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前一定不能做的事,簡直是在害娃!

@ 2016-04-10

都說三歲看老,孩子在三歲時前是大腦及性格快速發展的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未能得到家長合理的引導,將會影響孩子終身。

孩子三歲前,這些事家長不要去對孩子做。

1.太愛乾淨

愛冒險是孩子的天性,在冒險的過程中,孩子能通過自己的身體去感知世界,促進各個感官及心理的發育。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把衣服弄髒了、遇到細菌了,而限制孩子去探索,這是十分錯誤的行為。

在一歲之後,孩子的免疫力大大增強,家人可經常帶這孩子去公園散步、玩耍,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2.不教給孩子自理能力

家裡人過度寵愛孩子,事事為孩子打理好,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會很難去適應新環境。

幼兒園老師不能細緻入微的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和家裡對比起來,他會心理有落差,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抗拒再去上幼兒園。

3.過度催促孩子

許多父母都有催促孩子的習慣,從刷牙洗臉穿衣服,再到吃飯,一直跟在孩子後面讓他快點再快點。

過度催促孩子會使他事事依賴父母,只要父母不提醒,他就不會主動做事;還會產生叛逆心理,就是喜歡和大人唱反調。

要知道,孩子還小,很多事都需要慢慢來,家長在旁邊安安靜靜的等著他,很難麼?

不要對孩子說「聽話」,讓孩子愉快地遵守規則,將規則內化到心中,成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家庭教育、社會秩序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行為規範,但遵守者廖廖無幾,這是為什麼?是我們天生不守規矩嗎?是我們教育過程中不談規則嗎?

肯定不是。 隨著這幾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睜眼一看,我們和世界文明原來有這麼大的距離。

只要沒人監督,我們就犯規,還心存僥倖「應該沒有人看到吧?」這到底是為什 麼?

我們應當充分地尊重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

當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得到我們的尊重時,他就會開始遵守我們給他設定的規矩,也就是說他將學會有智慧地順從他 人,這時候紀律的曙光就出現了,規則就內化了。

內化的規則將伴隨孩子終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這個內化的規則。

4.強迫孩子分享

在大人眼裡,一個玩具、一塊餅乾算不了什麼,但在孩子看來,那些就像我們昂貴的首飾一樣重要。

你會把自己的首飾珠寶送給別人麼?

既然不會,那也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他心愛的零食或玩具。

否則孩子會天真的認為在你眼裡別的小孩更重要,產生心理陰影

【三歲前孩子需要通過模仿和吸收來學習】

很多人認為孩子在三歲前是沒有記憶的,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孩子的身體給照顧好,但是我們鮮少有人知道這時候的孩子有超強的感覺器官,就使其有了模仿學習和吸收的能力。

孩子是通過一朝一夕的模仿,慢慢的進行學習,所以言傳身教到底又多重要還用說嗎?

你在孩子三歲前所做的一切,無法立即看到效果,因為他慢慢的釋放在了他的整個人生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