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中國棄購蘇35戰機之後 為何俄國不淡定了:真相令人冒冷汗

@ 2016-04-11

聽聞中國棄購蘇35戰機之後 為何俄國不淡定了:真相令人冒冷汗

近日有俄羅斯媒體表示俄羅斯蘇-35戰鬥機向中國出口的計劃,還在審查之中。俄方同時還否認關於2016年秋季,中國就將獲得首批4架蘇-35戰鬥機的消息。這也意味著中國空軍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才能獲得首批4架蘇-35戰機。目前俄羅斯空軍裝備蘇-35戰鬥機大約有48架之多。而俄羅斯空軍接收到了48架蘇-35戰鬥機。俄羅斯空軍還在持續訂購蘇-30SM戰鬥機。俄羅斯空軍要求,從現在起到2018年前供應超過30架蘇30-SM戰鬥機的合同。

另外俄方還有一個消息值得關注,就是普京前去視察向中國出口S-400防空飛彈的生產情況。俄羅斯總統普京在3月29日視察了,金剛石-安泰軍工聯合體。普京參觀了S-400防空系統總裝車間,並檢查向中國出口的S-400飛彈、向伊朗出口的S-300的生產情況。

而這兩條新聞又會有哪些共同的看點呢?稍早前俄羅斯媒體報道蘇-35戰鬥機身上有3000多種國外生產的部件,這些部件很多是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西方國家生產的。目前俄羅斯不可能從西方國家和烏克蘭獲得可靠的零部件,而蘇-35戰鬥機的零配件出現了困難。反觀俄羅斯蘇-30SM戰鬥機的產量十分穩定,其俄羅斯國產程度就很會很高。筆者預計俄羅斯在蘇-35戰鬥機方面並沒有完成比如航電、顯示器等部件的完整國產化。

俄方計劃全面替代進口部件可能需要在2020-2021年完成。這也間接的導致了蘇-35戰鬥機無法按時向中國交付。部件的影響也間接導致S-400防空飛彈能否完成,因為S-400防空飛彈也需要大量的國外部件。普京向來很重視俄制武器出口情況。目前,俄羅斯可能是要求確保S-400防空飛彈不要出現延遲。如果到期沒有交付飛彈,很可能會被處罰大筆違約金。

而如果俄羅斯一直不能完成國產化部件,這種情況還要在持續下去的話。等現在的庫存部件消後,蘇-35戰鬥機的生產會在一定時候停滯下來,或者不再展開蘇-35戰鬥機的生產工作。俄羅斯要強完全國產化的蘇35,目前時間應該會在2020年最好完成。那個時候中國根本等不起。現在的情況類似於十幾年前中俄簽署38架伊爾-76、伊爾-78運輸機,加油機。俄羅斯必須想辦法在庫存有限的情況 下重新安排生產。但是就怕上次時間重蹈覆轍:無法交出整機。

而如果蘇-35戰機產量拖延,等到2020年在交付。那個時候就無法滿足中國空軍戰機服役的時間查。那個時間段,殲-20戰鬥機早已經服役,殲-11D戰機批量生產,同等電子設備的殲-10C會早已經服役了,多用途殲-16也會更早服役了。更為關鍵的是功能重疊。如果俄羅斯交付不出來蘇-35戰鬥機,那麼蘇-35戰鬥機下馬板上釘釘了。蘇-35戰鬥機引進是幾乎不可能了!

俄羅斯製造的蘇-35戰鬥機確實比殲-11D強點,機動性、航程都是蘇-35戰鬥機占有一定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不是十分明顯。蘇-35戰機的優勢在於交付時間,如果俄羅斯連這點都保證不了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蘇-35戰鬥機空優機只會很悲劇,由空優機變成雞肋。中國是否還有必要引進俄羅斯深度改進的蘇-35戰鬥機,取決於要付出的代價和它還有多少利用價值,特別是時間上的優勢。

武器裝備 戰鬥機 武器 俄羅斯 投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