔內即可。

鍋仔包漿豆腐

原料:

石屏包漿豆腐400克,西芹20克。

調料:

A料(腐乳汁100克,紅油5克,鹽、薄荷碎各2克、味精4克,魚腥草末、雲南大芫荽各3克)。

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

做法:

1、西芹洗凈,切成長約6厘米的段,鋪在鍋仔中。

2、炒鍋內倒油,燒至7、8成熱時,放入包漿豆腐炸至金黃色,碼放在鍋仔中。

3、將A料混合製成調料汁,澆在炸好的包漿豆腐上,點燃酒精塊上桌即可。

關鍵:

1、炸制時油溫要掌握好,豆腐既要表面固形,還要保持中間的嫩度。

2、上桌時提前給鍋仔加熱,這樣豆腐咬上去會更柔軟。

石鍋飄香雞

原料:

去骨烏骨雞塊300克,泡好的小黑筍段120克。

調料:

A料(二鍋頭10克,雞粉3克,胡椒粉2克)

B料(干蔥頭、去皮大蒜各20克,薑絲、青美人椒節、紅美人椒節各15克,新鮮的有枝花椒8克,糟辣子5 克,豆瓣醬3克)

C料(芝麻油1克,鹽、胡椒粉、糖、花椒油各2克,老抽、雞粉各3克,蚝油、紅油各5克,二鍋頭8克)。

雞湯100克。

做法:

1、用A料將雞塊腌制30分鐘。

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B料炒香,倒入雞塊、小黑筍段,加入雞湯,小火慢慢收汁,待汁收到一半的時候,下入C料調味,翻炒均勻,出鍋,倒入燒熱的石鍋上,上桌即可。

註:

黑筍段就是黑竹筍,主要產自雲南、貴州地區,水發後使用。

滷汁南瓜

原料:

綠皮南瓜1個,紅燒肉25克。

調料:

高湯200克,特製味汁50克,大蒜子、洋蔥各20克。

做法:

1、取高湯100克、美極鮮味汁20克、老抽1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10克、糖5克、雞精3克、味精2克調成自製味汁備用。

2、南瓜對半切開,挖掉中間的籽,改成大塊備用。

3、砂鍋底部放入大蒜子、洋蔥,再把紅燒肉擺在表面;南瓜塊擺入砂鍋中做成半球體,澆入自製味汁,再倒入高湯,大火燒開後蓋上蓋,改小火煨45分鐘收盡湯汁,即可取出上桌。

關鍵:

此菜須選用綠皮南瓜,微甜且易於吸收濃郁的醬香和肉香。

蟹黃紫蘇炸魚柳

原料:

銀鱈魚肉150克,蟹粉200克,百靈菇絲100克,黃瓜絲50克,紫蘇葉數十片。

調料:

鹽、味精、天婦羅粉、清水各適量。

做法:

1、鱈魚肉改刀成片,加鹽、味精抓勻,靜置10分鐘備用。

2、鍋入底油燒熱,下入蟹粉、白靈菇絲、黃瓜絲炒香,再加鹽、味精調勻即成餡料。

3、取一片魚肉片平鋪在案板上,放入炒好的蟹粉餡,捲起來。

4、取一片紫蘇葉子包住魚肉卷(魚片表面有粘性,很容易和紫蘇葉粘在一起),取天婦羅粉加清水攪勻,調至垂直滴落時呈一條細線,放入魚肉卷掛上一層薄糊,入6成熱的油中,快速炸至表面變酥撈出,斜切開兩半,即可裝盤走菜。

技術點:

糊不能調得太厚,要保證出品能看見裡面的綠色,因為魚肉很薄易成熟,要快炸快撈,若炸的時間太長容易導致表面變黃。

李莊白肉

原料:

豬二刀肉200克,折耳根(魚腥草)150克,大蒜、鮮小米辣各50克、泡小米辣5克,小蔥10克。

調料:

海鮮醬油、鮮湯各30克,美極鮮味汁、雞精各5克,紅油40克。

做法:

1、豬二刀肉改刀、入鍋煮熟、片成厚薄均勻的薄片,待用。

2、將摘好的折耳根洗凈備用。

3、將大蒜、鮮小米辣、泡小米辣、剁細;小蔥切成蔥花。

4、將折耳根放入盤中墊底,把片好的白肉均勻的鋪在折耳根上。

5、取料缸依次調入美極鮮味汁、海鮮醬油、味精、雞精、鮮湯、紅油、泡小米辣、蒜米、鮮小米辣調成味汁。

5、將調好的味汁均勻的淋在原料上,撒上蔥花即可上菜。

肥腸魚

原料:

江團魚250克,豬肥腸200克,綠豆芽100克,木耳、芹菜各50克,老薑、大蒜、小蔥、干辣椒、乾花椒各20克,香菜10克。

調料:

菜籽油200克,自製火鍋料150克,郫縣豆瓣醬30克,白酒10克、雞精10克、鹽5克、胡椒粉10克、澱粉30克。

做法:

1、江團魚宰殺好,片成厚薄均勻的片,沖水,用干毛巾擠干水份,上漿掛糊備用。

2、肥腸洗凈焯水,滷水鍋入火,將肥腸滷製成熟,改成滾刀備用。

3、老薑、大蒜剁細;小蔥切成蔥花;綠豆芽、木耳、芹菜(切段)、香菜洗凈備用。

4、炒鍋入油,放入綠豆芽和木耳炒斷生,入盤墊底。

5、鍋內入油,將漿好的江團魚滑油備用。

6、鍋內入菜籽油,放入郫縣豆瓣醬炒香,依次放入姜、蒜米和自製火鍋料炒香,加水(以沒過原料為準),放入肥腸和滑好的江團,調入雞精、鹽、味精、胡椒粉、白酒,放入芹菜節,起鍋裝盤撒上蔥花。

7、鍋內留油熗入干辣椒、花椒,將熗油淋在菜品上撒上香菜即可。

糖油果子

原料:

糯米粉500克,芝麻20克。

調料:

綿白糖160克,水3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白糖化水,加入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麵糰。

2、將麵糰下成12克的劑子,搓成小圓球。

3、4成油溫下鍋,用漏勺攪散以防粘連,加入適量土紅糖,不斷攪動,至紅糖均勻的粘在麵糰上,呈金紅色,麵糰變硬,再裹上2克熟芝麻即可。

4、用竹籤串成三個一串,即可裝盤上菜。

雞湯麻婆粉

原料:

定西土豆粉條200克,菜心300克,花生碎8克,榨菜粒6克,香菜末3克。

調料:

A料(食鹽15克,味精8克,雞粉6克,白糖5克)

清雞湯500克,秘制香辣醬25克,小米辣10克,特製紅油30克,芝麻油5克,藤椒油15克。

做法:

1、將粉條用涼水浸泡8小時,取出切成長約25厘米長的段;上菜前將粉條和菜心分別焯水,裝入容器。

2、鍋上火,入紅油燒熱,將小米辣、香辣醬爆香,加入雞湯燒沸,去渣後,加入A料調味,澆入粉條和菜心上,撒上花生碎、榨菜粒、香菜末,淋芝麻油、藤椒油即可。

秘制香辣醬:

1、鍋入菜子油6千克燒至5成熱,放入新一代辣椒500克、朝天椒350克小火炒制20分鐘,加入青花椒粒300克、紅花椒粒200克炒約5--8分鐘,出鍋後將炒好的辣椒料粉碎成綠豆大小的顆粒。

2、另起鍋入豆瓣油4千克燒熱,放入大姜400克、蔥段350克、蒜子100克、干蔥頭50克炸出香味,放入粉碎好的辣椒料繼續炒制20分鐘,再加入紅牌樓川菜館麻辣調料160克和香料(八角、小茴香、砂仁、桂皮、白蔻、蓽撥各20克,碾成粉)炒約5分鐘,最後放入藤椒油200克、芝麻油600克即可。

註:

豆瓣油是由菜子油4千克加郫縣豆瓣1千克煉製而成。

魔芋仔排

原料:

仔排200克,小芋頭400克,薑片、蔥段各5克,白芝麻1克。

調料:

鹽5克,生粉20克,料酒5克,自製糖醋汁75克,色拉油1千克

做法:

1、小芋頭洗凈,帶皮上籠蒸熟,取出去皮,將芋頭肉放入粉碎機內充分粉碎,然後加入鹽、生粉拌勻,製成直徑3厘米的圓球。

2、仔排洗凈,斬成長3--4厘米的段,放入涼水鍋內,下入蔥段、薑片、料酒大火燒開,改小火煮熟。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裹勻生粉的芋頭球,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再將排骨裹生粉,入燒至6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色澤金黃,倒起瀝油。

4、鍋留底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自製糖醋汁,小火炒至糖醋汁冒小泡,下入芋頭球和仔排,中火翻炒均勻,撒入白芝麻,離火裝盤即可。

自製糖醋汁:

白糖600克、白醋500克、鎮江香醋250克、番茄沙司800克,放入鍋內,小火熬至糖醋汁變得有黏性,離火放涼即成。

江鮮油燒甲魚

原料:

甲魚一隻(約重1250克),薑片60克,蒜子50克,蔥段10克,蔥花、紅椒圈各2克。

調料:

A料(鹽8克、東古一品鮮15克、雞粉10克)

自製江鮮油100克,高湯800克,高度白酒、菜籽油各50克,料酒10克,

做法:

1、甲魚宰殺制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甲魚殼一切四,沖洗掉血水後放入沸水中,加入蔥段、薑片、料酒大火焯透,倒起待用。

2、鍋內放入菜籽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蒜子、薑片小火煸炒至色澤金黃,下入甲魚塊,烹入白酒,中火煸炒1分鐘,倒入自製江鮮油,繼續小火煸炒1分鐘,倒入高湯和A料,小火燒至甲魚成熟,收濃湯汁,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蔥花、紅椒圈即可。

自製江鮮油:

鍋內放入色拉油10千克、菜子油5千克,小火加熱至三成熱,下入蔥節、拍松的姜塊、大蒜子各1500克,圓蔥塊5千克,白芷500克,小火慢慢加熱,直至蔬菜料全部變成金黃色,再下入泡辣椒4千克、郫縣豆瓣醬1250克,繼續用小火熬制。大概熬制15分鐘後關火,倒入二鍋頭白酒500克,攪拌均勻,靜置一夜即可使用。

熬油關鍵:

1、白芷和蔬菜料缺一不可

江鮮雖然有足夠的鮮味,但是腥味也比較重,所以在熬油的過程中,除了加入大量的祛腥蔬菜料外,還要加入大量白芷,因白芷遮蓋魚腥味的效果奇佳,也是熬制這款油的「秘密武器」。

2、泡椒、豆瓣醬增色澤

熬好的油脂呈現鮮紅色,這主要歸功於泡辣椒和郫縣豆瓣醬。紅亮的顏色可以讓江鮮菜賣相更佳,而且有淡淡的香辣味。

3、白酒補充香味

白酒有遮蓋異味的作用,但是它也很容易揮發,所以要當油脂熬好後才倒入白酒攪拌,讓它跟油脂可以融合得更充分。

4、充分浸泡味道更融合

油脂熬好後不要急著過濾和使用,存放一夜,讓油脂和調料的味道進一步融合,這樣它的香味才會更濃郁。

鄉村纏絲肚

原料:

豬肚30個(1500克/個),

調料:

A料(料酒600克、蔥段300克、花椒150克)

B料(食鹽600克、辣椒麵250克、花椒粉150克、五香粉120克、味精100克)

做法:

1、豬肚摘除內壁脂肪,加麵粉、白醋搓洗乾淨後放入盆中,加A料拌勻腌制2小時,以充份去除異味。之後再用流水沖凈豬肚表面料渣,將所有豬肚內壁朝上攤開放置。

2、將B料拌勻成料粉,均勻地塗抹在每一個豬肚內壁表面(每個豬肚約塗料粉40克)。

3、抹料的一面朝內捲成卷,取麻繩捆緊固定,掛於通風處吹乾表面水份。

4、將「豬肚卷」放入熏房,引燃柴火(木柴最好選用桂樹皮或柏樹枝,能為豬肚去異味、增清香)後蓋上鋸末,用產生的大量煙燻制10天左右(豬肚質地偏軟,至少熏10天才能使其口感變韌)。最後把熏制後的「豬肚卷」掛在通風處保存,隨用隨取。

5、走菜時,將熏制好的「豬肚卷」放入托盤,大火蒸30分鐘至熟,取出晾涼,改刀成薄片,每150克為一份,取出裝盤即可。

技術關鍵:

用麻繩捆豬肚時一定要紮緊、不留空隙,這樣經過熏、蒸後的纏絲肚才不會散開變形。

華貴的冬瓜

原料:

去皮冬瓜5斤,南瓜茸20克,蟹味菇10克,蟹肉25克,蟹籽少許。

調料:

翅湯200克,鹽、味精、雞粉、黃油各適量。

做法:

1、把冬瓜每個改成四大塊,入蒸籠,倒入清水(沒過冬瓜塊),加鹽、味精調好味,蒸3小時至熟(一定要蒸透,要能用筷子插透),直接從盛器中改刀成15厘米見方的塊,待用。

2、鍋入翅湯熬化,邊熬邊加入南瓜茸,待顏色變成橘紅色時,再加入鹽、雞粉調味,澆在蒸好的冬瓜塊上即可。

3、蟹味菇入鍋中炸香,撈出撒在冬瓜塊四周。

4、鍋入黃油燒化,下入蟹肉絲炒香,撈出撒在冬瓜表面,再撒上蟹籽即可上桌。

關鍵:

採用浸入水中蒸製的方法能保持冬瓜的外形完整。直接從盛器中改刀可以避免移動冬瓜時破壞外形。

雙色杏仁豆腐

原料:

干杏仁、黑芝麻各50克,沸水250克,蛋清2個,內酯豆腐半盒,杏仁片、薄荷葉各少許。

調料:

白糖、魚膠粉各5克,

做法:

1、把干杏仁放進攪拌機中,再倒入沸水攪打成汁,倒入漏網過濾,去掉表面浮沫。

2、取杏仁汁200克,加入白糖、魚膠粉調勻,待用。

3、將杏仁汁大火燒開,再放入冰水中自然冷卻。

4、把蛋清打成雪麗糊,待用。

5、內酯豆腐放入攪拌機,再倒入杏仁汁攪打成糊狀,倒入雪麗糊中攪勻。

6、取一盛器,在底部鋪上一層錫紙,再澆上「5」,撒上杏仁片,封上保鮮膜,入冰箱凍2小時至定型。

7、來單時,取出凍好的豆腐,吸干水份,切成方塊,交錯擺入盤中,先取白色的杏仁汁澆在豆腐塊的一側。

8、黑芝麻打成汁,燒沸後勾芡出鍋,澆在豆腐塊的另一側,再插上薄荷葉上桌即可。

大廚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