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近些年來的國防計劃都做出了「潛在作戰對手增多」的戰略判斷,軍隊編制和軍費開支雖然略顯窘迫,但是俄羅斯仍然有能力依靠洲際彈道飛彈核武器抵禦外敵。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制訂了與蘇聯時期完全不同的新憲法。比如,蘇聯時期國防計劃是最高機密,而俄羅斯1993年憲法要求政府的國防計劃成為公開文件公布,凸顯俄羅斯以及葉爾欽通過高調示威給自己壯膽的良苦用心。但是,2003年俄羅斯重新將國防計劃設為機密,這種做法看似出爾反爾,但是其中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俄羅斯通過評估認為自己開始被潛在作戰對手包圍,而俄軍又缺乏應對所有危機的能力,把所有軍事相關內容當成絕對機密有迷惑對手的現實功效。
的確,俄羅斯作戰對手是在不斷增多,這其中可能主要是由於普京主政的10幾年裡四處樹敵。除了美國這個天敵,俄羅斯近幾年悄然地把幾乎整個歐洲都當成了敵人,因此遭受了歐盟的嚴厲制裁。軍事干涉敘利亞危機過程中,俄羅斯空軍的蘇-25戰鬥機甚至被土耳其的F-16擊落,最近又不得不倉皇撤軍。但是普總統仍在自信地告訴俄羅斯人民:國防建設狀況良好,人民大可放心,雖然面臨人員和現代化裝備緊缺的困境,但是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武庫可力保城門不失。
白楊-M
對俄羅斯的核武庫的規模和組成進行估算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它的非戰略核武庫,保守估算約有4000多枚,「實戰部署的戰略彈頭」約1500枚左右。具體數量雖然不詳,但是這些核武器足以毀滅地球幾十次。比如,SS-18飛彈可以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當量為50至75萬噸,當量大,精度高,而且部署數量多,是當前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的基石。。SS-24可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當量55萬噸,「白楊-M」(SS-27)單彈頭飛彈部署數量也有50多枚。
俄羅斯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包括「德爾塔」IV級和「德爾塔」III級等多種型號,潛射彈道飛彈有SS-N-20「鱘魚」飛彈、SS-N-23「輕舟」飛彈和SS-N-18M1「魟」飛彈,其中,SS-N-23飛彈改型能夠攜帶10個彈頭。攜帶單彈頭時飛彈最大射程8000公里,多彈頭飛彈射程6500公里,戰略威懾力巨大。
戰略轟炸機方面,俄羅斯圖-95MS6(「熊」H6),圖-95MS16(「熊」H16)和圖-160(「海盜旗」)都可攜帶AS-15A/B型空射巡航飛彈、AS-16近程攻擊飛彈和核航彈,這些轟炸機總計部署了約800枚核巡航飛彈和核航彈。
儘管已經有足夠強大的核武庫,普總統仍然不願意履行「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在不同場合都在聲稱要通過建造新型武器來加強俄羅斯核威懾力量和使之現代化,從而追趕美國的投資幅度和現代化步伐。因此,今年的世界核安全峰會仍將是美俄唱主角,著實需要削減數量的是俄羅斯,其他出席的國家多半只能作為「大會的炫彩背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