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勇敢出走的背後都有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卻往往都是為了相同的目的而離開熟悉的環境。
旅行時我總愛與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們聊天,碰上聊得來的人便會結伴共游好一陣子,也因為長期使用Couchsurfing(沙發客)的關係,有不少機會更深入認識某個人。我遇過29歲那年因國家困境失去工作只身前往澳洲打工,工作尚未結束卻因情傷而選擇再次給自己機會暫時逃離的女生;和明明早已在該國小有名氣卻想看得更多、畫出更好創作的大男生旅行過;結識一對原先不愛將自己推入陌生,卻在嘗試後深深愛上並決定環遊世界的情侶成了好朋友;還有許多的人們,有的是為了愛情奔走、有的是因心碎療傷、有些是工作、有些只是單純出來想見見不同的城市,但無論原因為何,每個旅人都會在旅行途中抑或回到家鄉後發現:面對生活,內心似乎多了更多想像。
無論為了什麼原因出走,旅行都讓我們學會大膽夢想
前些日子接待了一對來台灣玩的波蘭情侶,才發現原來他們早已有將近三年的時間不曾回過家,當年因碩士畢業後同樣受到大環境影響,找工作不容易,即便有工作起薪也相當低,於是決定「乾脆就做點不一樣的事吧」,兩人先是去東南亞旅行,後來又用特別的visa跑去澳洲打工了好長一段時間,意識到離開好些日子了才又開始踏上旅程,一路背著行囊在不同城市間奔走到回家。
不過聊起回波蘭後的計劃時,他們卻說只是去找家人、也許待個兩、三個月又要再一起申請Working Holiday的Visa回澳洲,也因為當時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的關係,女生在咖啡廳的老闆想升她為經理負責管理店面,而男生的上司也希望他能回去、表示願意給他正式合約,不籌找工作、薪水也確實是自己國家的好幾倍,他們說要再回去賺一年的錢,比起在自己國家緩慢存錢、即時有夢想也不知道該等到何時才能實現,不如到另一個環境。
也因為那些長期在海外生活的日子,對於人生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像,還記得女生說自己念的是國際關係學系,這份工作若能擠進去薪水當然很好,但卻鮮少有釋出給零經驗年輕人的機會,而她心中也另外一直藏著個咖啡夢,在澳洲她說自己感覺那裡的人不會將這類服務業工作看得好似層級較低,也發現自己真心喜愛做著這些事,心中慢慢產生了回去後要自己打造一間咖啡館的理想;而男生念的是運動學系,若當初沒有來到這,或許不會萌生原來自己也有能力創業、靠著熱愛的運動賺錢的可能,他說他想替波蘭的小學生們辦完整的camp,也因為一邊旅行的關係他接觸了更多相關活動,比起任何時候更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做好這些事。再回去澳洲賺一年的錢,不僅僅能賺到開設店面、創業的資金,還能一起買一棟小房子,這樣的人生,在出走前從來不曾設想過,更別提大膽夢想了。
Photo : blog.freepeople.com
旅行不是為了拋下過去,而是遇見更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想那就好比我帶著只是想去歐洲看看不同的世界,卻因為旅行過程中接觸到不同人事、相異文化,經過各種碰撞甚至衝擊才體認到「生活從來不只是這樣」,沒有人能決定你該如何過日子,只是在離開前我從不知道「原來我們可以這樣過日子」,於是我原以為那個社會建構下的人生就此被打碎,卻換上了更勇敢去相信能創造理想的開始,此時此刻我是如此熱愛自己的生活,而那很肯定不是在旅行之前的我有辦法想像的。
至於那個因為情傷出走的女孩因為暫時逃離而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大,對於失去的人又何必執著;那對一起辭去工作環遊世界的情侶還在路上,但他們已經開始對未來有更美好的期許與膽敢夢想;我們因為背負著什麼而離開家鄉,卻才發現旅行不是為了讓我們拋下過去、撫平傷痕或純粹的留下回憶,每一次的出走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與生活、更懂得面對必須繼續走下去的現實,而似乎有那麼一點,抓住了人生的方向盤終於能大膽航行。
即使長時間的遠行偶爾看來像是場賭注,你會聽到太多人說,好像哪個人旅行回來也沒什麼改變、這麼做只不過是在耗費青春,但若是事事都有保證,那人生又怎麼會有趣呢?而那些因為離開得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誰也無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