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內地人用新手法轉移資金:境外刷卡800次買保險

@ 2016-04-03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道 港媒稱,800多次,這是香港保險代理人Raymond Ng給一名本月稍早在香港購買價值2800萬港元(約合2342.2萬元人民幣)保單的內地客戶刷信用卡的次數。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30日報道,根據對保誠、友邦保險及另兩家較小的保險公司五名香港代理人的採訪,利用類似手法幫助內地客戶繞開境外投保限制新規的保險代理人數量有幾十人甚至更多。此前,購買香港保險常被用於規避內地的資本管制,將資金轉移到海外。

「總有辦法繞過新的限制,」四年前開始向內地客戶銷售保險與投資產品、現年30歲的Ng表示。他不願在報道中透露所在公司的名稱。「內地客戶正加快速度將資產轉移到境外,尤其是通過保險產品這個途徑。」

報道稱,在香港,反覆刷卡甚至刷上百次信用卡購買保險產品並不違法,但這樣做會使內地客戶購買的保單金額超過旨在控制資本外流而設置的上限。

赴港投保或違反資本管制規定

報道稱,在內地居民赴港投保日益火爆的情況下,內地媒體2月消息稱,從2月4日開始,銀聯卡境外刷卡投保上限每筆為5000美元。此前,使用銀聯儲蓄卡與信用卡購買保險並無限制,使有意向海外轉移資金的內地居民有了繞道中國外匯管制的便捷途徑。多次刷卡意味著新的限制規定效果減弱。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在上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境內居民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等服務貿易類交易,外匯管理政策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

中國內地居民一年換匯額度為5萬美元等值人民幣,在這個限額以內換到的外匯可按相應的資本帳戶監管政策用于海外投資。內地居民在海外消費刷卡不受任何限制,例如用於酒店食宿或購買奢侈品等。

消費與投資難於分辨

報道稱,內地居民到香港購買的是人身意外險和疾病保險這類服務貿易類產品,還是人壽和投資返還分紅保險這類更受爭議的產品,無論對監管機構還是對信用卡公司而言,都幾乎不可能分辨得清楚。

友邦保險發言人通過電郵答覆提問稱,公司遵守所有關於處理內地訪港人士申請人壽保險流程的指導規定。銀聯一位發言人上周稱,公司遵照監管要求通過監控分析數據來管理商戶。

保誠與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發言人均未就這種做法置評。

據兩位了解政策變動的保險代理人稱,保誠3月21日取消了香港代理人為每位客戶信用卡刷卡次數不得超過10次的限制。

赴港投保不減反增

報道稱,2016年3月早些時候,限制內地居民香港投保的措施進一步升級。保險代理人稱,因為擔心未來規定會進一步收緊從而禁止所有此類刷卡交易,反而有更多內地人士赴香港刷信用卡購買保險。

「偏愛大額保單的代理人可能會不遺餘力鼓動客戶在政策更嚴之前購買他們的產品,」彭博行業研究駐香港的保險業分析師Steven Lam表示。「內地客戶借香港大額保單來配置海外資產和滿足保障需求的做法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報道稱,河南一家經營第三方理財的財富管理公司Hong Kong Easiness Wealth Management正為購買保險的內地居民提供包機票食宿出行香港的服務。購買價值逾50萬元人民幣(7.7萬美元)保單的人可獲得一張頭等艙機票加兩晚五星級酒店免費住宿。購買這樣一份保險需要刷卡至少15次才能完成。該公司負責人李奕達稱,第一批團隊是四對夫婦,他們將很快赴港購買友邦的重大疾病保險,另一批投保金額更高的團將於5月赴港。

李奕達稱,公司將全程指導這些客戶並陪伴他們刷卡,並提醒客戶攜帶多張信用卡以免出現刷卡問題。

資料圖:香港灣仔的來往車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