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管齊下對付中國:確實正在準備打仗

@ 2016-04-12

日本四管齊下對付中國:確實正在準備打仗

鳳凰衛視4月9日《周末龍門陣》,以下為文字實錄:

郭燕:那中國和日本之間,就像我們原來老講政冷、經冷,但是現在政治核經濟明顯還是要分開的。可是有一點我就不明白了,你看我們之前也在聊,我們節目當中也說,說中國和日本的這個關係慢慢還得回暖。我說一看這個南海的事兒,解禁集體自衛權的事兒,我總有一種進一步退三步的感覺。

姜躍春:對,你這個感覺很對。實際上現在中日關係總體來講,我是感覺合作面和競爭面都在加強,而且競爭這面呢在向對抗這個方向發展。所以,你看到的是對抗的東西很多,合作的東西現在也在發展,但是它的力度較對抗這面很弱。

郭燕:尤其媒體愛講對抗的那一面。

姜躍春:對抗,所以對抗這面又很吸引眼球。所以,而且日本現在就是對華這方面,特別是在防衛這個程序上的變化,你就感覺到它確實在準備打仗。一方面是新安保法出台以後,它防衛政策發生根本性變化,對吧,在法律上有所準備。

另外,在軍事上大家都看到調兵遣將,在西南這個地區排兵布陣,然後在外交層面它準備的也很充足,在輿論上,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也為日本繼續出走、繼續打牌,所以它做了很多鋪墊。

郭燕:我打斷你,我看最近日本的右翼有人就講說,哼,日本哪怕要冒著跟習主席不見的這種風險,說也要遏制中國,也要想辦法給中國。反正我解讀的意思就是也得想辦法牽制你,給你使絆。

姜躍春:對,這種情況在日本也很明顯,就是現在日本,中國這張牌對於日本來講,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非常重要。而且這張牌打起來之後,對日本非常有利。

你比如說它這種新的集體自衛權如果沒有中國這張牌的話,日本可能打的不會這麼順利,它走的不會這麼順利。而且未來還有一個修憲的問題,甚至還有一個無核三原則能否突破的問題。所以,這一些事情,中國這張牌,中國威脅這張牌就對它來講非常重要了。

郭燕:那它在中國周邊的興風作浪能挑起多大呢?因為我覺得還是有一些明智的效果。你比如說像緬甸,我們說緬甸新政府成立,然後之前的呼聲都是說日本的外相要第一個過來,接受邀請過來訪問,結果沒想到是中國外長王毅,那緬甸為什麼把這個事情看得這麼明白呢?

姜躍春:這個事兒我想是不是由於中國現在目前我們搞這個「一帶一路」,我們總體對外合作這個有關係。

郭燕:對緬甸有關係性的好處。

姜躍春:因為我們從南線走的話,從緬甸這兒如果進入印度洋,要比現在我們從香港走,至少要縮短1700多公里,這個成本會壓縮很多。所以,緬甸它看到了這步棋,所以印度的瓜達爾港吧,它知道中國在這個方面投入會很大。

所以,我想從經濟上考慮,因為緬甸的經濟始終還是相當差了,對中國來講,中國現在在經濟上發展的這種力度、這種步伐對緬甸應該說是有吸引力的。

楊希雨:中小國家在大國之間最佳的選擇總是在搞平衡,就是說大國有大國玩平衡的辦法,韓國我有一次開會,韓國人說了一句,一個學者說了一句很雷人的話,1945年以前,美國是幫著中國打日本;

1945年,特別是1950年以後,是美國幫著日本打中國。後來,我說他這有點偏激,後來我仔細一想吧有道理,你想1950年,韓戰一爆發,然後同一年,美國人就要急三忙四的,各國人都得要來舊金山開會,給日本解套。

在180幾天希望要求各國都得同日本簽署友好和平條約,啥意思,那戰犯就變成同志了,然後緊接著不就是日美同盟,咱現在咬牙切齒,日每同盟就從那時候開始的,從那開始,就開始幫著日本打中國了。就是說,它這也是玩一個平衡,但是反過來說,你大國玩平衡的情況下,人家小國有小國玩平衡。

郭燕:對,更得玩平衡了。

楊希雨:比如說朝鮮,朝鮮當年中蘇掐的要死,人家1961年同年以同樣的條件在莫斯科和北京拿到了同樣優厚的《蘇朝和平友好條約》、《中朝友好和平條約》,都一樣的,條款都一樣,然後中國為一方,蘇東集團為一方,競相向朝鮮提供援助。

最後30年PK下來,基本打個平手,就是中國提供的這種援助,對朝援助規模跟整個蘇東集團,咱叫基本持平,還略占上風。這咱說是贏了,但是咱得花銀子,對吧,誰是最大贏家呢?30年來,朝鮮。

所以,你像作為緬甸而言,你說西方,比如說美國現在也對緬甸要改善關係,日本也是。然後對於緬甸來說,中日的矛盾這是一對,然後他就想了,我不能得罪中國,我也不能得罪日本,所以你看,你別看它現在第一個要請王毅訪問緬甸,那同樣道理,它也會高規格地邀請日本的政要訪問,同樣還有美國的政要。它一定是在各個中美之間、中日之間,它一定是擺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