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有哪些不斷進化的黑科技保護著F1車手的生命安全

@ 2016-04-04

F12016賽季第二站巴林大獎賽也落下了帷幕,維特爾的暖胎圈退賽使比賽少了不少話題和觀賞度,萊科寧的亞軍也昭示著法拉利雖然不穩定,但是絕對速度是可以和梅賽德斯奔馳抗衡的,哈斯車隊的格羅斯讓也再次拿到好成績,延續了第一站比賽的狀態。代替上一站發生事故額阿隆索出站的邁凱倫小將范多恩拿到第10名為車隊拿下一個積分。阿隆索本人體檢不合格被禁止參加本站比賽。當然阿隆索本人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問題了~

這次撞車也是阿隆索職業生涯的最嚴重的一次撞車,我們可以看到阿隆索的賽車在和古鐵雷茲的賽車接觸後,賽車的右前輪撞上了古鐵雷茲的左後輪,整個賽車側滑撞向左側的水泥護牆,沖向砂石緩衝區,前懸掛斷裂後飛了起來,在騰空橫翻了兩圈之後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現場的觀眾和維修區里的車隊技師以及電視前的觀眾都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因為如此嚴重的事故都讓大家腦袋裡瞬間想起2014年F1日本站,導致法國已故車手比安奇的致命車禍,而阿隆索剛剛發生的事故,嚴重程度甚至比2年前還要高。

過了幾十秒後,見到阿隆索自己從已經摔得不成車型的邁凱倫MP4-31中下來的時候,大家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賽後,經過賽事醫療中心的檢查,身體並無大礙的阿隆索向媒體談到:「我只想儘快從賽車裡面出來,因為我知道我媽媽可能在家裡正在看著電視。我要感謝國際汽聯制定了如此高規格的安全標準,這是我還能活著跟你們說話的唯一原因,這是最重要的事。」

那麼今年又有哪些黑科技保護了阿隆索以及所有的車手呢?

防滾架

為了儘可能減少賽車在事故中的翻滾,車身設有兩處軋輥結構。其中防滾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沒有防滾架,側翻的賽車會導致車手的頭盔直接與地面接觸,危險程度不言而喻。

2017年將上馬的Y型防滾架將會對車手展開更全面的保護

碳纖維單體殼座艙

眾多保護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碳纖維單體殼座艙。其強度可以達到鋼的兩倍,而重量只有鋼的五分之一。並且隨著賽車理念的更新,與幾十年前力圖將賽車做到堅不可摧的策略不同,當今賽車在與外物發生碰撞時,能夠通過結構發生形變從而吸收動能。

柴隆纖維部件

柴隆材料被安裝在駕駛艙內壁,進一步降低了車手因外界異物進入駕駛艙而受傷的可能性。2016賽季賽車駕駛艙側板高度也隨之有了20毫米的增加,其負載測試也隨之增加至50千牛。

漢斯頭頸支撐系統

當賽車發生碰撞時,脖子會承受幾倍於身體的力。如果沒有必要措施進行保護,頸椎將會產生嚴重的問題。從而為保護車手脖子的漢斯系統應運而生。這套系統通過滑繩,將頭盔與肩墊相連,抑制了頭部向前擺動的趨勢,衝擊力被從頸椎分散到了胸部、軀幹、肩膀等處。降低了頸椎的承受力。

此外除了上面列舉的部分外,還有很多未提到的安全防範措施,例如碳纖維頭盔,防火賽車服,防止輪胎在事故中蹦出的輪鎖,不斷改進的側裝防護梁等等等等。以後有機會會逐漸向大家列舉。大家也可自行用搜尋引擎去網上探索,相信會對你認知F1有個全新的方面。

F1也在發展中不斷的給人類生活提供各種經驗,除了發動機技術、車身結構等方面對汽車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外,安全方面也取得了諸多輝煌的成就。這項越來越安全的運動,也將考驗人類對汽車安全的終極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