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噎到 阿嬤幫倒忙...

@ 2016-04-09

孫子噎到 阿嬤幫倒忙...

每到要煮晚飯的時候,蘭蘭的奶奶為了讓3歲的寶寶聽話一點,都會給寶寶一些零食讓她待著客廳里吃,這樣也不會玩鬧,也可以讓她省點心。這天奶奶給了 蘭蘭幾顆棒棒糖,按往常一樣吩咐蘭蘭在客廳里慢慢吃。然而,不一會卻聽到了蘭蘭嘶啞的慘哭聲。急急忙忙的蘭蘭奶奶看到了令她驚駭懊悔的一幕,只見寶寶憋得 滿臉通紅,表情十分痛苦,近看卻發現棒棒糖卡在了寶寶的喉嚨,而糖棍子還在嘴裡。

慌 了神的奶奶不知所措,只能按照多年「老經歷」,勁拍寶寶後背以求寶寶吐出,卻不料由於蘭蘭年紀過小,奶奶拍背的方法不僅沒有使她咳出棒棒糖,反而使得蘭蘭 一個吞咽,將棒棒糖連著棍子一起吞下了肚。這下家人更急了,生怕糖棍子會戳傷蘭蘭的食管及胃部,於是趕忙把孩子送往醫院求救。

到 了醫院五官科醫生給蘭蘭做了細緻的檢查,醫生並沒有發現有異物殘留在口腔內,奶奶將給蘭蘭吃的糖也遞一顆給醫生。醫生髮現棒棒糖棍子是紙制的,建議先做b 超檢查,若沒有出現穿孔或劃破胃部現象則無需寶寶受照胃鏡那種罪,並建議留下多觀察幾天,看看能否讓蘭蘭自然消化並將棒棒糖棍子排出。

如何減少寶寶在飲食時造成的危險

1、5歲以下幼兒最易受異物卡喉,日常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咽,特別是寶寶進食時切勿逗樂,吃魚或者紅棗等有刺有核的食物時尤其要當心。被魚刺、雞骨等卡喉後,有些人習慣喝醋來軟化異物、吞點米飯蔬菜或饅頭順下去,這樣做並不安全,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用專業器械取出。

2、春天是寶寶受異物卡喉的高峰期,日常在給寶寶餵食帶刺、帶骨、帶核、花生米、瓜子等食物時一定要小心,寶寶年紀小,且氣管食道較小較脆弱,在食用這類型食物時,他們沒有上大一點的孩子那麼聰明,不會將異物吐出。

3、家裡的小物件需放置好,年齡越小的寶寶嘴巴由於需要滿足感,及對於新物體出於一種好奇,他們也通過會撿起來含在嘴裡,通常筆、筆帽、小型文具、硬幣、珠子、牙籤等最容易使寶寶造成意外。

4、異物卡進寶寶食管時不能輕視的,如果處理不及時,都會使寶寶出現危險。像魚刺等尖銳異物可能會刺穿食管壁,若尖銳異物滑進體內靠血管較近的地方,處理不當很容易瞬間引起大出血,威脅到寶寶生命危險,請及時求醫取出,不要擅自摳寶寶幼嫩的喉嚨。

5、 若寶寶出現劇烈的嗆咳、憋氣時,很可能有異物進入寶寶食道,家長一定要注意,而且不要試圖用錯誤的方法試圖將異物咳出,這是不科學又會傷害到寶寶的做法。 所以,3周歲以下的孩子盡量不要食用瓜子、花生、蠶豆、開心果一類的堅果,另外果凍、軟硬糖也最好別吃。寶寶誤吸果凍窒息死亡率達到100%,所以這種問 題家長不容小覷。

異物卡喉的必學「海氏急救法」

孩子被食物和異物阻塞氣道,通常表現為突然嗆咳、不能發聲、不會哭、喘鳴、呼吸急促、皮膚髮紫,嚴重者可迅速出現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在急救車趕到前試試全世界通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1、3歲以下的寶寶,家長應馬上把寶寶抱起,一隻手捏住寶寶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寶寶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寶寶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家長膝蓋上。此時,家長可以在寶寶背上拍5次,並觀察寶寶是否將異物吐出。

2、若異物還沒吐出時,可以將寶寶翻過來,面對家長,將手指併攏在寶寶胸部下半段按壓5次,並時刻觀察孩子嘴裡是否將異物吐出,若看見異物,家長應該用手指將異物勾取出,千萬不要捅。

3、以上所有動作都是在孩子的頭低於胸的情況下完成的。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出現被「噎住」的情況,家長可以從背後抱住他,雙手互握,放在其腹部正中,然後突然向上用力壓迫腹部,使一股氣流猛然從氣道衝出,有助排出異物。

4、而成年人遇到卡喉時可利用同樣急救原理衝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地衝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器官的氣流,就能將堵住器官、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5、若身無旁人之時,可利用硬物衝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使異物吐出。

覺得這篇文章有用的話,請按個讚並分享出去!噎到怎麼急救非常重要,轉發一次救人一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