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常常出自保護、寵愛的心態,對孩子的成長有許多計畫。但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透過親自體驗、動手去做,才能真正解放他的感受和思考。
1.吃飯
2.穿衣
3.玩耍
4.人際
5.嘗試
6.想像力
7.冒險
8.獨立
9.勇氣
讓他用自己的方式長大吧!
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去體驗這個世界,雖然你認為是保護,但過度的狀況下,這相對的是在剝奪孩子看世界的機會。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吧。
讓許多父母不禁要問自己:對幼兒寸步不離就沒有了危險嗎?對於國小階段的孩子又該「何時才可以放手」?讓孩子能夠社會化及學習獨立,是父母在孩子十二歲前需要執行的親職工作。父母如能隨著孩子的年齡提供不同的防護措施,從綿密的保護到放手之間,能夠做好觀念的導正、訂定安全守則、教導孩子與人應對及求助方式,加上一次次的模擬練習,必然可讓孩子愈來愈能主宰環境,身為父母的你便能放手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