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上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四個人物,蜀國獨占三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戰國時期又一大分裂的時期。戰亂頻繁,天下三分是那一時期的總體特點。不口否認的是,許多人了解那段歷史往往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而不是正史《三國志》。由於這兩本書的性質大不相同,導致一些人物被嚴重神化,而另外一些人物被嚴重黑化。基於此,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被嚴重神化的人物們。

小編認為,《三國演義》對四位三國人物進行了嚴重神化,而其中有三位都是蜀漢政權的。其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羅貫中老先生擁劉反曹的立場。以下是這四位人物的介紹:

第四位:呂布

在《三國演義》中,被認為是「三國第一猛將」,後世有「三國英雄算馬超,馬超還是呂布高」的記載。更為具體地說,呂布是一個bug級的存在。在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還一人獨斗曹操軍六員大將,雖然都是失敗落荒而逃一方,但全書有此待遇的只有呂布一人,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

其實,真正歷史上的呂布絕非如此。呂布作為漢末群雄之一,並沒有一人大戰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的經歷,也沒有一人獨斗曹軍六員大將的光輝事跡。試想:一位軍事統帥,一位漢末群雄,怎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又有何能力做到這一點?

因此,不可否認的是,呂布的武力在《三國演義》中絕對是過於神化了。關於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的說法,小編實在是不敢苟同。

第三位:趙雲

任何人只要看《三國演義》,都不會說不喜歡趙雲。這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被描寫得太出色了,可以說是此書的書膽。

《三國演義》寫趙雲,從界橋大戰開始到二出祁山病故,幾乎涵蓋了所有《三國演義》的主要故事。而且書中的趙雲,有勇有謀,從不過度的驕傲,所以他幾乎是不敗的化身。

可是正史呢?《三國志·趙雲傳》的正文里沒有那麼多對趙雲事跡的證實(裴松之引用的《雲別傳》里倒有不少,司馬光後來都通盤接受了,但是真實性要打個不小的折扣),只是介紹了他確實有「長坂救主」和「截江奪鬥」的事例,其他的就沒有那麼多了。

因此,趙雲也是被嚴重美化甚至是神化了。其實,真實歷史中的趙雲,充其量是劉備的一位保鏢,一生幾乎沒有指揮過重大戰役,更不要說有什麼輝煌的戰績了。

第二位:關羽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關羽絕對是無限崇拜。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賦予了太多的光環,以至於許多不是他做的事情,都被作者寫成是他做的事情。比如說:單刀赴會的是魯肅,而在演義中卻成為了關羽的光輝事跡。

除此之外,關羽並非溫酒斬過華雄,因為二人完全不在同一時代;關羽也沒有斬殺過文丑,因為文丑絕非是如此不堪一擊。在真實的歷史中,關羽只斬殺過兩位名將,一位是顏良,另一位則是龐德。而關羽之所以能夠斬殺顏良,其實主要原因在於關羽趁人不備,突襲顏良。

可以說,經過《三國演義》的詮釋,關羽完全成為了忠義的化身。關羽被嚴重神化後,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清代則把關羽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第一位:諸葛亮

說實話,《三國演義》中最濃墨重彩,最毫無保留地神化的人物就是他了。其實,正史里的諸葛亮已經很能幹了,司馬懿稱讚他為「天下奇才」。然而,《三國演義》里的造神運動,使得諸葛亮變成了「上知天文、下明地理」的活神仙。

在《三國演義》里,不但把他的事跡都寫了出來,而且還為他編纂了「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妙算華容道」、「三氣周瑜」、「八陣圖退敵」、「定軍山顯聖」等本來不屬於他的事跡,儼然成為了書中的第一智者。

試想:假如諸葛亮真有如此厲害,蜀漢為何遲遲不能統一天下?北伐又為何屢屢受挫?

因此,《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所進行的造神活動可謂空前絕後,令人不得不服。裡面的諸葛亮,儼然不是一個凡人,而是一位大神。

以上便是小編盤點的三國時期被嚴重神化的四位人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936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