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為恢復漢室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
在諸葛亮死的一年後,曹魏發生了一件大事,此事的發生地點雖然離蜀漢很遠,但是其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對蜀漢造成了重要的影響,而且還牽扯到吳國,從此天下統一的天枰逐漸向曹魏傾斜,蜀漢滅亡進入了倒計時!
為何諸葛亮能一州對抗強大的魏國,並占有戰爭的主動權?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國際因素占了很大的分量。在當時的國際上,魏蜀吳三國分立,吳蜀兩國對抗強大的魏國,但是除了這個兩個國家互相抱團取暖之外,當時的國際上,魏國西邊有羌胡勢力不安分,北方強大的鮮卑部族建立了統一的政權,其首領軻比能擁有十多萬騎兵,東北方有遼東公孫氏窺視中原。
在公元234年前,曹魏雖然幾次發動對吳國和蜀國的主動進攻,但是其投入的兵力都是有限的,其餘的兵力主要是為了防備上述三個外部勢力。
相對來說,羌胡的勢力和遼東公孫氏的勢力比較小,但是鮮卑族的勢力空前強大,對於曹魏的威脅也遠遠超過了蜀國和吳國的威脅。
因為吳國的水軍很厲害,但是步兵和騎兵的戰鬥力很差,蜀國雖然步騎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漢中的險要地形限制了蜀漢一次性投入的兵力,只有強大的鮮卑族可以對曹魏產生重大的威脅。
公元235年,在諸葛亮死後的一年後,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刺死軻比能,從此鮮卑族內部大亂,諸王爭權,曹魏的北方再無威脅。
在諸葛亮死後,宦官黃皓等人開始抬頭,蜀漢內部逐漸出現衰敗的氣象,蜀漢滅亡進入倒計時。
公元238年,魏明帝曹睿派司馬懿滅了遼東公孫氏的政權,從此之後北方再無大的戰爭以及威脅,曹魏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吳國和蜀國了。
在蔣琬、董允、費禕等人死後,蜀漢再無可以制約黃皓的人,蜀漢的頹勢漸顯,最終因為劉禪寵信黃皓等人的原因敗壞了蜀漢的朝政,並在曹魏進攻蜀漢前未做好防備,導致蜀漢被曹魏一戰所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842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