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胎兒的營養供應系統,所以不能只講輸卵管、卵巢、子宮的生理變化談起,而是要從最根本的來源五臟六腑說起。五臟六腑的運作反應著子宮的健康程度,所以,要想子宮的營養充足,就必須保證五臟六腑的運作。
只要腸胃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正常,子宮就會健康,月經就會正常,人也會神清氣爽、青春亮麗,倘若五臟六腑出了問題,子宮的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中醫講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及三焦。中醫認為,一個人的精、氣、血是由五臟所統管,脾統血,肝藏血,心主血,氣息由肺掌理,精氣則由腎掌理。六腑管的則是消化食物,吸取精華,排除廢物。
五臟之腎vs六腑之膀胱
中醫指的腎臟,不是單純指有形的腎臟器官,還泛指泌尿系統,主宰著先天之氣及後天之氣。人出生之前,在還是胚胎時,精氣就已蘊藏腎氣中,有了人形之後,精氣就會轉移至腎臟中,就是說腎臟是人體的先天之氣,然後才會有生生不息的後天之氣,而且與膀胱、骨髓、腦、頭髮、耳、男女生殖器構成腎臟系統。
這個與生俱來的腎氣會主宰我們的一生,包括生殖、生長、發育,直到身體衰敗為止,所以腎氣會直接影響子宮營養站的功能。
腎氣不足,手腳冰冷
腎掌管生殖發育,關係著腦與骨骼的生長,按現代的說法就是硬體,但是,硬體的運行與保養,還要靠使用者對於軟體的正確運用以及讓其適當的休整,這也說明為何睡眠對於女人的美容這麼重要的原因。
腎病常見的症狀有神經衰弱、腰膝酸軟、頭髮早白、不孕、陽痿、月經失調、水腫、大小便失常。不僅如此,男子的陽痿、早泄、不育,女子的宮寒不孕等,這都是因為腎主生殖的功能 「命門之火」 不足了。
命門火衰時,生殖功能也會隨之而衰退,並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精神疲憊,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症狀,也就是所謂的「腎陽不足」、「腎陽虛」、「子宮冷」、「冷底」等問題。
大多數的女人在生理期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現象,多半與腎氣不足有關。還有些女人先天性3個月才來一次的季經,或是有一些遺傳系統疾病,這些都是由於腎病所致。
中醫講的肝,不僅僅指肝臟功能,還包含腦及自律神經系統,肝儲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協助脾胃消化,並與情緒控制相關,特別是憤怒、壓力與恐懼,亦影響眼睛、女性月經。膽附屬於肝,參與思考活動,肝疏排功能正常,膽汁才能順暢,兩者互相影響。
肝臟的氣化循環與維持子宮的健康有著密切關係,若肝臟有病變,罹患子宮病變的幾率也會提高。
肝鬱不疏,情緒失控
中醫對於女生的肝氣非常重視,有「女子以肝為天」,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條達的說法,意即情緒對於女生的重要性,因為肝是我們藏血的器官,主要是疏泄情緒等作用,所以我們會對於愛生氣或是常熬夜的人說「爆肝」的戲謔說法。
腎精雖是月經產生的根本,且有「經水出諸腎」的說法,但腎精必須化以為血,藏之於肝,注之於脈,才能轉化為月經。
如果情緒鬱悶,無法疏泄,心事憋在心裡,久而久之,因肝鬱而造成激素失調,進而長黃褐斑,所以疏肝解郁的方法,也是常見的女人祛黃褐斑的治療方法,所以女人們無論如何都必須養好自己的肝。
與經期綜合徵相關的頭暈、頭痛都和肝有關;若未受孕者,每個月的經血就會靠肝的疏泄作用排出,所以月經的規律性與肝有關,因此這也可解釋有部分女生在遇到壓力時,如考試、比賽、戀愛分手等重大事件時,會有月經不規則或暫停的情形。
除情緒影響之外,胸脅部位脹痛不適,也是肝病常見的症狀之一。
五臟之脾vs六腑之胃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氣,來自父母親,而後天之本是由飲食而來,所有飲食的消化、吸收和傳輸養分、水分是由脾胃負責,兩者互相配合,完成消化吸收和運輸營養的工作。
胃負責吸收、初步消化;脾主運化,具統帥血流、掌管四肢及肌肉的功能,將多餘的水分轉送到肺和腎,最後再透過肺、腎的作用化為汗和尿液排出體外。
子宮的健康非常重要,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重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一旦出現問題要馬上上醫院。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