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動中國三峽?歐巴馬一句話讓安倍死心
物理學教授錢偉長先生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海灣戰爭的啟示》的文章。
錢偉長在文章中指出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採用突然襲擊的辦法,使用的常規武器足以使三峽潰壩,這將使長江下游六省市將成澤國,幾億人將陷入絕境。
面對目前的飛彈技術,三峽大壩的防禦是不可能的。錢偉長的的結論是:〝我們絕不能花了幾百億或幾千億人民幣來修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壩,給我們的子孫背上包袱,成為外部敵人敲榨勒索的籌碼。這裡啟示我們,在和平還沒有保障的國際形勢下,三峽工程是千萬不應上馬的。〞
誰敢動三峽大壩?用什麼武器又能動三峽大壩?不但超級大國敢動三峽大壩,就是小國也敢動三峽大壩,甚至國內千萬〝孤狼〞也可能動。動三峽大壩可以用核武器,飛彈,甚至一艘船或幾公斤炸藥。
習李登位之後,中日關於釣魚島的爭端不斷升級,為數眾多的中國人都支持攻打釣魚島,鷹派軍官放言很自信,取釣魚島如囊中取物。
但是發動突然攻擊之前,中國 須先在三到四天內放空三峽水庫,以免達摩克利斯劍落在自己頭上,而在短期內迅速放水又會造成超級洪水,形成與三峽潰壩同樣的災難效果。
一、日本敢動三峽大壩?
按照中國軍事專家的觀點,拿下釣魚島易如反掌,日本海軍不是中國海軍的對手,況且中國海軍新增了航空母艦,又有核武器做後盾;按照中國外交部的觀點,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中國打釣魚島是索回自己的領土;縱觀網路意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國人都支持早打釣魚島;中國政治家們更是走在輿論的最前面。
問題是,為什麼至今不敢動釣魚島?中國不但不敢動釣魚島,就是和菲律賓等國有爭議的一些南海小島,中國也不敢動。為什麼?
二、三峽大壩是懸在中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
打仗和下圍棋是一個理。你想圍殺對方的幾個棋子,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棋子是否會因此而受到對方的威脅。門前不清,斷然沒有先進攻對方的道理。圍棋中的一個最簡單的原則是〝寧失一子,莫失一先〞。
自從建造了三峽大壩之後,中國在軍事戰略上是先手喪盡,受制於人,這棋很難下。按照軍事評論家楊浪的觀點,三峽大壩成為敵方定點威脅的目標,就像懸在中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你敢打釣魚島,對方敢動三峽大壩;你敢打南海小島,對方敢動三峽大壩。
奪回釣魚島利小,三峽大壩失事損失重大;奪回釣魚島,發起軍事進攻者在明處,受世界輿論譴責;不用核武器不用飛彈就可導致三峽大壩失事。肇事者在暗處,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
楊浪認為,三峽大壩下游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國最主要的屯兵之地。根據1988到1989年資料,該地區駐軍占陸軍空降師的百分之百,集團軍的百分之四十五,步兵師的百分之二十八,裝甲師的百分之二十。
三峽一旦潰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預備隊在未進入戰爭之前,就被三峽潰壩洪水所吞噬,其後果是無法估量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在長江上建設葛洲壩大壩,壩前壩後水位差只有12米(三峽大壩壩前壩後水位差117米)。
最初出任葛洲壩大壩工程第一、二、三把手的分別是武漢軍區、湖北省軍區和宜昌軍分區的司令員,他們主持撰寫了一個葛洲壩大壩工程安全報告。
結論為:〝葛洲壩大壩一旦潰壩,湖北省境內長江中游兩岸和湖南省部分地區,將造成災難性後果,武漢危在旦夕,京廣鐵路至少將中斷兩個月。〞
為了保衛葛洲壩大壩的安全,防止敵方空襲,中央軍委在宜昌附近布置兩個航空師來保衛葛洲壩大壩安全。
四、美國和台灣敢動三峽大壩?
早在1958年中國中央和國務院就批准了建設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議案。但是毛澤東對三峽工程的軍事安全問題還是很不放心。
周恩來就派張愛萍和張震兩位元將軍主持三峽工程的軍事安全問題研究。當時認為敢動三峽大壩的只是美國和台灣的蔣介石。攻擊的辦法是用遠端轟炸機或者飛彈。
為了避免敵機的轟炸,兩位將軍建議,三峽大壩的壩址應該在石牌,而不應該在今日的三斗坪,而且要建水下的大壩(不知如何發揮防洪和航運作用?),讓敵機無法發現目標。
最後張愛萍和張震兩位將軍在文化大革命前提交了研究結論是:在目前的條件下,三峽工程的軍事安全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張愛萍將軍一生堅持這個結論,他是中國高層中唯一一個在中國中央和國務院批准三峽工程後沒有到三峽大壩工地去表示支持的高級領導。
對於大陸建設三峽大壩,中華民國政府的態度十分蹊蹺。當中國大陸正在進行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時,台灣行政院委託中央經濟研究院也做了對三峽工程的研究。
該研究迴避了三峽大壩的軍事安全問題,指出了三峽工程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最後卻建議中華民國政府應該靜觀,樂見其成。好一個樂見其成!
三峽工程上馬之前和建設之中,中國政府多次邀請海外媒體參觀三峽工程,台灣的新聞媒體界則是最積極參與,並多給予正面報導,唯恐三峽大壩工程中途夭折。
三峽工程主上派也以此來炫耀此工程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三峽工程建成之後,每逢台海兩邊關係緊張,台灣國防部就類比轟炸三峽大壩,定點威脅。
據說中國方面也曾在三峽庫區抓住過所謂台灣的特務。美國沒有拿三峽大壩開過涮,但有美國人認為台灣威脅三峽大壩是個好主意。在歷史上,美國政府曾支援民國政府建造三峽工程。
在三峽大壩上馬之前,美國政府表示不支援中國建設三峽工程,因為美國人從巨大型水庫大壩工程中吸取了許多負面教訓。
美國和台灣在三峽工程上的態度不同,台灣則是 希望中國自懸達摩克利斯劍;而美國則被中國認定是天敵,想到有人敢動三峽大壩,美國必然首當其衝。
2004年6月7日,美國《防務周刊》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在5月28日送交國會的《中國軍事力量年度報告》中指出,台灣為了嚇阻大陸,可能考慮瞄準大陸基礎設施,例如三峽大壩。
此言一出,立刻在美國和台灣引起巨大震動。美國兩岸問題專家譚慎格稱,國防部能公開討論台灣如何進行報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攻擊三峽大壩「絕對是個好主意」。
對中國這個意識形態上與美國格格不入,綜合國力的增長速度又遠遠超過美國的國家,美國有著一種深深的不信任感。蘇聯解體之後,不斷崛起的中國就成為美國最主要的防範目標。
美國一直利用台灣問題來遏制中國的崛起,甚至建言台灣在必要的時候攻擊三峽大壩,其用心之險惡昭然若揭。美國智庫遍地,五角大樓對世界各地的熱點沖衝突都有各種戰爭預案。
台海相對和平之後,日本又主動挑起釣魚島爭端挑戰中國,美國將其兩艘航母調入東海,與日本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為日本撐腰。
一旦中美因為中日釣魚島衝突爆發戰爭,那麼美國必然插手,屆時中美可能爆發核戰爭。而一旦中美爆發核戰爭,轟炸中國三峽,必然是美國軍方的第一選擇。
那麼,轟炸中國三峽到底會不會給中國帶來美國所希冀的毀滅效應?中國是不是對美國有相應的反制措施?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
三峽工程的建設成功,為中國治理長江水患帶來了巨大的幫助,然而,三峽大壩所囤積的巨大水量,也給中國的國防安全帶來巨大的挑戰。三峽大壩並非銅牆鐵壁,三峽大壩有一些致命的弱點。
三峽大壩和世界上的許多混凝土重力大壩的結構不同,水輪發電機的26條進水管,以及眾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裝在大壩中,這些管道的輸水截面是如此之大,要保證大壩每秒11萬立方米的泄洪能力。
形象地說,三峽大壩,就象一塊有許多洞眼的荷蘭奶酪,整體性差。此外,三峽大壩中還有三道深55米寬34米的橫截大壩的槽(一道為升船機用,二道為船閘用)。
而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層薄薄鋼板控制,一旦這層鋼板被炸毀,就可造成與潰壩一樣的效應,而破壞這層鋼板根本不需要什麼核武器,幾個恐怖分子就可以做到。
潰壩之後的三峽洪水將直接衝垮葛洲壩,抹平宜昌
三峽大壩若全潰時,百餘億立方米庫水短時間內下泄,壩址至沙市間沿岸,受洪水波直接衝擊,災害損失嚴重。葛洲壩水利樞紐將嚴重受損,宜昌市在鐵路線以下地區受淹。
枝城、上下百里洲和荊江分洪區以西洲灘圍垸將潰堤受淹。潰壩洪峰的最大流量將達到100—237萬立方米/秒,下泄洪峰將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到達葛洲壩水利樞紐,屆時洪峰仍將達到31萬立方米/秒。
洪水損壞葛洲壩大壩後進入宜昌市區,洪水在宜昌城內的流速仍然有每小時65公里,潰壩4—5小時後,宜昌城的水位將高達海拔64—71米。
1998年,長江洪水的最大流量為6萬立方米/秒,這裡給出的潰壩洪峰是其洪峰的37倍,洪峰下泄的速度高達每小時100公里,與高速公路上飛馳的汽車相同。
如此大的流量,如此高的速度,其破壞能力遠遠超過摧毀三峽大壩的幾顆炸彈。就是葛洲壩水利樞紐,在這樣的流量和速度下,也要被衝垮。
宜昌市地面的平均高程不到海拔50米,當宜昌市洪水位高達海拔64—71米時,宜昌城已在水下20米處。
在三峽大壩發生潰壩後,宜昌市的居民幾乎沒有機會逃生,因為在潰壩後的半個小時,洪峰已經就到達宜昌市。僅宜昌一市的人員損失將高達50萬。
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潰壩洪峰的最大流量將達到237萬立方米/秒。長江最大洪水流量為11萬立方米/秒(1870年),為世界上第三,原蘇聯利納河的最大洪水流量為18·9萬立方米/秒(1967年)。
巴西亞瑪河的最大洪水流量為37萬立方米(1953年),和三峽潰壩的流量237萬立方米/秒相比,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模擬模型尚未告訴人們,當三峽水庫里裝滿水,393億立方米的水量就相當於黃河一年的水量,黃河一年的水量,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潰泄下來,將製造出史無前例的超級大洪峰
1986年四川省政協調查組在報告中指出,「戰爭一旦爆發,三峽大壩必然成為首要目標,大壩倘被摧毀,中下游大城市頓成澤國,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湖廣熟,天下足」,三峽下游的湘楚,江浙等富庶之地,歷史以來就是中國的人口與經濟中心。武漢,南京,上海等系列沿江城市,生活著上億的城市居民。
這裡的耕地占全國的25%,糧食產出占40%,棉花33%,淡水魚66%,生活著3。5億人口。 倘若三峽被炸毀,三峽水庫積蓄的上百億噸長江之水傾江而下,可以將位於三峽下游的沿江城市一抹而空,直接造成上億居民的死亡。
三峽大壩下游的中原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更是中國主要的屯兵之所,這裡駐有中國集團軍的百分之四十五、裝甲師的百分之二十、步兵師的百分之三十八、是中國戰略預備力量和中國戰略機動力量的精銳所在。
戰略機動力量和預備力量,受到三峽潰壩的巨大挾制,十分被動。如果戰略機動力量為潰壩洪水所吞噬,其所造成的結果不堪設想。
任何核武器,攻擊任何一個城市毀滅的只是一個城市,然而只要用核彈攻擊中國三峽大壩,就可以達到這種對中國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的毀滅性後果。
往三峽扔一個核彈,等於往中國下游的幾十個城市都扔了核彈一樣,三峽大壩是核轟炸的放大器。這種極具槓桿效應的戰略威脅作用,必然成為任何試圖滅亡中國的敵對國家的優先考慮的打擊策略。
美國在地理上常常被人認為是「得天獨厚」。其國土的左右兩邊分別是大西洋與太平洋,把美國與亞洲,歐洲分別開來,使得美國在地理上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這種地理優勢幫助美國遠離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利用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成功的實現戰略崛起,終於成為世界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國。
美國人自詡為上帝之子,身負拯救人類的偉大使命。但是其實美國絕對不是上帝恩賜給美國人的伊甸園,相反,上帝給美國人頭頂上懸掛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黃石公園內的超級火山是上帝垂懸於美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唯一有可能往中國三峽扔核彈的就是美國,但是對於美國而言,也有一個讓美國如同夢魘一樣的安全威脅,那就是位於美國中部的超級火山——黃石。
黃石火山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西北方向,占地近9000平方公里,以黃石湖西邊的西拇指 (West Thumb) 為中心,向東向西各15英里,向南向北各50英里,構成一個巨大的火山口。
在這個火山口下面蘊藏著一個直徑約為70公里、厚度約為10公里的岩漿庫,這個巨大的岩漿庫距離地面最近處僅為8公里,並且還在不斷地膨脹,從1923年至今,黃石公園部分地區的地面已經上升了70厘米。
2012年2月,據香港《文匯報》援引外媒報道,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這座沉睡了64萬年的超級火山,於過去7年來以破紀錄速度隆起,恐怕會發生史上第4次爆發。
黃石超級火山爆發將給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若黃石火山真的爆發,據美英等國科學家估計,黃石超級火山爆發後,包括黃石公園在內的一萬平方千米內的一切都將被火山的碎屑流橫掃。
碎屑流是一股溫度高達幾百度的火山噴出物質,可能以幾百千米的時速甚至超音速,摧毀沿途的一切。約有8-10萬人會死於碎屑流。
在方圓1000千米內,火山灰將厚達20至60厘米,壓垮大部分屋頂。火山灰會在幾天內到達美國北部大部分地區。屆時美國將有2/3地區無法居住,航空交通癱瘓,數百萬計居民無家可歸,植物也可能消失殆盡。
一周內火山灰就會到達歐洲。然而最危險的氣體是二氧化硫。火山噴出的二氧化硫會在三周內形成環繞全球的硫酸層,引發大規模降溫。在三年內或更長時間,美國歐洲等地可能降溫13度。
而大規模氣候變動後,東南亞暖濕氣流將消失,屆時東南亞等亞洲地區的降水也將大大減小。傳說中的核冬天,也可以由這座火山的爆發而造成!
由此可見,超級火山不但是懸於美國頭頂上的達摩克利之劍,也是威脅人類,威脅整個地球生物的超級定時炸彈。
20世紀50年代末期,當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和新地島核試驗場開始核試驗的時候,伊朗、芬蘭和其他一些靠近這兩個核試驗場的國家,曾多次地要求蘇聯停止核試驗,因為這些國家發現。
地下核爆炸與這些國家境內的地震存在一種奇特的聯繫。與美國相鄰的墨西哥、古巴等國家也對美國提出了類似要求。
這些「受害」國家的地震學家認為,地震災害與進行地下核爆炸有關係,不過卻拿不出任何證據,因為它們缺乏理論根據。
蘇聯科學家是於1954年開始研究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殼構造變動過程的。20世紀60年代,蘇聯專家在進行地下核爆炸效應試驗時驚奇地發現,在進行地下核試驗後若干天,在距離試驗地點數百公里乃至數千公里外的某個地區往往會發生一定強度的地震。
通過對大量試驗數據的分析,蘇聯科學家們證實了這些地震與核爆炸有關係。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蘇聯政界和軍界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他們意識到:如果對此加以利用,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一種致命的武器,即地震武器。
1979年,以亞塞拜然科學院地震研究所的伊克拉·克里莫夫教授為首的一批蘇聯科學家開始了地震武器的研究工作。克里莫夫的研究小組對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下變化進行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取得了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現,根據他們的研究得出了一種結論:地下核爆炸產生的地下能量可以在離震中很遠的地方積聚起來,並且能量很大。如果以後再進行一次定向爆炸,就能把這些地下能量全部釋放出來。
研究表明:一顆1萬噸梯恩梯(TNT)當量的核彈在一定深度的地下爆炸,造成的地面破壞程度相當於芮氏5.3級的地震;一顆10萬噸梯恩梯當量的核彈在地下爆炸,則可誘發芮氏6.1級的地震。
蘇聯著名的地震學專家尼古拉耶夫對地下核爆炸與地震的關係曾作了如此論述:「地下核爆炸的後果從來不是馬上出現的。地震有可能在爆炸之後兩天、一周或幾周之後發生。
這一延遲出現的後果使地震武器具有非常強的隱蔽性。因此,任何一方都難以斷定,本地發生的地震是否與數日前發生於幾百公里外的一次核爆炸有關。」
一旦美國做出轟炸三峽的愚蠢舉動,那麼中國一定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如果中國能利用核潛艇,秘密部署在太平洋的某海域,等到戰爭打響的時候,直接向美國黃石超級火山的火山口連續不斷的發射核彈,直接引爆黃石火山的爆發,如上所述,將給美國帶來滅頂之災。
一旦中美爆發核戰爭,美國除了要攻擊中國三峽之外,中國的核力量將成為美國首先要消滅的對象。依靠發射井發射的陸基核武器會在美國第一波的核攻擊中摧毀。
因為中國缺少戰略轟炸機,無法從空中將核武器攜帶到可以轟炸美國的範圍之內,所以中國事實上沒有空基核力量;唯一能給美國造成致命反擊的是中國的海軍核力量,即戰略核飛彈核潛艇。
如同美國轟炸中國三峽是其核武器的放大器一樣,轟炸美國黃石引發超級火山的爆發也是一种放大效應。
轟炸美國一個城市只能帶來一個城市的毀滅,而中國一艘核潛艇所能攜帶的核彈彈頭是有限的,引爆超級火山則可以毀滅整個美國,甚至毀滅整個地球,這對遏制美國轟炸中國三峽具有極大的戰略威嚇作用的。
在和平時代,因為大城市成為敵對勢力核打擊的首要目標,所以美國的大城市歷來成為美國反導系統重點保護的目標。
而黃石超級火山則不是其保護的對象,在戰時,轟炸黃石火山比轟炸一個城市更容易達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戰略效果。而即便是現在引起美國的重視。
試圖在其周邊布置反導飛彈保護黃石火山,也必然會引來來美國民眾與國會議員的反對。花納稅人的錢去保護一座荒無人煙的火山而不是一座有著百萬人口的城市,誰會支持美國軍方?
中國軍方一旦有此想法,首先可以對可能採取的這個方案進行計算機模擬,計算出需要多少顆核彈,每顆核彈的當量應該有多大進行精心的計算。
而要得到這些模擬實驗結果,那麼必然需要黃石公園的相關資料。黃石公園是世界地質史上的奇葩,許多國家對地質情況有相應的研究,這些數據與資料都是很容易獲得的,因為地球地理研究不是很敏感的資料。
所以這些數據的獲得十分容易,甚至在一些公開的專業刊物就可以獲得。而即便是某些數據尚無法獲取,也可以組織相關國際科考隊一科學研究的名義奔赴美國獲取這些數據。
本人對美國沒有敵意,本人也很喜歡美國,既然美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麼他強大一定有強大的原因,其中的某些方面未必是適合中國的,但是也一定有適合於中國並且能促進中國進步的東西,比如他對教育的重視。
本文只從方案上考慮首先是美國對中國採取愚蠢措施時中國該怎樣去反制。無論轟炸三峽,還是引爆黃石火山,都是人類的末日,我們都要共同努力避免發生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