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51區,中國龐大的巴丹吉林沙漠軍事基地

@ 2016-04-04

中國的第51區概述

大家對美國51區都已經充滿了深深的好奇,其實在中國世界奇聞網(www.qiwen.org)也有著這樣一個神秘的地方,人們都稱之為中國的第51區。中國的第51區實際上是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一處機場,然而這個機場是你在官方地圖上永遠無法找到的。中國的第51區表面上看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軍事基地,至於有沒有像美國51區傳聞那樣我們尚不得知。

這座基地是在2003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准之後開始組建,雖然到現在只有十來年的時間,但是在這個基地裡面擁有的是我國最為先進的技術,有正在測試的,也有已經完工但未公布於天下的高科技武器。

關於中國的第51區的歷史還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由彭德懷組織,毛主席簽署命令的中國唯一一座綜合性飛彈實驗靶場開始組建,然後組建這些基地只是一個開始,在1958年4月11日,軍隊開始進駐巴丹吉林沙漠,開始了一系列的高空武器,防空武器等高科技的建造。

從整個基地來看,中國的第51去堪稱亞洲最大的軍事訓練基地。在這座軍事基地中,還有著一種極為神秘的科技層次的科技存在,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看看中國的第51區的真面目。

中國的第51區詳細介紹

關於中國的第51區的現身已經不再是秘密,但是在這座基地裡面真正的高科技水平武器的研發卻是我們不能看到的,記者在得到允許之後進入了這座神秘的基地。

當記者乘坐的聯航班機飛過巴丹吉林沙漠的上空,漫漫的黃沙瀚海宛如一個個凝固的巨浪,在訴說著自然威力和曾經的滄海桑田。而我們乘坐的這架飛機,目的地就 是這沙漠中的一個機場。

沒有更多的盤旋等待,飛機繞了一個彎就只撲向機場。沒有便捷的停機平台,更沒有壯觀的候機大廳,記者只能以近乎上世紀80年代的方式走下舷梯。所有這些都 證明,這個機場絕不是為了普通旅客而準備的,他已經簡化了所有不必要的功能和噱頭,它正在用一種這個時代已經少有的"簡樸"來證明自己的神秘和特殊。

迎接記者採訪團的軍人伸出雙手迎接我們的到來,正在這時,天空中又傳來渦輪噴氣發動機特有的"如撕裂帛"的聲音:1架殲-7掠過了天空。我緊盯著它消失在跑道盡頭的天空中。

一位來迎接的青年軍官見我盯著機場的盡頭髮愣,連忙解釋說:由於今天記者團到基地訪問,訓練、測試的戰機大部分昨天就已經飛走了。從軍官友善的微笑與和善 的目光背後,我分明發現一種潛台詞:這裡的有些東西不該讓你知道,這裡的有些東西你也不該知道。"保密",成為後面幾天採訪中所貫穿的一個中心詞彙。

其實,除了那些神秘的裝備,這個基地在中國西北戈壁發展、壯大,本身就是一個更為壯觀的人間奇蹟。翻看基地提供的"脫密"材料,展現在記者面前的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壯舉。

基地成立50年以來,先後完成了陸海空軍2200項空空、空地、地空飛彈試驗任務;完成了470餘項新機新裝備試驗和作戰平台改進鑑定任務;組織了150 余次演習演練和戰術對抗訓練;取得科研成果1000餘項。現在的基地,已經成為中國軍隊難得的"信息化戰爭實驗場"和"戰鬥精神礪練場"。

進入基地導演大廳,巨大電子螢幕呈現在眼前,紅藍兩軍在千里戰場上的角逐實況,盡收眼底。近年來,基地先後投資數億元,在建成具有導調監控、輔助評估、戰場仿真等「五大系統」基礎上,又在全軍首家建成了複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並與新研發升級的雷射仿真交戰、導調控制評估、訓練綜合保障系統融為一體,形成了全新大型現代化訓練基地,其先進的設施和設備堪稱全軍一流。

內地官方軍網等媒體的報道顯示,該基地是解放軍唯一可展開集團軍規模諸軍兵種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的現代化大型演兵場。

在基地的各個地方都會看到很多標語,標語上的主題都只有一個,就是保密。基地的領導者就是通過無所不在的標語,通過冰冷、強硬、命令般的語氣,讓基地每個人都對維護國家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

外星探索網對中國的第51區分析:

中國的第51區雖然不像美國51區那樣充滿著關於UFO和外星人之類的神秘色彩,但是在這個地方擁有的確實中國最為高端的科技成果,雖然我們沒有真正見識到這些新科技,保密成為了這座基地的唯一準則,但是我們能夠相信,我們的國家有能力保衛我們的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