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蘇-35戰鬥機,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打造出的一種號稱第4++代的多用途戰鬥機。具有遠程,多用途,空優和打擊等特性。其裝備有兩台117S矢量發動機,具備第五代戰機水平,擁有極高的機動性,能夠發射制導飛彈、非制導炸彈和其他武器系統,同時打擊多個空中目標。
此外,其所裝備的"雪豹"-E相控陣雷達在對空作戰模式下可同時探測和跟蹤30個目標,並同時引導2枚半主動雷達飛彈的攻擊,或者同時引導8枚主動雷達飛彈進行攻擊,攻擊過程中允許其中4個目標的距離超過300千米。
對於這款先進戰鬥機,中國早在2006年就已經表現出了興趣,並開始同俄羅斯談判,但卻始終未能達到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在經過長達9年的談判後,2015年11月,兩國終於就蘇-35戰機達成一致。俄羅斯向中國供應24架蘇-35戰鬥機,總價值高達20億美元。
俄方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向中國供應第一批4架先進的蘇-35戰鬥機和其附屬配套裝備,其中包括專門負責蘇-35戰機指揮和聯絡的一種地面通訊系統。但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近日卻表示,今年不會向中國供應蘇-35戰機,原因是中俄兩國還在進行採購生產合同的審查,他否認了此前關於2016年年底中國就將獲得首批4架蘇-35的消息。這意味著中國空軍可能要到2017年才能獲得首批蘇-35戰機。
雖然俄國家技術集團總裁表示今年未能向中國交付首批蘇-35戰機的原因是兩國還在對合同進行審查,但是有媒體表示,越南想要從俄羅斯購買一個中隊的蘇-35戰鬥機,而且每架戰機的價格在9000-9500萬美元之間。而俄羅斯目前因烏克蘭危機遭到美歐及其盟國的多重製裁,同時油價暴跌導致盧布大幅貶值,急需大量資金來保證國內經濟發展。因此俄羅斯可能許諾給越南優先交付權,將生產線上原定給中國的戰機賣給越南。
對此有軍事專家指出,從俄羅斯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越南對蘇-35的興趣僅僅處於"計劃與俄方展開談判"階段,既沒有簽訂相關合約,也沒有報道關於蘇-35單機價格的消息,所謂"越南出價更高"無從談起,俄羅斯將把給中國生產的蘇-35優先交付越南更是無稽之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中俄剛敲定蘇-35合同後,俄方官員就表示,中俄兩國目前能夠達成協議是雙方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協。對中國而言,在美國不斷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日本加強軍備計劃的情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需要快速提高戰鬥能力,而國產殲-20和殲-31戰鬥機尚未能進入量產,因此從俄採購蘇-35戰機便成為了最快速有效的方案。中國擁有這款俄制過渡型戰機就可以具備與即將裝備日本空軍的最新型F-15甚至F-35戰機對抗的能力。而且,蘇-35作戰半徑達4500千米,在外掛兩個副油箱的條件下,中國可通過換班方式對周邊海域進行不間斷巡邏。
俄羅斯則希望達到兩個目的:首先,俄羅斯目前與美國的關係緊張,希望通過軍事技術合作來拉近與中國的關係,以便在許多國際事務上得到中國的支持與幫助。其次,俄羅斯希望通過對中國出售蘇-35戰機來吸引更多的新客戶,刺激蘇-35對其他國家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