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啦
張女士和老公都是做生意的,由於當初都在打拚一直到周女士32歲,他們才決定要孩子,在懷孕的時候周女士因為店裡太忙,都沒有休息過一天,直到肚子疼出現破水,她才被家人送到醫院,所幸大人和孩子都非常健康。
孩子出生後張女士月子都沒做完,就開始忙碌了,孩子一直都是交給婆婆來照看。孩子在婆婆的精心照顧下,孩子健康的成長著,張女士從心裏面也放心多了,沒事的時候經常給婆婆帶點衣服和禮物。
張女士本人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因為她做的就是服裝生意,張女士在家的時候只要不睡覺,身上的衣服和首飾都不會拿掉,然而就是她這個習慣,差點就把孩子給害死,到現在張女士每次回想起來,都渾身直冒冷汗。事情發生的當天,婆婆因為有事要去醫院看病人,所以這天張女士只是巡視了一下店鋪就趕緊回來了,
到家以後婆婆簡單的交代了一下就出去了,當時孩子是睡著的,張女士就傍邊看電視,結果沒等多久孩子就醒了,張女士給孩子沏了一些奶粉就把孩子抱在懷裡了,孩子在喝完奶粉後就在媽媽懷裡玩了起來,孩子看到好奇的東西都會去研究,但是他們研究的方法就是用嘴巴來嘗試
張女士的孩子對媽媽的手鐲就特別的好奇,孩子不停的用嘴巴去咬手鐲,但是張女士此刻已經沉迷到電視劇情中,並沒有注意到孩子正在用嘴巴咬她手鐲,由於手鐲是大珠子穿起來的並不是太結實,孩子很快就把手鍊給咬斷了,孩子當時就把一個珠子含在了嘴裡,張女士此刻也已經發現了,趕緊大喊寶寶吐出來,孩子卻因為受到了驚嚇,居然一下就把珠子吞了下去。看到這一幕張女士驚呆了,孩子當時一直在做努力的做吞咽動作,
但是因為珠子太大居然卡主了!孩子當時就哭了起來,而且臉色越來越難看,張女士嚇得趕緊開車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醫院,到醫院孩子已經出現窒息了,所幸經過醫院緊急搶救孩子最終脫離的危險,但是因為有窒息現象,醫生告訴張女士孩子的大腦已經受損,孩子後期需要做康復訓練,聽到醫生這樣說,張女士更是內疚不已,從此再也不敢穿戴什麼飾品了。
多啦說:據醫院的醫生介紹:每年醫院都會接到不少因為誤吞異物就診的小患者。「基本你能看到的物體,孩子都會吞進去。小到瓜子花生,甚至別針,大到電池,都可能被孩子誤食,進入食道或氣管。誤吞異物者多為1至2歲的嬰幼兒,在這些異物中,最多的是5角或一元硬幣,還有金耳環、金戒指、棋子、玩具小零件、髮夾、鑰匙,甚至小釘子、大頭針等,五花八門。
由於寶寶在嬰兒期沒有分辨危險的能力,但是寶寶的好奇心又足夠大,很容易隨手抓到一些小物品就往嘴裡送。家有寶貝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收納好這些易造成寶寶誤吞食的生活用品,如:紐扣、針、釘子、螺絲螺母、電池、小件裝飾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家中一切物品能夠收納到柜子中,不要令寶寶觸及到。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寶寶沒有分辨危險的能力,爸爸媽媽除了將生活中的小物件都收納好之外,藥物類也要「藏」好,以免好奇寶寶以為是糖豆,造成寶寶誤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