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換牙,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分享到Go

@ 2016-04-12
寶寶長牙換牙,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關於孩子長牙問題, 2點麻麻必知

1、孩子早一點或晚一點長牙都沒關係

通常孩子會在 6 ~ 10 月齡時長出第一顆下門牙, 在 3 歲左右, 所有乳牙應該要全部萌發完畢。 有些家長總是緊張兮兮地算日子, 只要時間過了幾天還沒長牙, 就嚇得趕快帶孩子去看醫生, 生怕是寶寶的生長發育出了問題, 或是攝取的營養不夠。

父母們若與其他家長聊家裡寶貝長牙的時間, 會發現有些孩子在 4 個月大時就冒出了第一顆牙;而有些孩子快到 1 歲, 第一顆牙才害羞地冒出頭。 這時, 不必緊張焦慮。

其實, 每個孩子長牙的速度不盡相同, 就像高矮胖瘦一樣, 都與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有關, 家長們不用太緊張。 醫療數據都是顯示平均統計值, 並非絕對, 所以只要寶寶的生長發育和平均值相差不是太大, 就算正常。

2、孩子 1 歲還沒長牙, 要去醫院做口腔檢查

雖然每個孩子長牙的時間, 天生有快慢的差異, 家長應該以平常心看待, 但也不是要家長們就完全不管孩子什麼時候冒出第一顆牙了。

如果孩子過了 1 歲, 還是連一顆牙都還沒有, 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去找兒童牙醫了。 來到兒童口腔科時, 醫生會幫孩子做口腔檢查, 看看是否有長牙跡象。 極少數狀況, 可能是孩子有先天性缺牙的問題,

這時就需要與醫生進一步討論後續治療計劃。

8個問題,弄清楚長牙的真相

1、為了寶寶牙齒好,母乳媽媽必須多補鈣?

黃立安:對0~6月齡的寶寶來說,如果寶寶每天都有攝取到足夠的奶量,基本上鈣質攝取的量就夠了,無須額外補充。等寶寶到了6個月,就必須要每天添加輔食才能滿足寶寶成長所需。此時若父母們擔心寶寶缺鈣,可以從輔食入手,讓寶寶從食物中得到足夠的鈣質。

2、寶寶還沒長牙就要幫他刷牙嗎?

黃立安:寶寶還沒長牙就可以開始幫他刷牙了!首先,給寶寶喂喝一點溫開水,以沖洗口腔,接下來用紗布蘸取溫開水,將蘸濕的紗布包在食指上,輕輕擦拭寶寶的牙床。

此外,牙床與嘴唇之間的部位容易留有奶垢,也需要特別仔細地擦拭。長牙之前,一天至少應該幫寶寶清潔兩次口腔,尤其寶寶喝完奶睡覺前的那次清潔更不容忽視。

3、孩子不肯乖乖刷牙怎麼辦?

黃立安:第一種情況:家長雙方都在家的時候,或者有人可以協助家長時,可以一位控制頭部,並主要負責刷牙,另一位則協助控制手腳。

第二種情況:若只有一位家長,這時候可將孩子雙手臂打開,家長的雙腳固定住孩子的雙手,並在孩子腰部附近位置交叉,控制孩子的下半身。這樣一來,孩子縱使掙紮,也不容易掙脫。

4、乳牙反正會換掉,長歪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黃立安:乳牙在後續的恆牙生長過程中,扮演引導的角色,乳牙長歪了,恆牙也很容易跟著長歪。所以若家長發現孩子乳牙,要及早帶孩子找醫生檢查。

需注意的是,有時候乳牙位置異常是因為一些不當的口腔習慣所導致,比如吃奶嘴、吸手指、咬嘴唇、用口呼吸等,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介入,就能避免以後恆牙長出來也跟著歪斜。

5、乳牙蛀掉也沒關係,反正以後還會有恆牙?

黃立安:當乳牙蛀得實在太嚴重,無法治療時,醫生就會建議把乳牙拔除。若此時還沒到換牙的時間,提早拔除乳牙會造成鄰牙有機可乘,鄰牙會往這些拔牙後的空間移動,占去缺牙的空間,等到恆牙準備長出來時,會發現原本的空間已經被佔據,導致恆牙長不出來、長歪或是擠成一團。

6、乳牙沒掉就該拔除,以免恆牙長歪?

黃立安:這樣做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會使乳牙空間提早空出來,讓鄰近牙齒占住了位置,底下恆牙反而沒地方長。

其實,等到恆牙準備好,時間到了,乳牙會慢慢鬆動,進而自己脫落,因此家長不必過度緊張。

7、矯正要早點做還是等成年後再做?

黃立安:一般來說,25 歲以前矯正是較理想的。因為年輕人的骨頭較有可塑性,適應性也較好,矯正起來相對輕鬆,還可以早點享受牙齒整齊、漂亮,又好清潔、好照顧的矯正成果。

當然,並不是說超過25 歲就不能做矯正,而是指隨著年紀增加,骨骼的發育會漸漸定型,口腔內的狀況也可能越來越複雜,比如有固定義齒、植牙,甚至牙周病,等到這時候做矯正,往往會比青春期矯正更為複雜。

8、為什麼孩子的矯正效果不佳?

黃立安:並不是做了矯正就會有漂亮的牙齒,矯正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配合度,比如避免甜、黏、硬的食物,做好牙齒清潔,準時回診。

此外,如過孩子有咬嘴唇、舌頭前頂、咬鉛筆等習慣應儘量避免,這些習慣動作都會引起牙齒咬合上的問題,妨礙矯正治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