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好大喜功,攻打鄰邦,社會矛盾已漸尖銳。648年,唐太宗為準備第二次遠征高麗的戰爭,下令劍南道伐木造舟以運軍糧。令越、婺、洪州造海船雙舫千百艘,以供軍用。這些地方的百姓,苦於造船之役,群起反抗。州縣督迫嚴急,民至賣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價踴貴……」唐太宗去世後,李治剛剛繼位為唐高宗,王室便發生高陽公主、房遺愛等謀反之事,朝廷內部的爭鬥激烈進行。李唐統治並非穩如磐石,農民因負擔苛重而心懷不滿。
陳碩真是浙江睦州山村農家女,有膽識,敢作為,為女中英豪。在起義前,她利用宗教作掩護,以神話號召群眾,開展組織發動群眾等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準備,於653年11月27日,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梓相地方的一個山村,她與妹夫章叔胤正式舉行起義。附近貧苦農民聞風而來,參加者數以萬計。陳碩真自稱「文佳皇帝」,公開向封建傳統觀念發起勇敢挑戰。她以妹夫章叔胤為僕射,以童文寶為大將建立農民政權,與唐王朝相對抗。
章叔胤率領起義軍從青溪出發向東北挺進,順利地攻克了桐廬(今屬浙江),首戰告捷。接著,陳碩真親自帶領精銳2000人,攻占了睦州(今浙江建德梅城鎮)、於潛(今浙江臨安縣於潛鎮),又馬不停蹄,向西一鼓作氣,打到歙州(今安徽歙縣)城下,安營紮寨。陳碩真又派遣童文寶率領起義軍4000兵馬,南下進攻壽昌、蘭溪、東陽,一直攻到婺州(今浙江金華)城郊。農民起義軍在很短時間連續攻占了好幾個州縣,顯示了威力。當時民間流傳這麼幾句話: 「碩真有神,犯其兵者必滅族,士眾凶懼。」各地貧苦農民稍眾紛紛響應,起義軍快速發展到幾萬人。
陳碩真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廷震驚。唐高宗李治急忙命令揚州都督扇長史房仁裕領兵南下歙州鎮壓,陳碩真統率義軍奮勇迎擊。義軍雖訓練不足,缺乏戰鬥經驗,但士氣高昂,把房仁褶帶的官軍擊潰在歙州城外。可是,義軍在婺州地區卻遇到麻煩。婺州刺史崔義玄一面發州兵頑抗,一面誘騙「歸首」,狡猾地使用兩手,義軍與戰失利,退往睦州。崔義玄乘機追逼不舍,房仁裕帶的兵馬又快速趕到,合力強攻。義軍在睦州城西地區,遭到官軍夾擊,經過三晝夜的激戰,死傷數千人,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打敗。最後,陳碩真、章叔胤等戰敗被俘,壯烈犧牲。
陳碩真起義雖然不到兩個月,由於遭到占絕對優勢官軍的圍剿而告失敗,但對東南地區是有震動的。如唐朝建業(今江蘇南京)、潤州(今江蘇鎮江)等』地的官府,都「州搜縣討」,惟恐起義軍潛入「作亂」,連從浙江外出或遊方的和尚也不許收留。這次起義對以後的中國歷史影響深遠。北宋末年方臘農民大起義就是在當年陳碩真起義的地方爆發的,而且,方臘以陳碩真為榜樣,並用她的鬥爭故事和她當年稱帝留下的「天子基」、「萬年樓」等革命遺蹟來進行宣傳鼓動和激勵士氣。在陳碩真之後三十七年。在朝稱帝的武則天也受在野稱帝的陳碩真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35607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