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一個很多人都聽說過的詞,叫「怕輸」。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那些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輸下來的父母們。那麼新加坡的父母們有多「怕輸「呢?讓我來用幾個數字說明這個問題吧:
11億新幣
根據2015年新加坡家庭支出調查統計顯示,新加坡家庭在課外補習上花的錢為11億新幣
120萬
新加坡有120萬家庭會送孩子去課外補習。這個數字涵蓋了90%以上的新加坡家庭
850
在新加坡教育部註冊的補習機構有850個以上。
4小時
在新加坡介於13歲到19歲的孩子中,高達85%每周至少在課外補習上花4小時。
調查機構Blackbox針對955名新加坡成年人做了一份調查。有23%的受訪群眾認為孩子應該在4-6歲開始課外補習,有37%的回答者認為應該在小學階段開始課外補習
高達91%的受訪民眾承認他們要麼現在在上補習,要麼曾經上過,要麼打算以後去上。也就是說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項全民運動。值得一提的是,在低收入家庭(月薪低於4,000新幣)中,只有20%的家庭送孩子去上補習班。也就是說,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從一出生就不是平等的
當被問及送他們孩子去上補習班的動機時,43%的受訪對象提到希望孩子在教育競賽中勝出,46%的家長提到「怕輸」,即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和別的孩子競爭中處於下風
那麼送孩子去課外補習需要花多少錢呢?
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學前班的話,取決於教課老師的學歷,一般在每小時20新幣到40新幣之間。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加,課外補習班的收費也慢慢增加。如果在高中階段,課外補習班的費率在每小時30-120新幣之間。
事實上,家長們的「怕輸」不僅體現在課外補習上,也體現在高端幼兒園上
比如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新加坡有三所相對來說最有名的幼兒園,ChilternHouse, Eton House和Pat’sSchool house,收費大約在每個月1300-1500新幣左右。每個幼兒園都報滿,等待的名單少則100多,多則600多。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你對新加坡家長們的「怕輸」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當今世界,全球競爭,我不知道新加坡的家長們是否比其他華人國家更「怕輸」,這可能是很難比的。但總體上來說,可能大家都很拼。
由於新加坡家長們的「怕輸」,也導致了一些不良後果:
首先是近視眼。從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新加坡大約有80%的青年(20歲之前)患有近視眼。當然類似的情況在韓國,香港和台灣也差不多。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發表的數據,新加坡7歲孩子中有10%患有近視,到小學6年級(12歲)時,該比例上升到60%
其次是肥胖。由於花更多的時間補習(犧牲運動鍛鍊作為代價),肥胖在新加坡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上圖中你可以看到,從2004年到2010年,18-29歲的年輕人肥胖比例從2004年的6.8%上升到了2010年的10.6%
然後是壓力(stress)。在一項針對新加坡國立大學300名學生做的調查中,有60%的學生坦言感覺壓力太大,而壓力來源主要(88%)是學校里的功課。
總體上來說,新加坡的孩子們和家長們過的似乎都不輕鬆,都挺「怕輸「的。當然,這可能也未必是新加坡獨有的問題。香港,上海,台北和首爾的孩子和家長們未必比新加坡過的更輕鬆。到最後這可能還是一個個人選擇和調節的問題。希望上面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給這些小孩一點點空間吧!不要讓他們以後長大後只記得自己是在補習班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