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香酥
這是一道創意菜,將四川人最常吃的酥肉切片做成魚香味。為了區別於傳統的魚香菜,王原海使用了一款特製番茄油:色拉油、菜籽油加番茄、香芹、洋蔥、香菜、番茄醬、香葉等小火熬出香味,顏色紅亮,且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迷人。
原料:酥肉300克。
調料:自製番茄油50克,泡椒碎25克,郫縣豆瓣碎、糖、醋各15克,料酒10克,濕澱粉8克,鹽、味精各3克,香油2克。
製作:
1、酥肉改刀成片;將除番茄油、泡椒、郫縣豆瓣之外的所有調料倒入小碗兌勻。
2、鍋入自製番茄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蒜末25克、薑末15克爆香,加泡椒碎、郫縣豆瓣碎炒出香味,倒入酥肉推散,淋步驟1中兌好的碗汁,撒蔥花5克翻勻即可出鍋。
宮保鮮蘑
運用「宮保雞丁」的手法,將原料改成鮮口蘑,口感和傳統菜有很大不同。
原料鮮口蘑400克,炸花生米30克,蔥丁30克。
調料乾辣椒10克,花椒5克,薑片、蒜片各5克,紅油辣椒5克(辣椒麵內衝入熱油即成),綿白糖20克,米醋30克,鹽5克,水澱粉50克,色拉油1000克。
製作
1、將口蘑切塊,入沸水(水裡加油鹽)汆熟,撈出後控干水分,拍干澱粉待用。
2、鍋入色拉油燒到七成熱,下拍粉的口蘑速炸至金黃色起鍋備用。
3、鍋入底油,下乾辣椒、花椒、姜、蒜、蔥丁炒香,下炸好的口蘑和紅油辣椒中火炒勻,烹入白糖、醋、鹽、水澱粉(事先將這幾種調料調成碗汁),急火快炒均勻,下炸花生米翻勻出鍋裝盤即可。
口味甜酸辣。
韭香毛肚
原料及製作:
1、牛肚500克洗淨,放入沸水中,加入薑片、蔥段、花椒各5克,乾辣椒1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50分鐘,撈出沖涼,改刀成長8厘米、寬3厘米的肚片。
2、韭菜200克切長4厘米的段,放入鍋仔內墊底。水發方竹筍100克洗淨,切長10厘米的細絲、焯水。
3、鍋內放入自製家常油250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仔薑絲50克、牛肚,中火爆香,接著下入方竹筍絲煸炒,下入東古一品鮮醬油10克,美極鮮味汁、鹽、味精各5克,白鬍椒粉2克,自製紅湯250 克,大火燒開,淋入芝麻油10克、花椒油15克,山胡椒油離火,出鍋裝入墊好韭菜的鍋仔中。
4、鍋內放入色拉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青椒圈50克、青花椒10克炒香,出鍋淋在牛肚上。菜餚上桌後配卡式爐繼續加熱至湯沸騰,關火食用。
特別提示:
現在天氣已經變冷,所以在烹調草原肚時,將新鮮的韭菜墊入鍋仔內,熱天不需要上鍋仔,搭配做好的菜餚上桌加熱,保溫效果特別好,而且韭菜濃郁的香味會給你帶來非常愉悅的味覺體驗。為了讓做好的草原肚有足夠的香味,可在烹調時加入自製的家常油和紅湯。
自製家常油:
菜子油、色拉油、炸過葷料的油脂各500克一起放入鍋內,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剁碎的郫縣豆瓣和紅油豆瓣各250 克,小火炒香,再下入香料(八角、桂皮各10克,白荳蔻、山柰各15克,草果、香果、香葉各5克),小火煸炒20分鐘,離火存放約12小時後即可使用。
自製紅湯:
鍋內放入自製的家常油250克,小火熬至四成熱時,放入剁碎的紅油豆瓣200克,小火煸炒出香,放入蔬菜料(芹菜、香菜梗、胡蘿蔔塊、薑片、蔥段、圓蔥塊各50克),繼續用小火煸炒至圓蔥變成金黃色,倒入開水1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加熱20分鐘,過濾即可。增加了蔬菜料後,這款香辣紅湯就不會太過燥辣了。
高粱粑炒臘肉
高粱糍粑是用高粱面加少許糯米粉製作而成的一種半成品原料,口味醇香粘軟,顏色棕紅,非常新穎。將其入高油溫炸硬後搭配臘肉、蒜苗段炒製成菜,口味只有一個字:香!
原料:
高粱糍粑一袋268克,熟臘肉200克,青蒜苗段30克,紅椒塊15克。
調料:
美極鮮6克,雞汁3克,辣鮮露5克,鹽2克。
製作:
1、高粱粑切成薄塊,入八成熱油快速炸至外皮變硬、定型,撈出控油。
2、熟臘肉切成薄片。
3、鍋留底油燒熱,加入蒜片、紅椒片、臘肉煸炒均勻,淋入美極鮮、雞汁、辣鮮露,投入高粱粑塊、蒜苗段中火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
高粱粑勁道彈牙,臘肉薰香適口。
製作關鍵:
高粱粑質地比較粘糯,油炸時溫度一定要高,迅速炸至定型並起硬殼,若油溫太低,則越炸越粘。
煎餅卷肥腸
批量預製肥腸:
1、鍋放清水加入鹽、蔥薑、味精、料酒、八角、花椒,下入洗淨的大腸頭大火煮沸,小火煮約1.5小時,撈出肥腸自然冷卻。
2、每根大腸頭較厚的部分改刀成段用以烹製九轉大腸,比較薄的部分改成小丁,用以烹製此菜,可冷藏或冷凍保存。
走菜:
1、取出大腸丁入沸水中汆一下,撈出控淨水分,入五成熱油中拉油10秒,使大腸丁表皮收緊。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京蔥丁50克煸香,再下入青杭椒丁130克、紅杭椒丁20克翻勻,倒入黃豆醬35克、老抽5克、雞精、味精各5克、白糖5克炒香,然後下入大腸丁200克迅速翻幾下,鍋壁上烹入少許清水(稀釋醬料,使之更加均勻地粘附在原料上) ,大火翻勻出鍋,配面煎餅上桌。
乾炒雞
創意賣點:
這是濟南金荷花園商務酒店的創新菜,走菜時加入了製作「萊蕪香腸」的主要香料蒔蘿子,將其與小茴香混搭炒製雞塊,成菜帶有一股萊蕪香腸獨特的清香味。
提前預製(1隻為例):
1、將雞宰殺治淨,剁成4厘米長的塊,洗淨血水,入鍋汆燙1分鐘,待雞肉表面變色撈出。
2、鍋入豬油50克、色拉油30克燒熱,下老薑片20克煸香,下八角5顆、良薑2塊(拍鬆)炒香後下花椒10克、桂皮3片、草果1粒(拍散)炒勻出香,最後下香葉和白芷翻勻後調入蠔油20克、生抽10克、老抽5克炒勻,下雞塊炒勻上色,加高湯1000克,調入鹽8克、味精5克、雞粉5克、白糖3克,燒沸後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後壓10分鐘。
3、壓好的雞塊濾去湯汁入鍋內清水中快速飛水,打去香料渣,將雞塊撈出,控干水分待用。
走菜流程:
1、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老薑片15克,剛炸出姜香味時下雞塊,炸至表皮收緊、呈金紅色,下青紅杭椒段(提前抖淨辣椒籽)炸約30秒,撈出控油。
2、鍋入混合油(豬油、色拉油)20克,下薑蒜片爆香,下紅花椒10克,炒出麻香味,下乾紅椒節15克,炒出香辣味,下小茴香與蒔蘿子的混合料10克離火炒香,下雞塊、香菜梗10克、蒜碎15克,調入、雞粉3克、味精3克、白糖2克,淋花椒油3克炒勻即可裝盤上桌。
製作關鍵:
1、選用生長1-2年的蛋雞,雞肉略「柴」,成菜口感富有韌性。
2、雞肉入鍋炸製之前需要先飛水,去除表面的香料渣和浮色,防止炸出的雞肉顏色過深……
酸薑豬手
創意由來:
豬手加叉燒醬、百花蜜、冰糖、白酒、大紅浙醋等提前煲好,走菜時再搭配少許自製酸薑同燜,豬手吸收了薑的酸香,口感絲毫不膩,成菜色澤靚麗,軟糯濃香,推出後深受食客喜愛,日銷量能達到35份。
提前預製:
1、豬手40斤洗淨,改刀成塊後飛水(水中加少許白醋),撈出放細流水下沖洗30分鐘備用。
2、鍋入清水30斤,下生抽2瓶、李錦記叉燒醬1.5瓶、白醋2瓶、大紅浙醋2瓶、魚露半瓶、百花蜜750克、白酒500克、冰糖250克,大火燒開後,下入豬手再次燒沸,改小火煲45分鐘,關火晾涼待用。
走菜流程:
取預製好的豬手350克、原湯500克一同入鍋,下入自製酸薑100克、香菇30克(提前洗淨飛水,加高湯煨至入味,撈出瀝乾待用),加少許鹽、味精、雞粉調味,燒開後改小火煲10分鐘,大火收濃湯汁,起鍋裝盤,點綴拉過油的紅椒圈即可。
自製酸薑:
仔薑30斤洗淨切塊,納盆後加米醋3瓶、鹽500克、涼開水5斤混合醃製一晚即可。
鐵板燒汁茄
雖不是一道新產品,但在店裡卻熱賣多年,經久不衰。劉洪彬說:「這道菜之所以賣得長久,是因為自製燒汁口味好,裡面添加了紅糖、玫瑰露酒和白蘭地,較之成品燒汁,味道甜香;盛到鐵板上加熱後,酒氣濃郁,回味悠長。」
原料:茄子400克,打好的肉餡150克。
調料:青、紅椒粒各20克,洋蔥粒15克,蒜末10克,自製燒汁30克,蠔油5克,白糖5克,味精3克,鹽2克。
製作:
1、茄子改成6厘米長、4厘米寬的條,在上面刻2個坑,釀入豬肉餡,均勻地裹上乾粉。
2、鍋下寬油燒至五成熱,下茄子炸至金黃、外酥裡軟,撈出控油後放到熱鐵板上。
3、鍋放黃油15克燒熱,下青椒粒、紅椒粒、洋蔥粒、蒜粒炒香,下自製燒汁、蠔油翻勻,加200克清水燒開,調入白糖、味精、鹽,中火收濃後勾二流芡,淋香油,起鍋澆到茄子上,撒熟芝麻即成上桌。
特點:外酥里嫩,咸鮮微甜。
自熬燒汁:
鍋下清水4斤、紅糖2斤燒開熬化,放入玫瑰露酒1瓶、家樂燒汁1瓶、福泉燒汁1瓶、白蘭地半瓶攪勻熬透即成。
原創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