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訊CEO批評客戶對Maxis缺乏忠誠度,沒有感恩的心!
對於宣布免費升級配套之後仍然飽受客戶批評,莫登倫德反問:《那些混蛋能夠提供比明訊更好的服務嗎?》
就在Maxis配套用戶的不滿情緒持續延燒之際,Maxis的首席執行員莫登倫德(Morten Lundal)又在他自己的面書上發表偉論了。
這回他說:《我自從2007年起就每個周末都在Slug and lettuce享受啤酒;為什麼要去理會別人說什麼地方有更便宜的黑狗喝?是怎樣的混蛋?他們能夠提供比多年老店更好的服務嗎?
莫登倫德的弦外之音非常清楚,他在告訴所有明訊客戶:你們在明訊享受到的是最好的服務品質。其他通訊公司的服務爛透了,根本沒法跟明訊相比。你們竟然為了貪圖每月節省那區區一百幾十元就捨棄多年來為你們提供卓越服務的網絡,太不懂得感恩,也太沒有忠誠之心!
估計莫登倫德這番《率直》的言論,很可能為原本已經不斷延燒的客戶不滿情緒火上澆油。
我們相信莫登倫德說的是他的肺腑之言;不過我們也因此看得非常清楚:他到現在還是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明訊的服務品質真有他心目中那麼好,為什麼那些離去的客戶不回頭?為什麼他們換了其他電訊公司的配套之後,更進一步確認明訊服務超級貴又超級爛?
莫登倫德又是一個躲在冷氣房裡聽不到客戶真心話的CEO嗎?
或許他現在還認為,他昨天宣布那個免費升級措施之後,受惠者應該感激涕零、連聲《謝主隆恩》才對;憑什麼還繼續對Maxis開炮?客戶們不要不知足哦。
這就像納吉在505全國大選過後說的那句經典名言一樣:《到底華人還要什麼》?莫登倫德大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斷在問:《到底客戶還要什麼》?
在他還想不明白之前,奉勸大家還是遠離Maxis吧;不要為了一顆高傲的樹而放棄整座森林。
莫登倫德來自挪威,他曾經擔任DIGI數碼網絡公司首席執行員,過後成為英國沃達豐Vodafone集團遠東區域總裁。2013年10月他重返大馬出任明訊首席執行員迄今。
向來以綠色商標廣為市場熟悉的明訊(MAXIS,6012,主板貿服組),近年來飽受市場激烈 競爭所苦,身上的綠色主色光芒似有日趨黯淡之慮,因此加入帶有黃色元素的數碼網絡(DIGI,6947,主板基建計劃組)前掌舵人莫登倫德後,會否藉此產 生出更多的光學作用,帶來更絢爛的光芒?
從數碼網絡到明
在明訊大廈22樓會議室內,不僅城中城亮麗景色盡收眼底,還可遠眺競爭對手――天地通(Celcom)總部,而藍襯衫和牛仔褲裝扮的莫登倫德悠閒地喝著咖啡,侃侃而談他重返大馬電訊業的大計,場面的確有趣。
談起莫登倫德,當年紅遍大街小巷的數碼網絡「黃人」(Yellow man)正是其得意之作,因此說他是將數碼網絡從小做大的功臣一點也不為過。
莫登倫德在數碼網絡待了4年(2004至2008年),在短短4年間,營業額市佔率自9%躍升到26%、淨利飆漲4倍,身價更暴漲了6倍,終讓數碼網絡從疲弱的第三大電訊業者轉為傑出的電訊商。
不過,他過後選擇離開,加入英國沃達豐集團(Vodafone)出任區域首席執行員,負責中歐和非洲8家營運公司,前途堪稱錦繡,但又是怎樣的際遇讓他決定棄國際知名電訊公司而去,轉投明訊懷抱?
莫登倫德說,重返大馬並不是他的首念,自己在沃達豐最後一年已做好離開決定,也擁有許多的選項來做不同的嘗試,但他就是喜歡明訊的個案。
「我喜歡它給我帶來的挑戰,這與我之前的任何嘗試都不同,我當時想到的就是帶領明訊重現光輝。我並不是選擇重返大馬,而是選擇了明訊,大馬只是額外獎勵。」
談及管理明訊與數碼網絡的不同之處,他認為兩者情況大不同,數碼網絡當時是從薄弱走向茁壯,但明訊現已擁有許多的優勢,只要加以善用,勢必能夠重現光輝。
「明訊在幾乎所有環節的品牌效益都是非常強勁的,網絡(特別是數據網絡)也非常強,但這些都可以更好。」
他補充,集團的人力資源也是強勁的資產,當然不可遺忘的是,龐大的忠誠客戶群,而集團在企業環節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並不覺得明訊有任何重大問題,若時間現在停止,我們可以宣稱自己贏了流動通訊市場戰役,但展望未來,我發現我們的成長動能已經放緩,其中預付市場佔有率下滑、後付業務停滯不前,而且企業環節成長也未獲得充份利用。」
此外,他認為,明訊內部太過於僵硬,太過於成熟,與其他業者競爭年輕客戶族群時,需要有年輕和更有效率的思維,而這些因素正是其當前4大任務所在。
明訊重組4重點
加大企業投資
莫登倫德指出,明訊是一家好公司,但對之擁有更宏大的遠景,就是希望能成為全面皆優的公司。
「我們希望成為偉大的公司,希望成為各環節的領導,當然這也有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我們將今年定為改變一切的一年。」
他說,未來明訊將擴大和改善分銷網絡、重塑品牌、重振預付市場佔有率、創造企業平台、打造全新的工作環境,以及建立新資訊科技平台。
2014年轉型年
2015年表現年
「2014年是轉型年,2015年是表現年,畢竟重返我們引以為傲的公司行列需要時間。但我相信在系統改善、投資和客戶體驗改善積累之下,2015年將可成為具備良好業績、高客戶滿意度和強大的組織結構的公司。」
至於2016/2017年,他認為,在可以想像的中長期內,相信企業環節投資將是帶動公司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
明訊在重組計劃中,將專注商業領域,即企業解決方案、消費者業務、銷售和服務和數碼服務在內的4大環節,其中企業服務被鑑定為其未來成長動力,將專注於增強其企業業務能力,提供全新和創新的工作方式如雲計算和管理服務能力。
企業環節有巨大潛能
莫登倫德指出,企業環節具備巨大潛能,未來企業將更多使用寬頻或無線寬頻,減少固線網絡,更多使用雲端科技,減少本地解決方案,甚至是更多採用應用程式,減少使用老舊的定製系統,而這是非常難以處理的,因此人們越來越常透過電訊公司來提供相關解決方案。
「許多企業(美國和歐洲)都想以不同的方式工作,但卻難以找到合適的供應商,因此未來2年,我們將逐步投資系統、程序和人力資源,以為市場提供至少是亞洲領先的企業方案。」
他補充,明訊可以投放更多注意力在企業環節上,因許多業者往往擁有龐大的消費業務,但卻將這一塊擱在一邊,希望能將消費和企業雙線發展。
「亞洲與歐洲電訊業的最大差異在於亞洲業者以預付業務為主,而歐洲則以後付與企業為重,消費和企業雙重是極不尋常的。」
他指出,為免與消費者環節直接競爭,集團將為企業投資不同的基礎建設來達到平衡。
穩住市佔
爭取年輕客回頭
除積極開拓企業業務版圖外,莫登倫德也關注市佔率持續下滑課題,並計劃在未來穩住市佔率。
「所有業者表述的內容都一樣,因此明訊是無法蓋過其他業者的主張,只能專注於透過最好的網絡,無可匹比的客戶體驗來為消費者傳遞更多價值。」
他認為,瞭解人們對品牌、服務的喜好最難也最有趣,但能為消費者創造「讚(like)」的時刻將是一件樂事。
「因此,明訊為Hotlink準備了良好的處方(Recipe),希望向消費者傳遞訊息,即明訊不代表溢價,它是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優質的服務。」
同時,明訊也將針對年輕族群開發出更多創新產品,以讓他們回心轉意重投明訊懷抱。
此外,他表示,明訊將在2014年投入超過10億令吉資本開銷,並在未來2年更新旗下通訊科技系統。
「我們希望網絡品質能從`好』變得`更好』,並希望與客戶接觸點進一步強化。」
他說,數據需求對消費者日趨重要,消費者追求更高的數據品質,希望未來能將數據從生活方式(Lifestyle)轉變為命脈(Lifeline)。
至於4G長程演進技術(LTE)進展,莫登倫德透露,現仍處於起步階段,相信透過更多低端設備的推出,將可把相關服務推向大眾,讓客戶享有更好的體驗。
「目前,4G服務多侷限於高檔設備,我們今年將積極為更廣的市場推介更多新設備。」
明訊在2013年共為4G投資8億1千500萬令吉,現已涵蓋全國15%人口,是市場的領導者。
承諾維持派息40仙政策
不過,國際電訊商為拉動數據業務,為設備提供巨額補貼導致賺益不斷萎縮,對此他並不感到憂慮,主要是明訊並不會太過關注賺益,因賺益水平時高時低,更看重實際盈利數字,希望能逐年增加,並承諾今年將維持派息40仙政策。
市場分析員憂慮,明訊負債水平升高,可能迫使公司降低派息率,導致其週息率壓縮,同時該集團轉移焦點以重奪市佔率,可能令爭取用戶的成本加重(如更高的代理傭金和行銷支出),賺幅將被侵蝕。
崇尚卓越
明訊人須聰明工作
談完了業務重組計劃,莫登倫德將話題帶往如何管理「人」,即員工和客戶的問題上。
他為明訊制定了新的工作模式,其中自然涵蓋了他對職員的期望。
「好的明訊員工和領導需具備3大價值正面、熱情和合作,我們非常關注相關價值,在我們僱用和處罰都是以此為基準。」
他認為,明訊人需要簡單和聰明地工作,同時更深入關懷公司的客戶,以及確保時刻為客戶提供最頂級的服務。
「我們現將一切放在顯微鏡下檢視,無論是內部會議、採購、行銷活動,甚至是咖啡都需要做到頂級,我們的目標就是崇尚卓越(Admired for Excellent),我們希望做到非常出色,因此不會放過每個細節。」
為此,他認為,公司需要打破所有的壁壘,創造領先的辦公環境,並憧憬在未來兩年內打造出人人都想工作的環境。
「要改變人們的工作觀念並不容易,更可以說是非常困難,但重點在於改變思維。
我的工作就是要怎樣改變人們的思維,以與明訊的核心思維一致,這是非常艱難卻有趣的工作。」
他點出,思維的轉變是希望能更好與人接觸、更好的領導和擁有新的工作方式,這就是所謂的「明訊方式」(The Maxis Way)。
他說,自己花了四分之三的時間來思考如何看待相關問題,但不會提供任何解決方案,因為有更聰明的智囊團提供意見,而自己的工作就是引導公司如何的看待問題,久而久之就可以改變整個公司。
「人的思維是無法在一天內改變的,但好比一個人用兩頁紙來闡述和解決一個問題,我可以用3段來說明問題。同樣的,我希望所有的東西能更簡化,而思維將持續進步。」
他笑說,對勇於改變的僱員來說,這3年將是他們職場上最好的3年,反之則將是痛苦的時光。
至於客戶,莫登倫德說,完美無瑕的服務,需要不間斷地專注管理,積極強化客戶體驗,最終就會達到目標。
「我就是相信開心的客戶和員工是可以帶動公司的財務增長。」
詢及大馬流動電訊領域市場規模,他認為,現有3個業者規模剛剛好。
「沒錯,市場越多業者將有利於拉低價格,但若市場規模小,激烈的競爭將令投資的熱情相對減少,屆時將拉低用戶的體驗,因此現有市場規模比率正好,在價格和投資取得良好平衡的情況下,將能更好地回饋消費者。」
至於與競爭對手潛在合作的環節,莫登倫德說,基礎設施共享將是重要的一環,畢竟一座山頭上有3個通訊塔根本不切實際,市場需要最大化資源共享。
「CEO的生活毫無魅力」
對於CEO,許多人都抱著仰望的目光,但實際真的怎麼美好嗎?
不少人都好奇CEO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莫登倫德說,絕對毫無魅力可言,每日行程幾乎90%被大小會議所佔據,但幸好多數會議都非常有趣。
「這從CEO角度來看已經是最好的回報了。」
談及如何平衡日常生活與工作,他並不會想怎麼從中找到平衡,自己完全不願被工作壓力所束縛,想要在工作時也能享有美好的人生。
「我享受工作生活,希望能與非常工作生活無縫銜接。可能與其他工作繁重的CEO不同,我希望有趣和放鬆的工作生活,對我來說,要區分企業與私人生活是極度抽象的。」
他說,有時候商業行程佔據了我100%的時間,但間中有個1小時的空閒時間,對自己來說已是莫大的奢侈。
「我曾在緬甸的船上度過無所事事的11個小時,時間彷彿永無休止般,沒有行程,也沒有人打擾,感覺實在是美好。」
莫登倫德表示,在空閒時間,自己喜歡聽音樂、玩音樂,近期也開始打打壁球,同時也喜歡旅行,如果3至4週沒有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我也喜歡閱讀,希望能瞭解週遭發生的事情,其中雜誌類,最喜歡《經濟學人》、《紐約客》等資訊相對沉重的類別,但書籍則喜歡非小說類,紀錄型、自傳和歷史類,喜歡瞭解成功和聰明人士。」
與家人保持聯繫
此外,他還愛與身在挪威的父親玩網絡基本橋牌(Online Bridge)遊戲,因為「可以想像父親在挪威的客廳中與身在吉隆坡的我進行聯繫,感覺就像自己陪伴在他身邊,偶而在回家的路上也會和他玩玩遊戲,覺得在一定的程度內與他有聯繫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是非常重視家庭生活的人,與兩個孩子的關係非常密切,儘管現在他們已經長大,關係有所改變,但仍是對我非常重要的人。」
當莫登倫德談起兩個兒子高過他,長得比他帥時,臉上充滿了為人父親的驕傲感,不難發現他果然是典型的愛家挪威人。
遺憾沒見到喬布斯
出生於挪威西部的莫登倫德,從挪威學商畢業後在當地工作了6年,但在瑞士就讀MBA後,開始喜歡國際社區和多元性,因此開始四處旅遊,搬遷至美國波士頓、瑞士日內瓦、吉隆坡和英國倫敦等地,開啟了其「無根」之旅。
「若生命可以更長,我希望有更多的生活,那樣我就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居住。我發現多元化和改變充滿啟發性。」
他說,與其他人不同,自己並不認為「根源」是很重要的事,而孩子們也顯然跟隨了「無根」的特性,完全是國際居民。
詢及他人生中的導師時,莫登倫德認為,自己並沒有人生導師,但往往在發生問題時會回想起以前的老闆是怎麼處理的,怎麼想的,從而發現啟發人生的企業家並不少。
他坦言自己喜歡蘋果創辦人喬布斯的做事方式,原本有機會與喬布斯在銷售iPhone協議簽署活動時進行會晤,但最終因錯過了而留下遺憾。
「我覺得他雖非完人,但也是獨特的人士,而我自己也是前披頭四成員約翰連儂的長期粉絲,受到他如何看待生活的態度啟發。」
他說,自己喜歡打破規章的人,而喬布斯和約翰連儂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