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疫情升溫,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台因為腸病毒看診的人次,為4392人次,光是一周就有3千人感染腸病毒,繼上個月彰化縣確診腸病毒71型重症首例後,台北巿、高雄巿監測發現,近期腸病毒急診率有增加的趨勢,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預估最快下月疫情將進入高峰期。
nsin小baby身體不舒服,哭得哇哇大叫,週日小兒門診人數增加,不少家長擔心流感剛結束,緊接著腸病毒來襲會這麼擔心就是因為,疾管署監測統計,全台腸病毒門診、急診人數為4392人次從三月底就開始逐漸增加,光是一周就有3千人感染腸病毒小兒科門診醫師也明顯感受到腸病毒來勢洶洶疾管署推測今年會大流行的是腸病毒71型,截至目前為止,確診病例,宜蘭一例,桃園市兩例,台中市、彰化縣各一例屏東縣兩例,其中重症患者在彰化縣。醫師呼籲民眾,除了勤洗手,還要做好居家消毒根據北市府教育局統計,從3月20到4月9號,總共有13個班級因為腸病毒停課,疾管署嚴陣以待,呼籲家長別輕忽。
接棒流感 腸病毒71型捲土重來恐大爆發
腸病毒侵襲 幼童恐發燒.冒水泡.咽喉潰瘍
隔3至4年爆大流行 腸病毒2016蠢蠢欲動
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中 最快2-3年後上市
流感疫情才稍微退燒,現在,腸病毒卻蠢蠢欲動!家中有三歲兒童的家長要注意了,疾管署提出預警,強調已經4年沒有出現大流行的腸病毒71型,今年恐怕爆發大流行,第一波流行高峰會出現在5、6月。尤其是71型病毒,容易導致重症、死亡,如果孩子發高燒39度、超過兩天,又有手足口症,就是得了容易併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
小朋友戴著口罩一早就到醫院報到,流感還沒退燒,腸病毒已經蠢蠢欲動,尤其是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讓不少家長開始提心吊膽疾管署預告接下來腸病毒71型就要大流行,看看過去的統計,腸病毒併發重症的病例,2008年373人2012年153人,如果依照規律,每三到四年大流行一次,接下來恐怕就是今年2016年一般腸病毒有64種類型,醫師特別提醒,若孩子發高燒39度超過兩天,又有手足口症,這兩種症狀就是得了容易併發重症的71型最嚴重會導致死亡何時是流行高峰醫師提出時間點,每年34月是醞釀期,56月是第一波傳染高峰9月10月是第二波高峰期。怎麼預防比較保險最好避開三種傳染途徑飛沫.糞口以及接觸傳染醫師也建議外出要戴口罩,以及勤洗手避免到公共場所,目前也正在積極研發腸病毒疫苗,最快2到3年後上市。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彰化兩歲男童
腸病毒71型危險性高 死亡率達五成
清明4天連假 南來北往疫情恐再升溫
今年恐怕大流行的腸病度71型,現在在彰化出現今年首例重症病例!一名兩歲男童,上週發燒就醫,還住進加護病房,確診是腸病毒七十一型重症。經過治療,目前已經轉到普通病房,不過醫師提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腸病毒71型,可能引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病況,死亡率高達五成。由於今年重症病例出現時間較早,停課班級到目前為止也增加8成,接下來4天連假,人潮南來北往,恐怕讓疫情再升溫。
躺在病床上做抬腳測試,原本活潑的小男童,每個動作都做得吃力。因為腸病毒重症,住進加護病房因為跟也得到腸病毒的堂哥一起玩,2歲半的小男童先出現腸病毒症狀,不久後左手無力、嘴角破皮、手腳末端出現密集小紅點,3月26日住進加護病房,確診腸病毒71型,也是今年重症首例。腸病毒71型,可能引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重症,死亡率高達五成。今年首例重症,提早在三月份出現,而且停課班級到目前為止已經增加8成,疑似病例急診就醫人數也增加2成,就怕清明4天連假,人潮南來北往,恐怕加速傳播。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小朋友沒有抗體要注意,因為腸病毒71型,每三到四年就會出現流行期,推測今年會再度大流行,提醒家長們一定要多多留意
以下為腸病毒須注意事項,大家要好好注意喔!!!
一、臨床症狀:
腸病毒感染由無特異性症狀,如發燒厭食類似感冒症狀到典型的?疹(即口腔小舌頭旁、硬?多發性潰瘍),及手足口症(即上述口腔潰瘍症狀再加上手掌、腳掌膝及臀部皮疹水泡)。小於6個月的嬰兒症狀更不典型,常以發燒及軀幹少許皮疹同時出現來表現,很少以手足口症來表現。一般手足口症發燒為1-2天,而皰疹性咽峽炎發燒持續3-5天。
二、何時須住院:
並非所有腸病毒孩童皆須住院,因大多數患者只是輕微發燒及厭食故在家餵以溫牛奶或稀飯、布丁、豆花、果凍等柔軟食物,若能接受,在家吃藥治療即可,一週內口腔潰瘍會自動痊癒。但有下列症狀時須送醫檢查或住院治療。
嚴重吞嚥困難及拒食,連流質食物都無法進食,就須靜脈注射點滴避免脫水。 持續高燒3-5天以上不退。 嚴重嘔吐。 呼吸喘,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症狀。 燒退了患兒仍嗜睡、倦怠。 有類似手腳抽筋症狀。
三、家長配合事項:
患兒在家多休息,少出入公共場所,補充流質食物及水份。 患兒最好與家中其他健康兒童隔離6天以上。 患兒排洩物另外用垃圾袋處理。 全家人須勤洗手,與腸病毒患兒接觸更需洗手。 有上述6點情況時須送醫請兒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四、那些患兒可能有嚴重併發症?
至目前為止並未有特定的預測方法或指標可判斷腸病毒孩童會有嚴重併發症或致死的可能。根據長庚兒童醫院 1998年對腸病毒致死或留下神經後遺症孩童回溯性研究,以下列舉十項可能危險因子:
3歲以下患兒。 家中同時有二位以上孩童得病,後者發病的患兒。 持續高燒5天以上。 據烈嘔吐。 手腳痙 、抽蓄發作。 意識昏迷、嗜睡。 呼吸喘,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症狀。 白血球大於17500以上。 血糖數值175以上。 病毒分離為腸病毒71型者。
五、預防方法
正確洗手,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 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注意環境衛生通風。 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 增強個人之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