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英國人向太平天國政權提一交換條件 被洪秀全斷然拒絕

1856年,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發生後,翼王石達開因受猜忌帶領大軍在1857年負氣出走,脫離天王指揮。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向下坡。

失去了左膀右臂的洪秀全,在無奈之下開始重用陳玉成、李秀成等後起良將,並自兼軍師,又採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渡過難關。但不久,清軍開始進迫天京,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阻止了清軍的很多攻勢。

1859年(咸豐九年),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為軍師、干王,總理天國朝政。由於洪仁玕無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異姓為王。後來洪秀全分散諸王權力,開始濫封王爵。

就在太平天國政權陷於內憂外患之際,1861年(咸豐十一年)間,英國海軍侵華艦隊司令何伯與英帝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來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後平分中國」為條件,由英國軍隊協助太平天國打敗清朝。洪秀全聽後,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建議。在維護領土完整和主權方面,表明了明確的態度和堅定立場。

(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

心懷叵測的英國人見無法從太平天國那裡獲得利益,便轉而去支持清朝。清朝皇族權貴為鎮壓太平軍,於是使用各種卑鄙手段勾結洋人,出賣國家利益。

1862年(咸豐十二年),陳玉成英勇就義後,曾國荃率湘軍進逼雨花台圍困南京城,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此時的洪秀全早無了起義當初的鬥志,不僅思想保守,還深陷宗教迷信。忠王李秀成知道天京難以久守,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轉戰中原,被洪秀全否定。

(天京保衛戰)

但面對壓境強敵,洪秀全沒有採取適當的對策,卻向將士宣稱將有天兵下凡,驅走清兵。

此後不久,太平天國的蘇、浙基地均被湘軍和淮軍攻克,南京城外營壘亦盡陷敵手。洪秀全其時已患重病,他再次拒絕了李秀成的棄城出走建議,期望上帝能降奇蹟賜福於太平天國從而戰勝清軍。但隨著天京的城防形如危卵,洪秀全的幻想終告破碎。

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洪秀全病故。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清軍攻入,清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時間最長的農民起義運動,在中外勢力共同鎮壓下,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680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