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機含金量遠超金礦石 你的廢舊手機都去哪兒了?
「一噸廢舊手機中至少能提煉出150克黃金、100公斤銅和3公斤銀,而一噸金礦石則只能提取約5克黃金。但若處理不當,這些廢舊手機中的鉛、汞、錫等將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災難。」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大副主任鄭惠強遞交提案,建議通過社區和網際網路等渠道建立廢舊手機回收渠道,並制定廢舊手機處置標準。
伴隨著iPhoneSE的開賣,新一波換機潮應聲而至。新手機的到來意味著舊手機「失寵」,有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更換手機用戶數量達到2.2億,高居世界第一。大多數情況下,舊手機會先在家庭成員中流轉,然後被閒置。至於回收,由於價格低、渠道雜、環節多,市民的接受度並不高。如何合理處置廢舊手機,成為難題。
放著是雞肋賣了不值錢
廢舊手機該何去何從
據一份網際網路調查顯示,約50%的用戶手機更換周期為18個月,有20%的用戶一年之內必須換手機,2014年中國更換手機用戶數量達到2.2億,高居世界第一。
那麼,這些被淘汰的舊手機又該如何處置呢?先是內部消化,主要就是在家庭成員中流轉。「我買iPhone 6s的時候,就把5s給我媽用了,而我爸就用我媽本來用的那個4s。對於我爸媽這輩人來說,即使是舊款智能機,功能也足夠了。」市民吳小姐告訴記者,自從她讀初一時擁有了第一台手機後,每當要換新手機,舊手機基本都是這樣「再就業」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子女淘汰的舊手機留給父母用,老婆用剩下的手機老公換來用,這樣的情況在不少家庭中普遍存在。不過,舊手機在歷經兩三輪的易主後,最終都會因為功能不全或是性能老化而被閒置。
「有次收拾家,發現家裡不用的手機有六七部,有些是早就過時的非智能機,放著和雞肋一樣。」吳小姐表示,這些閒置的手機都沒壞,只是款式或功能過時,於是她照著樓道內張貼的「高價回收二手手機」小廣告上的聯繫方式,讓商販上門來回收。考慮到手機內還有隱私,吳小姐還把這些舊手機挨個充上電,格式化了一遍。
沒想到,商販上門後給出的回收價格讓吳小姐連連搖頭。「非智能機無論型號5元一台,三星智能機20元。」吳小姐表示,這些手機中便宜的買來時也要兩三千元,如今回收只值幾塊錢,令她無法接受,最終她還是將這幾塊「雞肋」重新放進了抽屜中。
流動商販報價低,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回收舊手機,價格也不高。在「愛回收」網上,記者輸入自己閒置的諾基亞N97和三星S5830i這兩款入門款智能機,報價分別為5元和17元。只有iPhone 5s、iPhone6、三星S6等少數機型(未拆機、功能完好、八成新以上)的回收價格能達到千元左右。
隱私被泄露中間環節多
手機回收暗藏灰色利益鏈
手機本身體積小、易儲藏,加之回收價格低,因而很多市民會將淘汰的手機閒置於家中,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擔心廢舊手機被回收後隱私會泄露。
「我當初把手機內的簡訊、通訊錄等信息都刪除乾淨了,可賣給回收的商販後,還是出了問題。」有受訪者表示,曾經遇到過商家打來的推銷電話,對方不單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連親戚朋友的名字都能說出好幾個來。回想起來,可能就是舊手機內的隱私被泄露了。
明明手機里的個人信息已經刪除了,為何還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呢?記者了解到,二手手機市場中存在著一條灰色利益鏈:有些商販回收手機後會交給一些團隊,專門用於恢復手機信息,從中篩選有價值的內容,再進行售賣。據一位手機軟體開發人員介紹,從技術層面上看,手機上的數據刪除後只要儲存路徑沒有被覆蓋,都能通過軟體恢復,即便使用手機自帶的「恢復出廠設置」功能,也無法徹底刪除全部數據。
通常,回收後的廢舊手機一般有三種處理方式:一是能夠正常使用的整機作為翻新機流通到特定市場,作為二手機售賣,其中以蘋果公司的iPhone最為普遍;二是某些手機廠商將回收來的舊手機內的完好零部件進行拆解,用於維修;三是完全無法使用的報廢手機會交給處理機構進行碾壓,提煉有用的金屬資源,但這種處理方式基本是「做一單賠一單」,因為只有處理體量足夠大時,才能借規模效應盈利。而在這三種方式中,只要這些廢舊手機落入或途經不法分子之手,其中的用戶信息就有可能被複製、售賣。
據了解,手機主要由外殼、液晶顯示屏、線路板、電池四部分組成。手機外殼主要由工程塑料、金屬鋁、不鏽鋼等組成;手機液晶顯示屏的主要成分是金屬銦和玻璃;線路板占手機重量的15%-25%,它和手機電池中都含有金、銀、銅、鎳等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幾乎每一個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正如鄭惠強所說,一噸廢舊手機中至少能提煉出150克黃金、100公斤銅和3公斤銀,而一噸金礦石則只能提取約5克黃金。可見,手機中的含金量遠超金礦石。
既然廢舊手機能「鍊金」,為何回收價格還這麼低呢?渠道雜、環節多是主要原因。據一位手機回收從業人員介紹,長期以來,線下的手機回收行業是一個金字塔:塔底是在社區擺攤、搖著鈴鐺、騎著三輪車的流動攤販;再上面是街邊店、數碼商城內的「黃牛」,這部分商販不具備直接供貨給全球最大的二手手機交易場所——深圳華強北的能力,只能把貨賣給本地的二手手機銷售平台;再上面是從事區域性批發業務的一級回收商;再往上才是深圳華強北,而金字塔的塔尖是自營手機翻新、主要出口發展中國家或批量賣給農村的經銷商。「從塔底到塔尖,每一層環節都需要產生利潤,因而,市民所能接觸到的那些回收商販,往往給出的價格都很低。畢竟他們回收後也需要再轉賣給上一級,從中賺錢。」這位從業人士介紹道。
拓寬回收渠道制定處置標準
構建科學環保回收體系迫在眉睫
廢舊手機「渾身是寶」。然而,處理不當,其中所含的一些有害物質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據悉,一塊手機廢舊電池的污染量相當於100節普通乾電池,造成的污染相當於3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面積。因此,當務之急是要規範回收渠道,建立起廢舊手機的科學環保回收處置體系。
首先,要拓寬回收渠道。目前,國內廢舊手機回收主要依靠小商販或者手機維修點收購。這種不規範的回收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大。環保人士建議開展社區廢舊手機回收計劃,由政府牽頭,在社區街道、學校、寫字樓等設立專門的廢舊手機回收點,並積極鼓勵社區志願者、公益性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到廢舊手機回收點管理中來。
其次,要細化政策,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讓手機生產商或運營商承擔起廢舊手機回收的責任。由於電子產品成分複雜,由生產商承擔回收乃至無害化處理的責任,已成為國際通行規則。但是,目前我國相關行業的主要精力還集中在產品研發和營銷上,這就在客觀上加速了手機淘汰的速度。2015年,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於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通知》,明確提出生產者在電器電子產品設計、生產、回收、資源化利用等環節具有主導作用。此外,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第二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補貼目錄擴容中也包括了手機,手機生產企業要想獲得補貼,就得承擔起廢舊手機回收處置的責任。今後,政府部門還需進一步細化政策,明確補貼標準,解決回收價格低、途徑少的問題。
最後,要積極借鑑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在德國,廢舊手機回收由運營商主導,運營商在手機專賣店內設立櫃檯,用戶只需將舊手機、電池和充電器放進已填寫好地址和支付了郵費的信封里,投入專用信箱即可。在美國,回收廢舊手機有三種途徑:手機回收公司與行動電話運營商簽訂協議,為客戶設立了1萬多個廢舊手機收集點;各行動電話銷售公司的營業點免費向客戶提供已付郵資的信封,客戶可將淘汰的廢舊手機免費投寄到手機回收利用中心;開展社區廢舊手機回收計劃,目前有600多個慈善機構和社區團體參與。我國可參照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完善舊手機回收體系,比如鼓勵運營商推出「以舊換新」、「舊手機抵話費」等活動,促進手機用戶主動將廢舊手機提交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