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功夫明星李小龍在42年前的今天,1973 年 7 月 20 日於九龍塘離世。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功夫影帝、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亦是「功夫片」電影始祖一代武術宗師、中國功夫首位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去世之後,他的銀幕形象對全球華人以至世界各地都依然有著巨大影響力。
他已經離去40多個年頭了,但是也許你不知道,至今這位東方功夫巨星仍保持著多項難以打破的世界紀錄,他的無數傳奇故事依然為今天的我們津津樂道…
李小龍一生創造了許多個記錄,許多記錄至今都無人打破,下面列舉由李小龍保持的9項紀錄
1、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3、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75公斤的壯漢打出5、6公尺遠。
4、輕鬆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5、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拳王阿里當時也打出了這樣的記錄,但李小龍體重130磅,而阿里體重260磅,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6、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踢6次腿,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遊泳池中。
7、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伏地挺身;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普通人連支撐起來都不行)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8、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大約5米。
9、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平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然後收回;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片刻;一隻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接一個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
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
32歲的李小龍以一場暴斃重復著無數天才化為永恆的公式:到達一個「巔峰」,然後「死去」。但這是一個武術傳奇的開始。在銀幕上,李小龍是個趨於完美的傳奇英雄,而現實中的李小龍則是不乏缺點的性情中人。李小龍的拍片軼事,甚至比他的電影更精彩,現在就帶大家一起回味李小龍拍片時的傳奇故事:
1971《唐山大兄》
1970年,邵氏有意請李小龍拍片,但李小龍開出「狂妄」條件,被邵氏視為笑談。當時正值嘉禾剛起步,當家人鄒文懷抓住空當,派親信赴美與李小龍面議。李小龍見嘉禾誠意如此,主動降低片酬等條件,但惟獨對劇本的質量決不放鬆。李小龍對港式武打片「見面就打,無緣由就打,為打而打,只有暴力不見功夫」並無好感,與鄒文懷一拍即合。於是兩人約定拍出第一流的功夫片。沒想到簽約後風波再起,有台灣地區片商開出誘人價碼,連如何鑽法律的空子都替李小龍想好了。但李小龍在去泰國片場的途中,特地轉香港發表聲明「我李小龍一旦落筆,就再無可能更改。」嘲諷片商不了解他的性格,把他和貪慕名利的小人混為一談。
到了泰國片場,在一個殘破的村落,當地生活條件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打戲受傷是家常便飯,嚴重的話要驅車2個小時到曼谷去治療,但這還不是最難熬的。李小龍擔心的是,由於營養攝入不足,每頓飯都難見到肉,身體達不到理想狀態。幸好還有一些保健品,能稍微解困。但能夠拍攝他心儀的角色「雖然身處地獄,但是我鐘愛的工作,如何惡劣我都樂意承受。」
在女一號衣依的眼中,片場的李小龍像一個穿背帶牛仔褲的大男孩。他調節片場氣氛有兩個方法,其一,他講究衣著,還會自己縫制,凡是跟他談得來的,都會被拉倒他的房間裡,欣賞他的「新裝記者會」。其二,他常常在曼谷酒店的點唱機一展歌喉,不過這歌聲遠不及功夫,比鴨子叫還難聽。即使受到噪音抗議,也不為所動。
片中鄭潮安去復仇的前夜,他覺得自己此去生死未卜,所以找了個妓女歡喜了一夜。這場戲是李小龍從一個農村小子的角度出發,提出要加的。電影的首映是午夜場,看過的人認為這對英雄的形象不利,於是把這場戲刪減了。如今只留下了照片
《唐山大兄》的導演羅維對武打片頗有造詣,當時的李小龍還是星途未知的新人,但為了拿出好的作品,忘記了輩分之見。羅維想要表現動作的美感,真實性是次要,而李小龍則堅持摒棄花哨招式,追求凌厲實感。兩人爭執不下,鄒文懷取了折中的辦法:先安撫羅維,再說服李小龍「你不是想讓觀眾見識真功夫嗎,但你出招太快了,觀眾怎麼看得清?」李小龍一想,他說的很有道理,於是接受了彈床的輔助,把高踢化為「李三腳」。
1972《精武門》
成龍在《精武門》的結尾被李小龍一腳踢出窗外,據他回憶「李小龍搖晃著腦袋突然出現在片場,他看上去非常生氣,即使在走路的時候,這條龍似乎也能放射出電流的光華。他生氣的原因很快就清楚了,跟在他後面趕到的人,就是羅維。」
《唐山大兄》大獲成功之後,羅維將功勞全部歸於自己,甚至說李小龍的功夫是他指導的,導致兩人關係崩壞。在片場,李小龍首先對劇本表示不滿,指責臨開拍,劇本還沒準備好。但實際上,在那個年代,劇本都是邊拍邊修補的,擺明了是和羅維鬥氣。兩人整日地爭吵,最終羅維的夫人劉亮華為老公求情,「我先生沒有冒犯你的意思,每個人都知道你是大師,我們不過是你的學生。」看在劉亮華的面子上,李小龍才放鬆下來,而《精武門》中,李小龍不僅能指定演員,片酬也漲了,設計動作場面,指導演員,都是他在張羅。
李小龍習慣了美國拍戲時一天只拍8小時的節奏,到了香港有些水土不服。剛坐了20幾個小時的飛機,一到片場就是七天連軸轉,而且天天有打戲。連續拍攝47天玩命地幹,這在美國,片商是要吃官司的。但即使這樣,李小龍也沒有放鬆對身體的磨礪,在他住地附近,有條500級的梯道,據說能叫人跑斷腿,卻成了他鍛煉的天然器材。
1972《猛龍過江》
《精武門》票房再破紀錄,李小龍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羅維為了再與李小龍合作[黃面虎]將手頭的《鐵拳情歌》推後,沒想到李小龍將20頁的劇本初稿放到他面前。在「邵鄒奪李」的節骨眼上,大導演到處都有,李小龍只有一個,於是鄒文懷選擇了棄羅保李。羅維雖然心有不甘,轉念一想,一個毛頭小子能搗鼓出什麼名堂,等著看笑話好了。
《猛龍過江》的初稿將場景設定在舊金山,但華納只肯出四萬美元,鄒文懷意將外景地移到古羅馬競技場。在歐洲名勝展示中國功夫無疑是誘人的,這才讓李小龍暫時打消進軍好萊塢的心思。
電影開拍在即,李小龍又提出高難度的要求,指名讓合作過《唐山大兄》的苗可秀出演女主角,而此時苗可秀正在《黃面虎》劇組。李小龍無視羅維的感受,執意不作他想。羅維雖然是苗可秀的義父,要苗可秀自己選擇,最終苗可秀「大義滅親」,加入了《猛龍過江》。
1973《龍爭虎鬥》
這部李小龍的巔峰之作中,他的暴君作風也達到頂點。他認為編劇亞倫根本是個功夫盲,以罷演相要挾,鄒文懷想了個法子,告訴李小龍亞倫已經被趕回美國了,實際上將他藏在了酒店裡。這才讓電影正式開拍,可沒幾天,李小龍再次罷演。原來亞倫在酒店裡悶得慌出門瞎溜達,誰知道香港這麼小,讓李小龍撞了個正著。他找到溫特杜爾質問「你們膽敢聯合起來戲弄我!」最終以亞倫卷鋪蓋回家告終。亞倫坦言「他不僅像個暴君,根本就是個瘋子。雖然他力圖使劇本盡善盡美,但我受不了他。」李小龍的狂妄也是有資本的,他事事親力親為,好似一台發動機,劇組沒了他就會停運。
電影拍攝中,有一次李小龍和石堅為詹姆斯·吉利演示動作,當他比劃OK的動作問詹姆斯是否明白時,石堅誤解為排練開始,一記重拳打的李小龍嘴角滲血。不過李小龍知道石堅不是有意的,脾氣雖然臭,但還是一言不發回辦公室休息。
李小龍身兼主演和武術指導,又喜怒無常,時而推翻重來,使影片製作周期拖延了4周,但幸好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龍爭虎鬥》成為第一部打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