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佩佩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影壇風雲,淺讀是電影圈軼事,背後則是中國的大時代變遷。
鄭佩佩為觀眾所熟知,主要是通過電影《臥虎藏龍》中的大反派「碧眼狐狸」,或是《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又莊重得體又能和周星馳一起瘋瘋癲癲的華夫人,以及眾多電視劇中的師太角色。若是對香港電影史稍有了解,會知道她是當年邵氏電影的當紅武打明星。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是她的代表作,至今仍是華人世界的武俠經典。
鄭佩佩今年正好七十歲,最近她出版了個人回憶錄《回首一笑七十年》。
《大醉俠》中的鄭佩佩
鄭佩佩1946年生於上海,童年和少年時期正逢新中國成立初期,某種程度來說,她也是「紅旗下的一代」,她始終牢記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
1961年鄭佩佩移居香港。被岳楓挖掘後,鄭佩佩在邵氏拍過歌舞片、文藝片、武俠片諸多類型片,以俠女形象最為著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出演過的武俠片有《大醉俠》《金燕子》《玉羅剎》等,一時被稱為「武俠影后」。1971年與商人原文通結婚,同年宣布息影。
年輕時的鄭佩佩
除去做武俠女星的短暫高光時刻,鄭佩佩的大部分人生里,生活是艱苦的、顛沛流離的。鄭佩佩從小失去父親,身為長姐,她必須擔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哪怕到了香港邵氏,也是長期和外婆一起在宿舍相依為命。婚後與丈夫遠赴美國洛杉磯生活,一邊照顧四個孩子,一邊教人跳舞,還開了自己的電視台。婚姻破裂後,電視台的狀況也岌岌可危,很長時間內這位昔日武俠明星需要為家裡開銷而發愁。這本書中的大量篇幅,便展現了她如何化解這些困境。
1992年鄭佩佩復出。1993年出演《唐伯虎點秋香》時,鄭佩佩已經遠離香港影壇多年,而周星馳的電影則部部大賣,以至於最初的電影海報上沒有她的名字。2001年拍《臥虎藏龍》又是另一種情形,李安醞釀拍攝該片時,已向鄭佩佩提出過邀約,她立刻意識到這是繼《大醉俠》之後中國武俠電影的又一次劃時代巨作,於是她耐心等了一年,又主動登門向李安遞「投名狀」。拍攝期間,她像個新人一般從頭學習太極劍,演活了碧眼狐狸老謀深算又愛恨交織的複雜內心世界。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對研究香港電影史的人而言,鄭佩佩的這本回憶錄,提供了大量難得的一手資料。不僅胡金銓、李翰祥、張沖、岳華、林黛、樂蒂、葉楓等老一代重要電影人,還有成龍、周星馳、鞏俐、章子怡等當紅影視明星……這些名留中國電影史的人物在書中輪流登場,展現他們在戲裡戲外、有閃光點亦有小瑕疵的真實一面。鄭佩佩作為親歷者,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影壇風雲,淺讀是電影圈軼事,背後則是中國的大時代變遷。
在新書發布會上
和一些新生代影星講究排場、陶醉於明星光環不同,鄭佩佩始終對於自己的身份、以及戲劇與人生的關係有著清醒的認知:
「人生像是一場戲。當我們一天天走過時光,我們很清楚那不是一場戲;但在回首往事時,卻會覺得這往事猶如一場戲。
尤其是我們這一群拍戲的藝人,扮上裝演的是戲中人;卸了妝又演回自己。在霎時間,突然起來。哪個是戲中的我,哪個是我演的戲?
我寧可是演戲中人,戲演完了,卸了裝,可以對戲中人不負任何責任。
最可怕的是戲終時,怎麼也卸不了裝。這才發現原來那不是一場戲,要對自己演過的、做過的一切因果都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