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她憑阿紫姑娘紅遍大街小巷,20年努力也沒等來主角,難再紅
2016-04-10 00:12
提起劉玉翠,很多人或許不熟悉,因為這個名字太普通了。但如果提起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的阿紫和陳小春版的《鹿鼎記》的刁蠻機靈的建寧公主,再或者港版《西遊記》里的小蜘蛛精恩恩,或許一下子就會將我們穿越到特定的鏡頭裡。這是70後80後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角色。
這個伴隨我們童年生活的女神級別的演員,如今已是半百之齡。雖然1966年出生的劉玉翠並未被歲月在臉上留下太多痕跡,仍是少女楚楚,但也已經不是影視圈的主流明星。
其實,劉玉翠的一生也是苦情的。在她5歲的時候,劉玉翠的父親就去世了,年紀小小的她已經學會獨立及堅強地生活。起初,劉玉翠混跡歌壇,成績還不錯。
在她還在香港演藝學院進修的時候,劉玉翠參演了她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廟街皇后》,成績非常好,憑藉這部電影,她拿到了第27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並獲得了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獎。
真正讓劉玉翠大紅大紫的,還是1997年參演了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她飾演的阿紫古靈精怪,愛憎分明,和阿朱的表演可謂相得益彰,十分出彩,而且將阿紫的那股任性勁兒和小邪惡表演的身份到位,讓人看起來靈氣十足。
這個角色塑造的很成功,以至於很多金庸迷直接稱呼她為阿紫姑娘。次年(1998年),阿紫與陳小春合作了《鹿鼎記》,飾演刁蠻公主建寧公主,從此,劉玉翠迎來紅極一時的光輝歲月。
不過,或許她對自己的定位主要是電視劇,她與香港無線電視一合作就是21年,雖然賓主關係穩定,但歲月不饒人,時間不等人,競爭也很激烈。劉玉翠後面幾年來主要是徘徊在TVB港劇中,並無太出彩的表演,甚至已然變為路人角色。
雖然也在演戲,但阿紫姑娘最近出現在公眾視線是在2015年,她參加了北京衛視的《我是演說家》。當劉玉翠站上《我是演說家》第二季舞台的那一刻,不光觀眾,就連導師們都震驚了。
華少直呼「我認識你」,魯豫則尊稱她為「玉翠姐」,張衛健更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因為,20多年前,張衛健和劉玉翠曾在古裝武俠劇《日月神劍》當中飾演過情侶,當時這部戲還創下了香港劇集收視的最高記錄。
在節目中,劉玉翠暢談自己的人生,回憶起自己當年的輝煌,她說:「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參演了我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廟街皇后》,成績非常好,憑藉這部電影我拿到了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獎,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我會前途無可限量,如果留在電影圈發展,我肯定可以發展得很好,可是我卻選擇了回到電視台裡面,當一個電視演員,可能因為我小時候的一個小小的心愿。走進箱子裡面,過著不平凡的人生。」
回憶起自己的配角生涯,劉玉翠感慨萬分,因為無論是與她同期出道或者比她還晚出道的人都成了大紅大紫的主角,而她永遠是只紫不紅的配角。「我用了十年的時間,用配角讓大家都認識我,那個時候很開心,走在街上面大家都叫我『阿紫阿紫』。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雖然我演的是配角,可是這證明了我的實力。」
可是命運就這麼捉弄人,阿紫姑娘用了十幾年辛苦努力,依舊沒有等來她的主角生涯。她回憶道:「我真的很拚命很努力地去當明星,可是無論我怎麼努地力,怎麼地拚命,我都沒有大紅大紫,我只有『紫』而已,所有人還是在叫我「阿紫」。我不希望我辛辛苦苦演戲演了那麼多年, 我才只有一個「阿紫」。而我身邊的人呢?他們已經成為了明星,成為了耀眼的主角,而我呢,我還在那裡當配角。我羨慕、嫉妒、害怕、憤怒…….」
甚至,阿紫姑娘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做演員。「有一段時間,我把自己鎖在房間裡面,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當初你為什麼當演員,那隻不過是你小時候多麼可笑的 一個想法。我劉玉翠根本不適合做演員。」
她甚至學習了很多技考、技能,她去學美容我去學醫療我去學保險,她考了地產的執照,「我對所有人說我要轉行。我解除了和無線電視台合作多年的關係……」
在《我是演說家》的舞台上,劉玉翠與自己的「螢屏情侶」張衛健再次同框。張衛健也給了她莫大的鼓舞。劉玉翠通過幾十年的經歷總結,她最終才找到了自己當初的那顆初心。她說:「突然之間,我好像明白了,我是演員,我不是明星,明星是那種天生麗質,一出來就很多人關注他(的那種),可是我不是,我就是一個演員。」
她說:「演員的責任就是要把戲演好,把角色演好,無條件地通過劇本跟角色,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跟觀眾分享,如果演員願意的話,可以演到八十歲。」
劉玉翠,她的角色幾乎人人皆知,什麼阿紫,什麼建寧公主,什麼小蜘蛛精,但是她的名字,鮮有人知。讀罷這篇文章,伙哥認為,劉玉翠這個名字,值得被我們記住,因為她帶給我們童年很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