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政府突然對華翻臉:幾千萬大單打水漂

@ 2016-04-10

一國政府突然對華翻臉:幾千萬大單打水漂

越南媒體7日報道稱,越南政府6日要求擱置當地企業Viwasupco與中國新興鑄管的供水系統項目合作,延緩管道合同的簽訂。自這家越南公司3月宣布新興鑄管中標以來。

越南媒體一直有報道稱,當地民眾擔心中國產品「質量不過關」。新興鑄管越南市場負責人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證實了上述消息。

他認為,越方的這些擔憂不必要。他們正通過向大使館相關部門彙報情況等措施,尋求消除中越雙方在該項目上由於信息不暢而產生的誤解。

據越南《青年人報》7日報道,越南政府的這項命令是應河內政府的請求作出的。越政府要求Viwasupco重新審查項目中所有的重要技術規範。

確保該項目能為河內居民提供清潔的飲用水。越南Thanhniennews網站稱,新興鑄管本來計劃於今年5月提供管道,合同價值超過2600萬美元。

河內政府發言人稱,建議Viwasupco公司聘請國際顧問對新興鑄管重新評估,如果評估結果不合格,應重新開標選擇新的合作方。

新興鑄管越南市場負責人表示:「我們公司的產品在越南推廣已有16年歷史。之前是通過代理商進入越市場,而這次的項目是我們第一次獨立投標,所以公司很重視,高層下令要將這個項目做成形象工程。」

Thanhniennews網站稱,這家中國企業擊敗了其他20家公司拿到管道合同。上述新興鑄管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投標前後進行了充分的技術準備,各環節達到了越方的要求,「越南公司組建了專家組,數次來新興鑄管考察,我們提供了所有相關證書」。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越南河靜項目一號機組一次併網成功,越南媒體稱,新興鑄管以低於報價12%的價格投標,這加大了外界對其產品質量的疑慮。

對此,這名負責人表示,他們投標的價格只是一個市場價格,「去年的鋼鐵價格有一個全球性大跌。我們無法知道越南方面的預算。」

這名負責人表示,他沒想到公司中標後會被越南政府擱置,現在他們正與越南方面溝通,最終結果不好判斷。越南新國家主席是他!剛上台就對中國點火

外媒稱,越南第十三屆國會第十一次會議2日在首都河內召開全體會議,選舉陳大光為新一任國家主席。據新加坡媒體4月2日報道稱,在2日上午的投票中,陳大光獲得共481張有效選票中的452票。陳大光隨後在國會宣誓就職,誓言堅決維護國家主權。

越南國會3月31日免去張晉創的國家主席職務,並隨後討論國家主席候選人預備人選方案。越南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成員、公安部長陳大光被提名為國家主席的唯一候選人。

據悉,除了阮氏金銀和陳大光已經分別當選越南國會主席和國家主席外,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副總理阮春福已獲得政府總理的黨內提名。

陳大光於1956年生於越南北部寧平省,擁有法學博士學位和教授職稱,本次國會會議預計將於4月12日閉幕,會議重點討論健全國家領導班子,以貫徹落實越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

陳大光於1956年生於越南北部寧平省,擁有法學博士學位和教授職稱。他於2006年越共十大進入越共中央委員會,2011年越共十一大進入中央政治局。陳大光長期在越南內務部和公安部工作,自2011年起擔任公安部長。

另據法媒體4月2日報道稱,越南的國會議員2日批准該國的公安部長擔任國家主席一職,令充滿爭議的國內安全力量的負責人成為該國的最高領導人之一。

陳大光在國會投票中獲得了超過93%的選票,2日早些時候,陳大光在國會投票中獲得了超過93%的選票。他在今年1月舉行的、5年1次的黨代表大會上被黨內官員提名擔任這一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象徵意義的職務。

報道稱,越南正在經歷領導層更替。越共領導人阮富仲今年1月再次當選為總書記,這是越共保守派的勝利。報道稱,陳大光主席的首批職責之一將是接待即將到訪的美國總統歐巴馬。

隨著北京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的態度日益強硬,河內尋求與美國這個前戰爭對手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報道稱,改革派總理阮晉勇在黨內選舉中失利。

將於近日離任,屆時國會將投票選出他的接替者。據國家媒體報道,這一人選預計將是現任副總理阮春福。以前,領導層更替在黨代表大會上決定,但是需要6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國會的確認。

分析人士稱,今年事態進展得更快,部分原因在於多位高級領導人正退出政壇,還有一個原因是歐巴馬即將於5月對越南進行訪問。

據美國媒體4月2日報道稱,越南目前正在經歷政壇交替。2日,越南的國會選舉出了新一任國家主席陳大光。這是越南第二具有權威性的職位,既是一國元首,又是最高軍事領導人。

越南經濟正在加速轉型

越南國會還將在接下來的這個星期里選出新任總理。在越南,總理負責政府事務而且掌管經濟。報道稱,越南目前正經歷政治上的轉型,不止一位政壇大老即將退休。新一任領導人面對的挑戰包括和中國之間有關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在1979年之前,中國最鐵的盟友並非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巴鐵巴基斯坦,而是越南和阿爾巴尼亞,為了支持兩國,中國不惜節衣縮食,援助大量外匯和國內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中越兩國曾一度因海上糾紛使兩國關係變得緊張

其中,中國對越南的無私援助幫助其在抗法和抗美戰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雖然後來越南一度執行對華敵視政策,並與中國爆發了邊境衝突,但是了解中國援越歷史,還是很有必要的。

據不完全統計,1950~1954年抗法戰爭期間,中國共援助越南人民軍槍枝15.5萬餘支、槍彈5785萬發、火炮3692門、炮彈108萬多發、手榴彈84萬多枚、汽車1231輛、軍服140萬多套、糧食和副食品1.4萬多噸、油料2.6萬餘噸、以及大量的醫藥和其他軍用物資。

除了軍事物資援助以外,中國還以派遣軍事顧問的形式協助越南作戰,幫助越南人民軍加強軍隊建設。在1956到1963年,中國對越南北方政權軍事援助總價值為3.2億人民幣。

包括各種槍枝27萬支、火炮1萬餘門、槍彈近2億發、炮彈202萬發、有線電機1.5萬部、無線電機約5000部、汽車1000餘輛、飛機15架、艦船28艘、軍服118萬套。

從1962年起,中國向越南南方革命力量提供無償軍援,根據越方要求,1962到1964年3年間共提供槍枝9萬餘支,火炮466門,槍彈2103萬發,炮彈7.64萬發。米爾軍事論壇bbs.miercn.com

滿足,有些我們有的,也能辦到,越方沒有想到的,我們要主動提出,如蚊帳、雨具、醫藥、救濟包。壓縮乾糧也可以。南方生活苦,肉鬆也可以」。周恩來則提出「援助越南是我們的頭等任務。對越南提出的要求都要嚴肅、認真、積極的對待。」

在1956到1963年,中國對越南北方政權軍事援助總價值為3.2億人民幣

在武器供應、新型裝備的使用上,中國奉行越南優先使用原則,以保證越南抗美救國之急需。越南戰爭期間,中國生產的大型武器裝備,大部分供應了越南,人民解放軍需要的坦克和一部分大口徑火炮很少得到補充,儲備數量也很少。

越南抗美戰爭開始後,中國共向越南提供122毫米榴彈炮280門、57毫米高射炮960門、各型迫擊炮20237門;而1961~1972年的11年間。

人民解放軍以上幾種裝備僅分別增加了約200門、2000餘門和1.7萬門;1968年之前,中國生產63式電台3000餘部,其中絕大多數支援越南南方,自己僅留下一少部分使用。

越南抗美戰爭開始後,中國共向越南提供122毫米榴彈炮280門

在整個越南抗美時期,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多數為無償援助。1964到1978年期間,中國向越南提供了總價值40億元人民幣的武器裝備物資。

主要包括槍枝177萬餘支、火炮3萬餘門、坦克、裝甲車810輛、飛機165架、艇船117艘、汽車1.5萬餘輛、地空飛彈系統3套、飛彈180枚、雷達260部、無線電機3.2萬部、有線電機4.9萬部、工程機械4834部、舟橋15套、各種槍彈10.4億發、炮彈1660萬發、地雷19萬個、炸藥1.5萬噸、還有防化、觀測、偵察器材等裝備和大量軍需物資。

對於中國對越軍事援助,有觀點認為,中國援助甚至超出了越方的實際需求,援助物資之多,越南根本就來不及運,大批物資積壓在邊境。

而在越南國內,還有大量尚堪使用的武器裝備被丟棄不用,對軍火的使用存在較大浪費現象。據回憶,中國援助越南的裝備被堆放在大路旁,在長期的風吹日曬下銹跡斑斑。中國供給越軍大量的壓縮餅乾和大米,越軍吃不完,便拿到市場上出賣。

1973年,抗美鬥爭結束以後,為了支持越南的統一事業,中國仍然堅持對越南援助,但是援助的數量逐步減少。1978年,越南抗美戰爭勝利並完成統一,中國停止對越軍事援助。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

一些人沒有深刻理解當時當地的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格局,由此對當時歷史條件下對越南援助給予簡單的否定。實際上,如果沒有援越抗美。

中國如何能夠讓美國簽署停戰協定?如果中國與美國直接衝突,花費將何止40億,還需要大量中國人直接參加戰爭。我們看待國際援助。

都應該站到國際大視野上去看待問題,而不是硬把國內民生問題與對外援助扯到一起,我們認為,國內民生必須持續改善,對外援助也應當相機實施,二者並行不悖。需要強調的是,國家利益始終是對外援助的最終著眼點。

青山環繞間,一條登山小路分隔開中越兩國領土。路的一頭,佇立著1223號界碑。當地時間29日上午9時許,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和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來到位於諒山省祿平縣峙馬口岸的1223號界碑處。

雙方各十名邊防官兵,整齊劃一,分列界碑兩邊。「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上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部部長馮光青大將共同向兩國界碑、領土主權敬禮!」越方巡邏分隊隊長阮春勝上前敬禮並報告。

兩位防長回禮,隨即行至界碑處,向「無言的衛士」同時敬禮,並分別與雙方邊防官兵握手合影,贈送紀念品。「你們辛苦了!」常萬全握著中國邊防官兵的手,向他們致以問候。隨後,他還向中方巡邏分隊隊長王明文詢問周邊地形、守衛情況等。

據了解,中越陸地邊界線全長約1450公里。2010年7月14日,《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正式生效。2011年4月,中越兩軍達成共識,將積極開展包括陸地邊界聯合巡邏在內的邊防交往,並於2012年初開始實施聯合巡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