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新北市一位新手父親,因為七個月大的女兒一直哭鬧不停,將其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據了解,嬰兒無明顯外傷,醫院表示可能父親哄寶寶的時候用力過度、搖晃太厲害,損傷了寶寶大腦,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很多人在寶寶哭鬧時,都會像新聞中的爸爸那樣,習慣性的抱著寶寶搖一搖,就會減輕哭鬧狀況,然而這些哄寶寶最常做的,並且認為是正確的行為,實際上是錯誤的。
其實從備孕開始,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小區跳廣場舞的大媽、隔壁家豆丁的奶奶都會給你灌輸各種各樣的育兒信息。她們為了你家寶寶也是操碎了心,但往往好心會辦成壞事。快來看看,月小咖總結的那些我們常常聽見的育兒「謠言」。
你中招了嗎?
謠言一:寶寶發燒捂出汗就會好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只要捂出汗燒就會退,其實這種做法極其不科學,而且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寶寶的新陳代謝遠比大人旺盛,給寶寶捂得太多影響機體散熱,會導致寶寶身體周圍環境溫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其體溫上升、高熱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造成「捂熱綜合症」。尤其是發燒的時候,更加要給寶寶提供降溫環境,不能一味地包裹。
正確做法:
寶寶發燒時應及時適量地減少衣物,用溫水擦洗身體並補充足夠的水分。發熱超過38.5℃或持續發熱時要及時就醫。
謠言二:孩子鼻子扁,捏捏就能變高鼻樑了。
幼兒的鼻腔黏膜嬌嫩、血管豐富,常捏的話,很有可能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導致鼻腔的防禦屏障能力下降,增加被細菌、病毒侵犯的風險。
正確做法:
爸爸媽媽們其實不用擔心,順其自然即可,如果小兒鼻樑過低,眼距過寬,雙眼外角上抬,同時還伴有體格發育慢,智能落後,以及有先心等疾病,切不可一味的「捏鼻子」,而應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遺傳性疾病。
謠言三:便秘要多喝水
寶寶便秘與喝水少沒有直接因果關係,主要原因是飲食中的纖維素不足還有正常的菌群數量不夠。
正確做法:
其實寶寶便秘,可以加一些青菜泥(不要切得太碎),如果便秘很嚴重需要服用益生菌,另外便秘的時候不能吃香蕉,吃蘋果才是正確的。
謠言四:把屎把尿需要早練
給小寶寶把尿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絕大多數孩子在3歲左右才能在生理上意識到排尿,拉屎,過早的訓練只不過是條件反射而已,而且把屎把尿也可能造成寶寶脫肛,心理逆反等問題。
正確做法:
大人在上廁所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在旁邊「觀摩」。西方國家有很多爸爸,在幫男寶寶訓練尿尿的時候,經常會帶寶寶到馬桶或者尿盆旁邊,在水裡丟一個麥圈,讓寶寶對準麥圈「開火」。這種新奇的引導創意,不但可以讓寶寶掌握技巧,也不會造成心理負擔。
謠言五:給新生兒擠奶 頭
不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出生3~5天後,都會出現乳腺腫脹的生理現象。觸之有硬結,輕輕擠壓可有乳汁。這是由於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的結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
正確做法:
千萬不要擠壓,否則若不慎把乳 頭擠破,會帶進細菌使乳腺紅腫、發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症。若有擔心,爸爸媽媽可以到醫院去諮詢醫生。
謠言六:胎髮一定要剃
老人經常說不剃胎毛會影響寶寶頭髮的發育,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剃不剃對寶寶的頭髮沒有什麼影響。
正確做法:
如果寶寶出生時頭髮濃密,且正好是炎熱的夏季,為防止濕疹,建議將寶寶的頭髮剃短,但不贊成剃光頭。已經長了濕疹的頭皮不要剃刮,否則更易感染。
謠言七:臍疝綁硬幣
肚臍膨出就是臍疝,是因在嬰兒臍部腹肌還未長好時,因腹壓過高形成的向外凸起。多見於早產兒、有腸絞痛並經常哭鬧的嬰兒。網上推薦最多的方法是用硬幣壓,但這種民間的土方法並不靠譜。用硬幣壓,用束帶勒都沒有加速好轉的效果。早產、腸絞痛都會誘發出現臍疝。臍疝是良性問題,隨嬰兒成長,腹肌發育,臍疝自然會消失,一般需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正確做法:
對於臍疝,爸爸媽媽不需進行特別干預,一般數月內隨早產嬰兒長大,腸絞痛不斷緩解,臍疝也隨之逐漸改善,直至消失。
謠言八:孩子從小用熱水泡腳促進發育
足底的韌帶遇熱就會變得鬆弛,不利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造成扁平足。
正確做法:
爸爸媽媽不要經常用過熱的水給孩子洗腳,更不能用熱水給寶寶長時間泡腳。
謠言九:孩子會爬就可以練站了
孩子太小練站會造成下肢骨骼畸形,出現O型腿或X型腿,影響寶寶的骨骼/脊椎發育,訓練寶寶爬才是必須的,爬這個動作是一切大動作的開始。
正確做法:
寶寶一般6~7個月的時候會坐,8個月的時候會爬,9~10個月時學站,1歲左右才可以學習行走。爸爸媽媽可以多觀察孩子的舉止,尊重自然規律,多讓孩子爬行可以提高四肢的協調能力。
謠言十:孩子不吃飯一定得追著喂
如果寶寶不想吃,就不用強求,吃多少無所謂,一定不要追著喂,然後再下一餐之前,不給吃任何的零食,但可以喝水,這樣通常在下一餐寶寶就會很餓,會吃的比較多。寶寶進食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孩子有飢餓感!
正確做法:
最好能給寶寶準備餐椅,並固定放在一個位置上,讓寶寶知道,吃飯就要在餐椅上吃,且只能在那個位置才能吃到飯。其次是不要讓零食和間食妨礙了主食,應該在孩子兩頓飯中間給零食。第三,吃飯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環境平穩和安靜,不能總有人逗孩子也不能讓他邊玩玩具邊吃邊看電視邊吃,時間長了就養成習慣了。
今天主要是提及一些民間常見的謠言,希望粑粑麻麻們重視起來,科學的帶寶寶。月小咖認為,給寶寶最好的寵愛是學習和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只有這樣,寶寶的成長才更健康更安全。粑粑麻麻們加油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