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舌尖上的挑戰:毒藥與美味並存的小呆萌.

@ 2016-04-07

世界上最嗜食河豚的國家當屬日本了,僅東京就有1500多家特別的餐館烹製河豚料理。日本人吃河豚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江戶時代起日本就已經盛行吃河豚,從古盛行至今,已成為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

河豚因屬高級食材而在日本人當中也很有名。但由於其內臟蘊含毒素,如非持有專業資格的廚師,是不能進行烹調的。吃河豚季節是在10月至3月左右的寒冷期,尤其在12月至2月之間是最當造的。想吃河豚的話,趁這段期間光臨河豚料理店吧!

河豚又名䰾魚,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淡水魚中,大概什麼魚都比不上河豚。河豚有毒,人盡皆知,餐廳要經營河豚菜式,河豚魚加工師需經國家授權成立的權威培訓機構培訓合格,並持有《河豚魚處理師證》。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會長潘淦教授說,現在國家對人工養殖的河豚的食用限制正在逐漸的放開,部分省市餐館持牌持證即可經營河豚。

河豚,為哺乳綱淡水豚科動物的統稱。淡水豚總科(Platanistoidea)屬鯨目,擁有四個棲息於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現存海豚科品種:當中三個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個品種,即普拉塔河豚則是生活在鹹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於科學分類中,它仍被列為淡水豚總科而不是海豚科。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後就會變為粉紅色。中國長江河豚是長江三鮮之一,產於長江下游,有毒,江陰一帶古時有「拚死吃河豚」之說,經過技術操作後可去毒,味道鮮美。

中國河豚和日本河豚一樣嗎?

日本河豚魚是指一種近海魚,為何叫「河豚」是因為中國的河豚魚中有溯江而上的淡水魚種,自古河豚魚的稱呼沿用至今。河豚魚屬肉食性魚纇,可用其鋒利牙齒咬碎海底貝纇的外殼,啄食其肉。「煙花三月下揚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話,分別改造組合於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而這兩句話正是揚中神奇河豚文化的傳神之筆,也是有著「中國河豚島」之稱的揚中城市廣告。

日本河豚魚的漢字表記來自中國,關東地區稱「Fugu」,關西稱「Fuku」,諧音「福」,而關東常用的「Fugu」則諧音「不遇」,因此關西的河豚魚料理店多以吉利的「Fuku」為店頭招牌的日文標記。日本河豚魚的種纇有40多種,可供食用的有虎河豚、真河豚、縞河豚、草河豚、烏河豚、潮際河豚、小紋河豚等共20種,其中味道最鮮美的當屬虎河豚。 河豚最美的是肝臟,所以在盤子中,肝臟總是放在最上面,肉質嫩滑,入口就彷佛一口仙氣。用舌尖輕吻,這俗名「西施乳」的肝臟就灰飛煙滅,頗令人神傷。吃過了這個,再吃什麼都沒有味道了。

第二好吃的是河豚皮,皮上有小刺,咀嚼起來有輕微的咯吱聲,但是最好的吃法是囫圇吞棗,整個往下嚥,很養胃。

再次好吃的是配料:草頭。草頭是一種滬上常見的蔬菜,此時它早已沾滿了河豚的香味,變得美味異常。

最後才是河豚肉,肉質細軟,吃完後悵然若失,因為「品過河豚,百魚無味」。【河豚的價格】 河豚魚料理的價格不菲,一般要吃套餐,零點難以品嚐河豚魚料理的全套味道,所以一個人要6,000日元至20,000日元左右,根據料理店檔次不同,價格也不同。如果初到日本旅遊嚐鮮,一般選擇每人含酒水不超過8,000日元的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價格。【河豚的產地】 日本雖各地均有河豚魚,但最著名的產地是山口縣的下關,舊稱馬關。下關市位於日本本洲最西端的關門海峽,這裡魚纇資源豐富,盛產河豚魚,虎河豚便是當地特產之一,而日本的河豚魚料理也是起源於下關。

【河豚的毒素】

河豚魚體內含有稱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的毒素,據說比氰化鉀還要強1000倍,其毒素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臟和膽囊等處,即使加熱也難以破壞,而河豚魚體內其它部位並無毒,因此只要處理得當,去掉含有毒素的部位便可放心食用,因此也有拚死吃河豚一說,可見這種毒物的美味是多麼的誘人。 【河豚的營養】 河豚魚肉高蛋白低膽固醇,且低脂肪,並含有豐富的牛磺酸、硒和骨原膠等對強化心肺功能、改善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有好處的營養成份,而河豚魚皮中則含有骨原膠等對皮膚美容有效的營養成份,因此不管從營養角度還是口味,河豚魚都是食用魚中的極品。這也是日本人喜食河豚魚的理由之一。

聽說有一道菜叫《白汁河豚》,此湯汁營養非凡,食之可如虞姬般風華絕代,展現此餚養顏塑身之功效。湯汁濃郁、白皙如乳、鮮美無度、濃香撲鼻,可溶性蛋白含量極高,營養價值無與倫比。 日本人喜歡吃河豚,河豚有毒,曾經毒死不少人。但其實,河豚看起來也是一個萌蠢的小動物,特別是它有一個本領是,遇到敵人的時候,就自己吹起,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這個時候就更加呆萌可愛了。吹胖的樣子:

來看看它瘦下來的樣子:

雖說河豚有毒,但日本人還是爭先恐後地吃,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日本人非得這麼卯足了勁要槓上河豚呢?咳咳咳,讓我來帶你們八卦一下吃河豚的曲折心路歷程。

最早日本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豚可以吃。後來到了近代,經常發生武士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事件。所以當時政府還是很有頭腦地,頒布了「不准吃河豚!!」的法令。一旦發現,要沒收全部家產。但是吃河豚卻屢禁不止,不僅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詩人松尾芭蕉等還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俳句。

後來到明治時代,政府實在受不了這些愚蠢的平民了,在報紙上大幅登載不准吃河豚的宣言,而且還立法要逮捕拘留吃河豚的民眾。本來這東西有毒,吃了容易中毒,還要沒收家產,還拘留,不吃就是了,但是故事發展有了標誌性的轉折點,1888年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人大家都知道,伊藤博文,偶然吃了一次河豚。這是轉折性一次試吃!伊藤博文頓時覺得這簡直就是人間美味,然後首先在山口縣解除了不准吃河豚的禁令。

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在下關春帆樓前還有紀念伊藤博文吃紀念河豚的紀念碑:

後來日本的大學教授就開始研究河豚的毒性了,想這麼好吃的東西,有沒有辦法解毒呢?於是特別認真地研究了各種河豚,並且將毒的強度,屬性,解毒方法都科學地驗證了一下。然後吃貨們前赴後繼以身試法終於依靠科學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終於在1892年,從東京開始,各個地區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

以致到現代,政府終於讓步,在新的食品衛生法裡,詳細制定了關於吃河豚的規則,並且還設定了河豚廚師資格證的考試,有了這個資格的廚師,才可以科學地根據不同的河豚處理它們的毒素,才可以賣河豚。還詳細地列出了哪種河豚的哪種部位可以製作和販賣。 【有關河豚的法律】 在日本正規的經營河豚魚料理店是近代以後的事情。歷史上因誤食河豚魚而丟掉性命的事常有發生,為此日本江戶幕府曾頒布了「河豚禁食令」,直至明治維新後伊藤博文促山口縣令解除禁令起,到日本全國解禁則已是上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了。 194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河豚業取締條例」,規定從事河豚餐飲業必須通過國家「河豚庖丁師考試」,並持有經日本政府批准的營業執照方可上崗開業,以保証河豚餐飲業的安全。 所以,在日本有條件吃河豚的同學,不用擔心,一定要嘗試一下啊!不過雖然這樣,日本還是會經常有,比如深夜遇故知,在船上把酒詳談甚歡,然後恰巧撈起一隻河豚一激動就吃了,然後被毒死的新聞。 【吃河豚的季節】 吃河豚最好的季節是冬天,不僅僅可以吃到溫暖彈牙的河豚火鍋,而且冬天還是河豚產卵的好時機,河豚的精巢也是美味的食物之一。另外,河豚販賣最出名的一個地方就是大阪的日本橋黑門市場一帶,附近有不少料理店哦:

【河豚的處理】

由於河豚是有毒的,所以河豚在吃之前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擁有河豚廚師資格證的廚師,經過「身欠き」的處理工序。

這是指什麼呢?去掉河豚的嘴唇和鰭背,剝皮,然後去掉內臟的處理方法。(河豚有毒的主要是肝臟和卵巢部分)這些處理方法很精細,因為一旦破損,則會讓可以食用的部分也帶上毒素,影響食用。而河豚的皮則富有韌性,不僅口感獨特,而且還是古代民間藝術品的材料。所以剝皮也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所以整體而言,處理河豚的廚師工資挺高的。

處理過後的河豚:

【河豚的吃法】

一般而言,魚類死亡4-5小時內是最新鮮的,之後肉質就會僵硬,影響口感。而河豚不一樣,它本來肉質緊實,死後24-36小時肉質才會軟化下來,這個時候食用是最好的,也是口感最滑嫩的。

一般河豚魚料理店為食客提供包括河豚魚刺身和河豚魚火鍋等在內的河豚魚全席套餐,同一條河豚魚經河豚料理師精湛的手藝加工後,會以近似於藝術品的形式出現在食客的面前,一般這種河豚全席套餐包括河豚魚刺身、汆河豚魚皮或河豚魚皮凍、烤河豚魚、炸河豚魚、河豚魚火鍋,最後還有河豚魚燴飯等,喝酒的人別忘了點一杯河豚魚翅酒。

河豚火鍋也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選擇。將切好的河豚,連同白菜、大蔥等蔬菜以及豆腐、蘑菰等放進用海帶等做成的湯汁裡煮。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往鍋裡加進米飯,調上味,就成為「河豚雜燴粥(フグ雑炊)」了。接下來我們就說道說道這河豚刺身吧!

【ふぐ刺し】

首先必須提到的當然是刺身了啊,高級日本料理啊。河豚魚刺身最能代表河豚魚的原本的味道,由於河豚魚肉較其它魚肉有嚼頭,因此片得很薄擺在一個大盤裡,吃時夾2-3片沾內放蔥花和辣味蘿蔔泥由柚子汁和醋調製的調料,味道鮮美。切得薄且晶瑩透亮是其一大特徵。上菜時,放在一個大的彩碟裡簡直就像一幅圖畫。將切好的河豚刺身像一朵盛開的大花般在碟內排成圓形的擺法最為普遍。某些廚師將河豚刺身排成仙鶴形的或牡丹花樣的形狀,比拼裝盤技巧。

在河豚的魚身當中,河豚的魚白(フグの白子)特別受到食家們垂青。其實所謂魚白是雄河豚的精巢,其入口即溶的質感甚至被一些食客認為是世界上的第一絕品。河豚一般在1月至3月初左右的時期特別鮮美。雖然價格偏高,但有機會的話絕對推薦您一試。另外,將烤好的香脆河豚魚翅,放進日本酒裡就造成了「河豚魚翅酒(ヒレ酒)」。這種酒有著與別不同極為醇香的味道。 不僅河豚的皮很有嚼勁,河豚的肉生吃也是很富有彈性的,想要一口咬斷是很難的。所以,做刺身的時候要盡量地切到薄如宣紙,晶瑩剔透。而這種刀功,不僅需要嫻熟的刀法,還需要特殊的「河豚切刀」。而河豚的裝盤方法也很有講究,主要分為「鶴盛り」、「菊盛り」、「孔雀盛り」、「牡丹盛り」四種。每一種都賞心悅目,力求做到如藝術品一般的享受。 鶴盛り:

菊盛り:(左邊的是河豚的皮)

孔雀盛り

牡丹盛り

吃的時候,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晶瑩剔透的河豚肉,然後沾醋吃。另外經過熱水處理的河豚皮也是這樣的吃法。

【ふぐ鍋】

河豚鍋是將河豚魚肉和海帶,蔬菜以及味增等一起燉煮而成。而跟刺身一樣,吃的時候沾醋食用。而煮過之後的湯汁,加少許鹽,和飯在一起煮,鮮香異常。【白子料理】 好了,說到特殊的地方了。白子是什麼呢?其實是雄性河豚的精巢。其中產卵期的1月到3月是最美味的時刻,而且也是最昂貴的料理之一。其中燒烤、油炸,和豆腐一起烹調都是上品料理的吃法。大家也不要覺得噁心什麼的,就跟我們吃蟹黃蟹膏是一個道理嘛。鹽燒白子:

白子豆腐

【煮凝り】

將河豚皮和蔬菜,菌子一起燉煮之後放入冰箱,第二天河豚皮會膠質化,形成入口即溶的魚凍。爽滑可口,而且味道豐富,令人胃口大開。

接下來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下河豚的5種特別吃法:河豚魚乾紅燒排骨

主料:豬大排500克、乾河豚1條

調料:冰糖適量、姜少許、八角2個、乾辣椒2粒、料酒300毫升、老抽20毫升、橄欖油適量、丁香5粒

做法:

1.燒一鍋水,放入薑片、排骨,焯水2分鐘後撈出排骨,瀝乾水份;

2.河豚魚乾放入溫水中泡發至軟(大概半小時左右),切成菱形小塊,待用;

3.鍋中加入適量橄欖油,爆香薑片,丁香,八角,干紅辣椒,加入排骨煸炒一會,再加入300毫升料酒(差不多淹沒排骨的量),大火燒開後將排骨連同湯汁一起轉入到砂鍋中;

4.往砂鍋中加入冰糖、適量老抽,蓋上蓋子,燒開後轉小火燜煮20分鐘;

5.20分鐘後,加入河豚魚乾,繼續小火慢煲1小時左右,待湯汁收乾只剩1/3時即可。 清燉河豚魚

主料:杏鮑菇100g

調料:食鹽適量、調和油適量、胡椒粉適量

做法:

1.河豚魚乾提前泡好,洗淨,切成小塊,待用;

2.杏鮑菇切厚件,待用;

3.電燉鍋中放入薑片和蔥末,下河豚魚乾和杏鮑菇,倒入適量的水中檔燉煮30分鐘後放少許胡椒粉、鹽、芝麻油,最後撒上少許蔥末即可。 西蘭花河豚丁

主料:西蘭花120g

調料:食鹽適量、蒜適量、蠔油適量、香油適量、調和油適量、紅椒適量

做法:

1.西蘭花切成小朵,洗淨,焯一下水,撈出過涼。

2.河豚魚乾去骨、切丁,用溫水泡發好。

3.紅椒切細段,蒜切片。

4.鍋下油燒熱,下入河豚丁炒出香味至色略變,再加入蒜片、紅椒與蠔油炒勻,然後加入西蘭花、麻油、鮮雞汁炒勻便可出鍋。 蒜香苦菊河豚幹

主料:苦菊120g

調料:食鹽適量、蒜末適量、米醋適量、蠔油適量、元貞糖適量、芝麻適量

做法:

1.河豚魚乾洗淨,溫水泡軟,用手撕成小條狀,待用;

2.苦菊用淡鹽水略泡,清洗乾淨,切成小段,待用;

3.鍋下適量自製紅油,加入蒜末煸炒至出香變黃,再加入河豚魚乾,中火煸炒至入味,關火放涼;

4.將洗好的苦菊放在放涼的魚肉上,加入適量鹽、糖、米醋、蠔油、熟黑芝麻拌勻即可。 河豚肉丁披薩

主料:奶酪160g

調料:食鹽適量、披薩草適量、披薩醬適量、玉米粒(黃、幹)適量、橄欖油適量、洋蔥適量、黑胡椒適量

做法:

1.麵粉100克、酵母3克、橄欖油10克、溫開水70克、鹽1克、白糖5克揉成光滑麵團,醒發至兩倍大;

2.河豚肉乾用溫水泡至軟,加入新世界奧爾良醃料醃至半個小時以上;

3.鍋中放適量橄欖油,依次放入洋蔥、玉米豌豆粒、河豚肉丁翻炒,加少許鹽、黑胡椒調味出鍋;

4.將麵皮原料和成均勻麵團,發酵好後擀成與盤大小差不多的麵餅;

5.盤內塗抹上少量的油將麵餅放入烤盤中用手向兩側輕推出邊。用叉子扎一些小孔;

6.刷一層蛋液入預熱180度的烤箱烤八分鐘取出。

7.塗一層披薩醬;

8.撒上炒好的河豚肉丁與菜粒;

9.撒上一層奶酪絲;

10.撒上一層披薩草;

11.入烤箱烤十分鐘左右;

12 .取出,在披薩外沿再刷一層蛋液,撒上剩下的奶酪;

13.再次入烤箱約七八分鐘,至奶酪溶化;

14.取出切塊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